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 題: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專(zhuan) 訪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wei)
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怎樣發力?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
人口要素能夠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持久動力
問:如何全麵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和新常態?
答: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麵臨(lin) 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認識、適應、引領我國人口發展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大邏輯。
我國在人口總量保持較大規模的同時,人口綜合素質實現穩步提升。我國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新增勞動力更是達到14年。加之健康狀況改善、勞動生產(chan) 率提高、中等收入群體(ti) 壯大,人口要素完全能夠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基礎和持久動力。
在老齡化成為(wei) 基本國情的大背景下,我國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隨著健康狀況持續改善,我國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yi) 。但堅實的物質基礎、充足的人力資本、深厚的孝道文化,讓我們(men) 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有效應對。老齡化也同樣蘊含發展機遇,比如銀發經濟潛力巨大。
總體(ti) 來看,我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人口數量和質量完全能夠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確保人口長周期可持續發展
問:如何把握新時代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答:人口高質量發展應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回答好人口發展的時代之問。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解決(jue) 好人口發展的動力問題。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推進,全方位提升人口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文明素養(yang)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確保人口長周期可持續發展,穩定新成長高素質勞動力供給。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解決(jue) 好人口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產(chan) 業(ye) 隨功能走、人口隨產(chan) 業(ye) 走、公共服務隨人走,促進城鄉(xiang) 區域間人口均衡布局、合理集聚、有序流動,支撐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解決(jue) 好人與(yu) 自然和諧問題。有針對性地完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規模和分布與(yu) 當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相適應,加快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解決(jue) 好人口發展內(nei) 外聯動問題。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樹立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全球視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強人才國際交流,為(wei) 全球治理貢獻中國人才。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解決(jue) 好人口發展的公平正義(yi) 問題。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普惠性、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全方位提高人口質量
問:麵對新形勢和新常態,如何提高人口整體(ti) 素質、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
答:堅持問題導向,以係統觀念整體(ti) 謀劃相關(guan) 配套政策,重點把握好以下三方麵:
全方位提高人口質量,厚植人口綜合競爭(zheng) 力。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大力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提高人口思想道德素質。
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著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擴大普惠性托育、學前教育有效供給,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
激發全年齡全人群活力,積極涵養(yang) 人力資源。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消除性別歧視。營造良好社會(hui) 氛圍,保障老年人參與(yu) 文明實踐、公益慈善、誌願服務、科教文衛等事業(ye) 的權益。破除妨礙勞動力流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
問:下一步,通過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有哪些重點考慮和安排?
答: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正確處理當前與(yu) 長遠、總量與(yu) 結構、人口與(yu) 資源環境的關(guan) 係,加快塑造素質優(you) 良、總量充裕、結構優(you) 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聚焦人口高質量發展,著力完善相關(guan) 經濟政策及配套措施。促進人口與(yu) 經濟的良性互動,為(wei)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高提供人才支撐。推動人口與(yu) 發展綜合決(jue) 策,健全人口統計監測體(ti) 係,完善公共資源與(yu) 人口掛鉤機製,促進人口分布與(yu) 生產(chan) 力布局、公共服務配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有效對接。
二是聚焦人口發展客觀需求,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強化民生保障。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教育、醫療、社會(hui) 服務領域民生保障水平。深入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實施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加快布局新一批國家產(chan) 教融合創新平台。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加快綜合類、專(zhuan) 科類、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布局,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健全與(yu) 我國人口發展形勢相適應的、保障水平相當的分層分類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
三是聚焦人口服務能力短板,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ti) 係。加快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推動養(yang) 老資源重點向社區和群眾(zhong) 身邊集聚,將養(yang) 老設施配建納入規劃、用地、用房等政策文件,以就近就便服務促進家庭和諧、社會(hui) 融入。加快培育銀發經濟,實現增進老年人福祉、擴大內(nei) 需消費、發掘經濟新動能一舉(ju) 多得。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發展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和綜合托育服務機構,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進一步研究實質性、體(ti) 係化的支持舉(ju) 措,分擔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幫助育齡人群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