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戲宇宙》第二季:傳統與時尚的貫通

發布時間:2023-07-19 11: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視聽觀察】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

  作者:楊賓(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研究院講師)

  中國戲曲以豐(feng) 富的劇種形式和獨特的文化內(nei) 涵,傳(chuan) 承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優(you) 秀基因,構成了中華文明獨特且極具辨識度的文化符號。進入新時代,讓傳(chuan) 統戲曲在現代中國繼續釋放活力,綻放中華文化的時代光華,成為(wei) 賡續中華文脈、彰顯中華文明精神內(nei) 涵的重要內(nei) 容。近日,由山東(dong) 衛視推出的戲曲文化創演節目《戲宇宙》第二季開播,再次引發各界對中國戲曲的關(guan) 注。該節目以豐(feng) 富的作品形式和視覺表達,探索中華戲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多種可能,處處體(ti) 現中華文化之美。

  節目展現了包容之美,即藝術形態的融通。由融合而融通,這是《戲宇宙》創演理念的藝術根基。戲曲藝術本身就是一項綜合的藝術,跟其他藝術形式有共通性,戲曲包容融合的特征決(jue) 定了它不斷適應著時代的變化,豐(feng) 富著自身表達。《戲宇宙》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節目賡續創新的姿態,打破藝術間的“次元壁”,將戲曲形式與(yu) 歌舞、小品、微電影、雜技等藝術形式相融合,將戲曲藝術的傳(chuan) 統美與(yu) 其他藝術的多元美相結合,打造出百花齊放的包容之美。比如,朱世慧領銜創編的戲曲小品《徐九經拒禮記》,既保留了戲曲表演的傳(chuan) 統程式,又結合了當下的時代話題,戲韻悠長,回味無窮。

  節目展現了傳(chuan) 承之美,即傳(chuan) 統與(yu) 時尚的貫通。傳(chuan) 承並發揚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中國特色話語體(ti) 係講好中國故事,是中華文明賡續創新的題中之義(yi) 。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以戲曲為(wei) 代表的中國傳(chuan) 統藝術不僅(jin) 僅(jin) 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陣地。在《戲宇宙》第二季中,中國傳(chuan) 統戲曲元素與(yu) 現代科技元素等深度融合,煥發出時代活力。如搖滾戲曲《誇青天》、現代舞版《三岔口》、戲曲舞蹈《百花爭(zheng) 妍》等,以充滿想象的創意營造出令人驚豔的藝術效果。還有虛擬主持人優(you) 小夢與(yu) 虛擬戲台將科技元素與(yu) 傳(chuan) 統戲曲相結合,吸引更多年輕人關(guan) 注戲曲、研究戲曲、傳(chuan) 播戲曲,以時尚表達提升戲曲的影響力、拓展戲曲的粉絲(si) 圈。傳(chuan) 承之美是接續過往,更是麵向未來。《戲宇宙》第二季中對戲曲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弘揚,超越了具體(ti) 的藝術形態本身,指向了文化的深處。在傳(chuan) 統與(yu) 時尚的創新貫通中,傳(chuan) 統戲曲與(yu) 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相互成就,呈現出互為(wei) 互鑒的傳(chuan) 承之美,使主創力求打造戲曲文化新國潮的初心凸顯出來。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戲曲藝術正在成為(wei) 青年觀眾(zhong) 表達自我、彰顯文化自信的“中國話語”。

  節目展現了融合之美,是中外文化的溝通。傳(chuan) 播中華文化,戲曲藝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因此,國際化一直是戲曲節目創新探索的重要方向。《戲宇宙》第二季在這方麵尤為(wei) 用心,不僅(jin) 呈現了不同文化與(yu) 戲曲之間的奇妙碰撞,更表達了中華文化美美與(yu) 共的審美追求。喀麥隆小夥(huo) 劉汴京字正腔圓的豫劇表演讓觀眾(zhong) 歎為(wei) 觀止,而更打動人心的是他孜孜以求學習(xi) 戲曲的人生故事。俄羅斯的杜勇被中國文化所吸引,不遠千裏來華定居,嚐試高難度的戲曲表演。不難發現,《戲宇宙》第二季的國際化,強調的不是“洋腔洋調”的“西洋景”,而是深入戲曲藝術肌理的“真功夫”。正如嘉賓王珮瑜所說,“走出去”的中國戲曲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知音“走進來”。

  總之,《戲宇宙》第二季節目代表著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創新、傳(chuan) 播正在邁入一個(ge) 新的高度,它不僅(jin) 僅(jin) 是文化的展示,更是文明的共享。希望借由節目對戲曲藝術的融合創新,將中華文化之美傳(chuan) 達給下一代、傳(chuan) 達給世界,讓中華文化瑰寶為(wei) 全人類所共享。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9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