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一帶一路”電影周是構建突破狹隘文化圈層的窗口
中新社上海6月13日電 (繆璐 王笈)正在上海舉(ju) 行的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與(yu)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聯合發布《“一帶一路”主題國際電影節展跨文化傳(chuan) 播策略研究——以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實踐為(wei) 例》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一帶一路”電影周有利於(yu) 發現一些難以在其他國際電影節平台上看到的優(you) 秀電影,一定程度彌補了商業(ye) 大片主導下市場機製的不足,是構建突破狹隘文化圈層的窗口。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發起的“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和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創辦五周年。
據悉,上述報告旨在對“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擁有48個(ge) 國家、55家成員機構)及電影周和巡展活動進行調研,具體(ti) 分析其內(nei) 容傳(chuan) 播、儀(yi) 式傳(chuan) 播以及場域特征,並提出相關(guan) 改進建議,以促進跨文化電影傳(chuan) 播。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一帶一路”電影周共展映91部作品,這些作品來自46個(ge) 國家的95位導演,其中女性導演有23位;獨立製作49部,來自31個(ge) 國家,海外合拍40部,中外合拍1部。
如何跨越地區障礙,實現跨文化傳(chuan) 播,成為(wei) “一帶一路”電影周的重要議題。報告指出,“一帶一路”電影周的電影具有關(guan) 注個(ge) 體(ti) 命運中的人文關(guan) 懷;家庭敘事中的“情感共同體(ti) ”;多元文化中的共同關(guan) 切;合拍生產(chan) 中的兼容並蓄的特點。
在“一帶一路”電影周中,中國電影開辟出屬於(yu) 自己的“走出去”之路。從(cong) 2018年至今,“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不同國家舉(ju) 行的巡展中,共有38部中國電影。這些作品中,少數民族題材占31%,家庭劇情題材占28%,愛情題材和懸疑題材各占10%,武術題材、女性題材、奇幻題材各占6%,傳(chuan) 記占3%。
此外,報告顯示,中國電影聚焦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關(guan) 注國際流行思潮與(yu) 世界性議題;情緒表達凝練克製。在價(jia) 值取向上注重求同存異;在題材選擇上通過家庭、親(qin) 情、人與(yu) 自然等全球共通的主題引發跨文化、跨國界關(guan) 注;在美學風格上,擺脫了西方商業(ye) 電影的程式化感官刺激,富有東(dong) 方美學、民族美學意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