京津冀文化遺產影像展亮相北京中華世紀壇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hui) 、中國文物學會(hui) 文物攝影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北京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北京博物館學會(hui)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保護中心主辦的京津冀文化遺產(chan) 影像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ju) 行。展覽將持續至6月25日。
本次展覽作為(wei) 北京國際攝影周“世界遺產(chan) 主題”板塊內(nei) 容,展出了近百位攝影師的300餘(yu) 幅影像作品。展覽分為(wei) 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三個(ge) 主題。集中展示了我國京津冀等地區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遺產(chan) 麵貌,從(cong) 中可以領略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體(ti) 。
這些參展作品內(nei) 容廣泛、題材多樣、創作多元。既有大眾(zhong) 熟知的故宮、頤和園、長城等知名文物遺址、景觀遺產(chan) ,也有各類中小博物館、紀念館的館藏特色文物;既有真實客觀的記錄性作品,也有新穎探索的創意性作品;既有田野式的深度文化遺產(chan) 考察項目,也有包括遙感航拍、電子顯微、水下考古等前沿科技的攝影作品。
本次展覽活動采取大眾(zhong) 征集和特邀征集方式,短短一個(ge) 多月征稿時間裏,得到了眾(zhong) 多文博機構、專(zhuan) 業(ye) 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的積極響應與(yu) 參與(yu) 。
在“影像 北京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分別圍繞文物攝影的藝術創作、文化遺產(chan) 的數字化保護與(yu) 成果應用、如何深度挖掘文化遺產(chan) 的內(nei) 涵等主題,與(yu) 觀眾(zhong) 進行分享交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