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何以中國 | 萬裏長江千年孕育百業

發布時間:2023-07-11 16:23:00來源: 新華社

  萬(wan) 裏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

  千百年來滔滔江水潤澤千行百業(ye)

  先人們(men) 在這裏馴化水稻

  養(yang) 蠶繅絲(si) 、炒茶製瓷、造船商貿

  曆史的故事沒有隨流水東(dong) 去

  反而穿越時光之河

  在一件件文物裏留下歲月的痕跡

  告訴我們(men)

  何以中國,何以長江

  準備好

  跟隨我們(men) 打卡這幅

  長江的文物寶藏畫卷

  一麵巨型銅鼓上記載著古老滇地的儀(yi) 式

  人們(men) 齊聚祭祀祈求甘霖從(cong) 天而降

  記錄下人們(men) 對適時耕種、獲得豐(feng) 產(chan) 的向往

  銅鼓見證農(nong) 業(ye) 發展的源遠流長

  每次豐(feng) 收都是來自江河大地的饋贈

  從(cong) 蠶蛹到絲(si) 線,從(cong) 絲(si) 線到織品

  繁複的製作工藝帶來的是輕薄與(yu) 豔麗(li)

  專(zhuan) 家推測這件來自馬王堆的織品

  是古人發明專(zhuan) 業(ye) 織機才製造完成

  中國智慧造出的絲(si) 綢

  更是鋪就了駝鈴陣陣的絲(si) 路

  融通中外,連接古今

  寶劍鋒從(cong) 磨礪出

  戰國的寶劍此刻還亮著寒光

  曾經的刀光劍影裏

  有吳越爭(zheng) 霸的傳(chuan) 奇故事

  更閃爍著冶金的超凡技藝

  浴火淬煉,爐火純青

  江邊的一方水土讓“瓷都”景德鎮聲名遠揚

  釉色青白、青花濃豔是來自大明宣德的美

  牡丹、蓮花和折枝葡萄的花紋

  實用器裏透著生活情趣

  青花瓷行銷海內(nei) 外

  促進了長江沿線乃至中國瓷業(ye) 的高度繁榮

  川蜀之地,自古富庶

  山巒之間,古人采鹵煮鹽

  或在鹽井上提取鹽水

  或在灶台邊煮出鹽晶

  好一派生動的場景

  用磚塊完成了珍貴的曆史定格

  鄂君啟節由青銅鑄成

  是楚懷王頒發給其子鄂君啟

  用於(yu) 商貿通關(guan) 的免稅憑證

  從(cong) 鄂(今鄂州)到郢(今荊州)

  舟節詳細記錄路線、船隻數量

  乃至載運貨物種類和有關(guan) 折算辦法

  古人商貿規則遠比想象中完善

  花紋繁複而精致

  金片閃耀而輕薄

  這件頭飾來自商賈興(xing) 盛的唐代揚州城

  那年的時尚是什麽(me) 模樣

  它又在哪位女子發髻上閃閃發光

  典雅的宋瓷龍泉窯玉壺春瓶

  如何成了航運業(ye) 的代表

  且看產(chan) 自江浙一帶的龍泉窯珍品

  怎樣穿越到重慶窖藏出土

  原來早在南宋航運業(ye) 就如此發達

  商品流動靠的是輕舟渡過萬(wan) 重山

  左手拿鼓、右手抬起

  雙肩上聳、動感十足

  瞧著說唱俑滑稽而誇張的表情

  千年前的舞樂(le) 百戲仿佛就在耳畔響起

  還真是

  中國自古有說唱

  文物裏有萬(wan) 裏長江的氣勢

  文物裏有千行百業(ye) 的曆史

  當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奔騰不息

  泛起層層漣漪

  大江東(dong) 去,淘不盡,千古悠悠

  本稿件文物來自中國航海博物館策劃的原創展覽“江海共潮生——長江與(yu) 海洋文明·考古文物精品展”,該展覽匯聚13省(市)41家文博機構的精品文物,以“長江與(yu) 海洋文明”為(wei) 主題,展期為(wei) 2023年7月10日至10月8日。

  出品:李俊 王永前

  策劃:齊慧傑 肖春飛

  監製:胡國香 楊金誌

  終審:裴蕾

  統籌:譚慧婷

  記者:王辰陽 程思琪

  設計:程思琪 呂梓源(實習(xi) ) 餘(yu) 欣玥(實習(xi) )

  編輯:王晶晶

  攝影:張冰

  指導單位: 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

  出品單位:新華社新媒體(ti) 中心、新華社上海分社、中國航海博物館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學術指導: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部、展覽內(nei) 容策劃 蔡亭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