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浙江雲和獨山遺址考古發掘驚喜不斷 相關研究逐步推進

發布時間:2023-07-11 16:1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li) 水7月11日電(周健 蘭(lan) 偉(wei) 香 雷倩)38座西周墓葬,37處器物堆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25件是珍貴青銅兵器……經過4個(ge) 多月清表、3個(ge) 多月考古發掘,日前,位於(yu) 浙江省麗(li) 水市雲(yun) 和縣的獨山遺址完成全部考古工作。其間,大量青銅器的發現在麗(li) 水市屬首次,部分出土文物在全國也屬罕見。

  近兩(liang)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雲(yun) 和縣文物保護中心,對雲(yun) 和先後進行了三次係統的調查和勘探,共發現先秦時期的遺址60處,而獨山遺址為(wei) 西周時期。據悉,西周時期從(cong)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中國奴隸製社會(hui) 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獨山西周遺址整體(ti) 呈“L”形,分南崗、北崗兩(liang) 個(ge) 重要區塊,海拔最高近200米,部分坡度較陡。“這次獨山遺址麵積比較大,在發掘過程中,我們(men) 也碰到了不少挑戰,前期由於(yu) 天氣幹旱少雨,這裏土質含砂石較多,較為(wei) 堅硬,影響了發掘進度。經過大家不懈努力,獨山遺址終於(yu) 有了重大發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張小元如是說。

  目前,獨山遺址發掘的西周時期墓葬有38座,墓葬基本上都是土坑石床墓,部分墓葬仍保留1米左右深的墓坑,另有少數墓葬殘存一定高度的封土。由此可知獨山遺址內(nei) 主要是西周時期的土墩墓群。

  在墓葬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隨葬品,葬品種類繁多,包括青銅器、原始青瓷、石器等共有43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jia) 值。其中,青銅器25件,器類有矛、戈、劍、鏃、刀、鈴等;原始青瓷共9件,器類有豆、盂;石器9件,主要為(wei) 磨石。

  在出土的青銅器中,一件帶有精美紋飾的燕尾型青銅矛尤為(wei) 重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副主任陳明輝介紹,“據研究,燕尾型的青銅矛之前在陝西西安張家坡墓地有所發現,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有少量發現,此次在雲(yun) 和發現,使得這類銅矛的分布範圍大為(wei) 拓展,為(wei) 其產(chan) 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事實上,在2021年至2022年,雲(yun) 和曾發掘了西周門前山遺址,清理了15座西周早期墓葬,也出土了原始瓷罐、豆、缽等器物。

  陳明輝認為(wei) ,原先發現的門前山遺址無青銅器發現,說明該遺址墓葬等級較低,是平民家族墓地,而此次獨山遺址北崗區域清理的多座墓葬,隨葬品以青銅器為(wei) 主,表明墓葬等級相對較高,初步推斷係貴族家族墓地,以此顯示出,在西周時期雲(yun) 和地區已有社會(hui) 階級分化的現象存在。

  “此次獨山遺址的重大發現,為(wei) 研究整個(ge) 浙江西周時期的文化麵貌、青銅器冶煉技術、青銅器製造工藝甚至人群、地區交流等都提供了重要材料。”陳明輝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獨山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將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zhuan) 業(ye) 人員開展相關(guan) 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室內(nei) 整理、修複、繪圖等工作也在同步開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