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燈俗”:源自北京卻在甘肅永昌完整保留的國家級非遺
【解說】甘肅永昌縣卍字燈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主要流傳(chuan) 於(yu) 紅山窯鎮毛卜喇村,原是明朝北京燈藝,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卍字燈陣橫豎各19排,每排19杆,每杆都掛有花燈,由近400盞花燈點綴。觀燈時,遊客隻能按路線行進,左旋右轉,直到出口,既賞燈,又宛如走“迷宮”。燈城亮燈時間於(yu) 每年的正月初五持續至正月二十八,有祈福納祥之意。近日,卍字燈俗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陳永清和記者暢聊他與(yu) 卍字燈的往事。
【同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永昌卍字燈俗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陳永清
卍字燈的燈陣整個(ge) 上麵有365盞燈,它是代表一年365天。人在燈陣裏麵轉一圈,(代表著)這一年做啥啥成。燈陣的鼇山,過去我們(men) 毛卜喇村考出去的學生也多,學生信仰這個(ge) ,從(cong) 燈陣出去上麵有一個(ge) 鼇山,(也就是)獨占鼇頭的意思,就是祈禱他自己將來考學有一個(ge) 如意的學業(ye) 。門口還有十二生肖,來的人就到他的生肖前麵,恭恭敬敬祈禱一下才從(cong) 裏麵出來。
【解說】據陳永清介紹,卍字燈的燈藝製作包括裁剪、書(shu) 畫、燈謎等。燈場的圖譜繪製及擺布科學而講究。學習(xi) 這門手藝,需要各種技藝和文化的精通。除了會(hui) 布陣之外,還需要紮燈、繪畫、剪紙、唱小曲、樂(le) 器和傳(chuan) 統儀(yi) 式等多種技能。陳永清為(wei) 了真正掌握卍字燈的全部手藝,幾乎花費了畢生的精力。
【同期】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永昌卍字燈俗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陳永清
做燈陣這個(ge) 技藝,既要剪紙又要繪畫又要會(hui) 寫(xie) (書(shu) 法)又要會(hui) 製作(燈籠),必須每人最少得有三樣(技能)會(hui) 做,我才能收他為(wei) 徒弟。卍字燈裏麵蘊藏著我們(men) 本地的社會(hui) 習(xi) 俗,仁義(yi) 禮智信道德方麵的習(xi) 俗,所以這些東(dong) 西丟(diu) 掉我就覺得有點可惜,所以就一直堅持(製作和傳(chuan) 承)。
【解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變革和發展,傳(chuan) 統民間文化受流行文化、外來文化等的影響,卍字燈俗逐漸麵臨(lin) 消亡的危機,陳永清的家庭也許是唯一一個(ge) 把這種習(xi) 俗保留至今的。每到春節全家人依然會(hui) 聚在一起紮花燈。陳永清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對年輕人的傳(chuan) 承,讓這個(ge) 手藝不要失傳(chuan) ,讓每年的年更有年味。
近年來隨著各級文化主管部門保護力度加大,永昌縣當地也做了大量的保護工作,卍字燈項目也被列為(wei) 重點保護和傳(chuan) 承的對象。2020年,投資1000萬(wan) 元的卍字燈城,在永昌縣紅山窯鎮毛卜喇村開建,使卍字燈俗又得以良好地傳(chuan) 承和發展。
【同期】毛卜喇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蘇永國
毛卜喇卍字燈陣的建成豐(feng) 富了我們(men) 村的旅遊文化資源,也帶動了我們(men) 周邊農(nong) 戶的收入。從(cong) 2023年開燈以來,我們(men) 總接待遊客是3. 9萬(wan) 人次,(創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到80萬(wan) 元,帶動農(nong) 戶人均增收600塊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