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勸阻別忽視 財產安全要重視
近年來,公安部會(hui) 同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綜合采取多種防範措施,最大限度預防案件發生、減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損失,聯合推出了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係統等反詐利器,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構築了一道防詐反詐的“防火牆”。
為(wei) 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防騙意識,切實營造全社會(hui) 反詐濃厚氛圍,中央宣傳(chuan) 部、公安部聯合開展主題為(wei) “預警勸阻別忽視,財產(chan) 安全要重視”的“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chuan) 月活動。
采取發短信、打電話、見麵勸阻等方式分類開展勸阻
“預警勸阻工作主要針對可能正在遭遇電詐或被騙風險較高的群眾(zhong) ,預警勸阻措施能否有效落實,直接關(guan) 係到能否及時阻斷詐騙、減少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損失,效果直接、意義(yi) 重大。”吉林省公安廳刑偵(zhen) 局反詐中心管理科民警畢聖雨說。
近年來,針對電詐高發態勢和新特點新手段,各地警方聚焦事前預警勸阻,創新技戰法,把潛在受騙人按照風險等級分級,相應采取發短信、打電話、見麵勸阻等方式分類開展勸阻,對正在遭受電詐或有潛在被騙風險的人群開展勸阻工作。
從(cong) 當前預警勸阻工作實際來看,詐騙分子引導受害人拒絕或不聽從(cong) 民警勸阻,導致詐騙行為(wei) 不能及時製止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5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收到受害人何女士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預警指令,當地派出所和南山反詐中心先後安排11次上門勸阻、13次電話勸阻,何女士均否認被騙。直至發現無法從(cong) 涉詐APP中提現,被騙子要求打錢“解凍”賬號,何女士才明白過來,此時已被騙173430元。
“騙子們(men) 的‘劇本’量身定製、隨機應變,極易洞穿一些人薄弱的心理防線。”公安部刑偵(zhen) 局打擊新型網絡犯罪指導處處長張碩提醒:“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可能成為(wei) 騙子的目標,特別是在防範刷單、投資理財類詐騙方麵,千萬(wan) 不要存在貪小便宜、一夜暴富和投機心理。如果警察上門勸阻,請務必聽勸。”
預警勸阻工作涉及麵廣,需社會(hui) 各界共同發力
麵對緊急高危預警,既需要公安民警及時上門勸阻,還需要社區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you) 勢,破解“找不到、不聽勸、來不及”的難題。
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民警與(yu) 轄區村委會(hui) 工作人員一起對一名電詐受害人進行見麵勸阻。原來,金山區的王女士在詐騙分子誘導下進入刷單群,進行兼職刷單。上海市反詐中心發現異常,下發預警指令後,金山警方立即找到王女士進行上門勸阻,但王女士已被詐騙分子“洗腦”,很難說服,為(wei) 拿回本金仍不斷向詐騙賬戶轉賬。
警方馬上開啟聯合勸阻機製,同村委會(hui) 工作人員以及王女士家人,一起對其進行反複勸說,最終王女士意識到自己掉入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騙局,打消了繼續轉賬的念頭。
針對潛在受害人,多方疊加的見麵勸阻提升防範詐騙的工作成效。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guan) 積極調動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參與(yu) 反詐工作,並在社區、鄉(xiang) 村、企業(ye) 、高校等建立反詐宣防誌願者隊伍,構築起依靠基層群團組織、覆蓋一線基本單元的防控體(ti) 係,不斷營造全警反詐、全民反詐的社會(hui) 氛圍。
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提高預警精準性和勸阻效果
“接到預警勸阻任務時,後台自動將低危、中危預警流轉給勸阻機器人,實現係統自動撥打勸阻,對其中的緊急或異常情況,則繼續采用人工方式勸阻。”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情報中隊中隊長李雷熠介紹。
據了解,今年以來,武侯區分局日均電詐預警量數千條,每日需幾十名警力開展電話預警工作。為(wei) 了有效提高效率,武侯區分局以科技賦能,使用機器人對每日下發的預警信息進行智能勸阻,使民警從(cong) 繁忙的電話預警中抽身出來,投入見麵勸阻的預警工作。
“以前,民警每天平均花6個(ge) 小時進行電話勸阻,而其中大部分是低危預警。現在有了機器人,民警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高危預警的有效見麵勸阻。”李雷熠介紹。今年以來,武侯區分局有效勸阻率達63.82%,勸阻金額達1100萬(wan) 餘(yu) 元。
各地公安研發上線“預警畫像”應用,運用大數據分類歸集轄區電詐警情案件時空數據以及受騙對象基礎數據,生成電詐案件熱力圖,展示近期不同區域內(nei) 高發案件類型、作案方式、易受騙人群常見職業(ye) 和年齡分布等,為(wei) 一線民警開展預警勸阻提供精準信息。
“網友讓你轉賬匯款的可能是詐騙,不要輕易相信。”7月3日下午,浙江省嘉興(xing) 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大橋派出所民警在轄區某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圍繞網絡交友詐騙的主題進行反詐宣傳(chuan) 。“反詐預警中心通過‘預警畫像’多元化模型,圍繞年齡、性別、職業(ye) 、學曆、案件性質等進行數據分析研判,整合發掘同一標簽群體(ti) 的共性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反詐宣傳(chuan) 。”南湖區分局反詐預警中心負責人周慧介紹。當地各派出所的專(zhuan) 職反詐小組會(hui) 定期對照模型預警的“畫像”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chuan) ,實現預警方式量身定製、預警信息精準投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