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猛禽觸電死亡?需要檢查人鳥共存機製

發布時間:2023-06-28 15:3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張田勘

  近日,一環保誌願小組發起“嘉塘數鳥人”野生鳥類觀察和保護項目,招募的“數鳥人”近一個(ge) 月在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的多處電線杆下發現約50餘(yu) 隻死亡的猛禽,包括大鵟、草原雕、白尾海雕、獵隼等,均為(wei)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疑因電網漏電致死。

  6月25日,嘉塘草原所屬的稱多縣公安回應稱,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青海玉樹市委宣傳(chuan) 部稱,當地已經介入調查,但(鳥類)被電死一說並不屬實,目前死亡原因不明,調查人員將對死亡鳥類進行解剖等,後續當地將對調查情況發布通告。

  目前來看,嘉塘草原一些大型猛禽的死亡原因還不明了,需要進一步調查。不過應當明確的是,保護大型猛禽對於(yu) 該地區更具特殊意義(yi) 。嘉塘草原地處三江源東(dong) 南緣,位於(yu)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是青海省玉樹州第二大草原,這一地區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平均海拔4200米。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中,生物多樣性最為(wei) 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全球生態係統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區之一。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三江源一帶建立了大型電網。早在2011年12月9日,青藏聯網工程正式投入運行。電力輸送給青藏高原帶來了電能和現代生活方式,但是又造成了新的矛盾。大電網逐步延伸到三江源保護區,鐵塔銀線在人煙稀少的青海高原上拔地而起,當地的鳥類,尤其是草原大型鳥類喜歡尋找製高點棲息繁殖,但由於(yu) 當地樹木數量少,因此搭建電網的設施,如電杆、輸電鐵塔甚至輸電線就成了鳥類棲息和築巢的好地方。這也導致了電網建設與(yu) 猛禽之間的衝(chong) 突,而且這也是一個(ge) 世界性的難題。

  鳥類經常銜著鐵絲(si) 、細繩等材料在輸電鐵塔、電杆上築巢,極易誘發電擊導致鳥類死傷(shang) 、電路跳閘。大型鳥類翼展較大可能引發放電,體(ti) 型較小的鳥類(如某些雀類、小型雉類)還有可能由於(yu) 群飛而造成放電,甚至鳥兒(er) 站在塔上排便,在電杆上棲息和駐足也有可能使得電網線路的絕緣距離不足,擊穿空氣而產(chan) 生放電,引發跳閘事故,同時也導致鳥類被電死。

  為(wei) 了避免跳閘,過去的方式是防鳥、驅鳥,傳(chuan) 統做法是在鐵塔中設置防鳥刺、傾(qing) 斜橫杆,阻止鳥類停留和築巢,還有遷移鳥巢和安裝驅鳥器等。但是,這些方式產(chan) 生的效果也並不理想,同時,如果一味防鳥驅鳥,也會(hui) 抑製鳥類的生存,對生態平衡造成隱患。

  對此,必須從(cong) “堵”轉向“疏”,也就是采用招鳥、引鳥、護鳥的方式,讓鳥類與(yu) 電網共同生存。為(wei) 此,國家電網推出了“候鳥生命線”和“生命鳥巢”項目。前者是在候鳥遷徙的路途上讓電塔、電線或電杆成為(wei) 鳥類可以棲居的一個(ge) 地方,或成為(wei) 它的棲居地;而後者就是在輸電塔和電杆上為(wei) 鳥類搭建人工鳥巢。其次,用物理防治或者是隔離來避免鳥類觸電,如建擋板、防護罩、防護套,使用絕緣導線等。

  事實表明,電網和鳥類是可以共存的,由於(yu) 一係列改進措施,草原大型鳥類種群恢複,對鼠兔種群數量產(chan) 生明顯抑製作用,讓草原鼠兔數量得以減少,也減少了鼠兔對三江源地區植被和土壤的破壞。

  現在三江源出現了大型猛禽的大量死亡,亟需調查原因,是否為(wei) 絕緣裝置陳舊老化不再絕緣或漏電,從(cong) 而造成了鳥類的觸電死亡?抑或是人工生命鳥巢建造的數量不夠,導致鳥類在人工鳥巢之外的輸電塔或電線上築巢?隻有找到確切原因並對症施治,才能保護三江源的大型猛禽,維護當地生態,同時也讓三江源的輸電供電更為(wei) 流暢,讓人類與(yu) 其他物種能和諧共存。(張田勘)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