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二〇二三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側記

發布時間:2023-07-20 10:08:00來源: 人民日報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

  7月18日至19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福建省廈門市舉(ju) 行。大會(hui) 以“網聚文明力量 奮進偉(wei) 大征程”為(wei) 主題,交流網絡文明共建經驗,共話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推動發揮網絡文明力量,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豐(feng) 厚文明滋養(yang) 和有力精神支撐。

  網絡內(nei) 容建設,讓正能量產(chan) 生大流量

  建設網絡文明,離不開優(you) 質的網絡內(nei) 容供給。

  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要全力做好黨(dang) 的創新理論網上宣傳(chuan) 。“要深化網上理論傳(chuan) 播,執實踐之筆、著生活之墨,在網絡空間繪出理論傳(chuan) 播的多彩畫卷,充分彰顯理論之樹旺盛的生命力,讓理論傳(chuan) 得更開、更廣、更深入人心。”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秘書(shu) 長、中國網絡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會(hui) 長任賢良在網絡內(nei) 容建設論壇上說。

  人民日報堅持把報道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宣傳(chuan) 闡釋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政治責任,推出了一係列現象級新媒體(ti) 產(chan) 品。“要在新聞宣傳(chuan) 和輿論引導工作中加強高質量網絡內(nei) 容供給,強化思想引領、價(jia) 值引領,共創文明之美、時代之美。”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說。

  “引來理論甘泉,滋養(yang) 網絡文明。”光明網總裁楊穀在分享探索理論傳(chuan) 播、突破“自說自話”的實踐體(ti) 會(hui) 時說,核心價(jia) 值觀全媒體(ti) 宣講堅持多年,收到了越來越顯著的傳(chuan) 播效果。

  近年來,一係列有內(nei) 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在網絡空間激發情感共鳴,共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

  為(wei) 孤島上的燈塔工人送去40多年來的第一餐外賣;用視頻特效幫助一名殘疾青年圓夢“奔跑”……在大會(hui) 主論壇上,嗶哩嗶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睿播放的一段視頻,感動了人們(men) 。陳睿說:“作為(wei) 網絡平台,我們(men) 要去引導和放大向上向善的內(nei) 容,形成正循環,讓更多青年成為(wei) 維護良好網絡氛圍的中堅力量。”

  一張張精美蘇繡作品照片隨幻燈片翻開,在大屏幕上綻放,通過網絡向世界傳(chuan) 播……在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上,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展示了古老蘇繡藝術的現代傳(chuan) 播形式。她說:“我們(men) 將繼續立足優(you) 秀文化根脈,創新傳(chuan) 播方式,借力數字互聯網,努力讓優(you) 秀文化參與(yu) 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ti) 係,參與(yu)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共存。”

  人民論壇雜誌社總編輯彭國華說,近年來,人民論壇不斷加快媒體(ti) 融合發展步伐,加強網絡傳(chuan) 播手段建設,以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為(wei) 主題主線,融合主題采訪、圖文特稿、微視頻等形式,推出係列融媒體(ti) 作品,得到了廣大網友、讀者的好評。

  依法依規治理,確保網絡空間向上向善

  構建良好的網絡文明風尚,離不開有效的網絡治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依法依規管網治網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會(hui) 上,不少嘉賓提到良好的法律法規製度對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yi) 。

  “我國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升管網治網能力水平,網絡文明建設的法治根基不斷夯實。”中國政法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胡明說,近年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100餘(yu) 部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出台,完成了網絡法律體(ti) 係的基本構建,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除了建章立製,相關(guan) 部門對法律法規的落實執行,對提升互聯網治理效能、構建文明的網絡環境也有突出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以個(ge) 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為(wei) 例,介紹了“數字檢察”對公民網上權益的司法保護。他說,檢察機關(guan) 要積極探索構建個(ge) 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監督的大數據監督模型,依法能動履職,創建個(ge) 人信息合法權益受保護、個(ge) 人信息處理活動受規範、個(ge) 人信息合理利用受促進的“三維”數字治理新生態。

  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一直是網絡治理中的重要課題。不久前,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此,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總工程師孫蔚敏說,相關(guan) 部門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探索實行包容審慎和分級分類的監管,明確了監管的總要求,從(cong) 而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讓新技術、新應用更好地造福社會(hui) ,造福人民。

  文明辦網用網上網,共創良好網絡文明生態

  “向上向善共營造,上網用網要文明。善惡美醜(chou) 知明辨,誠信友好永傳(chuan) 承……”在大會(hui) 主論壇上,《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鄭重發布,號召新時代青少年攜手共建網絡文明生態。作為(wei) 5名公約現場發布人之一,15年前汶川地震中的“敬禮娃娃”郎錚說,自己見證了家鄉(xiang) 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人間大愛。希望網絡世界如現實世界一樣充滿愛與(yu) 溫暖。

  網絡平台在構建良好網絡文明生態方麵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謠言治理為(wei) 例,這些年,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聯合專(zhuan) 業(ye) 機構、高校學者等權威資源,推出標記辟謠標簽、擴大辟謠信息觸達、強化用戶素養(yang) 教育等舉(ju) 措,平台用戶參與(yu) 辟謠信息傳(chuan) 播的主動性明顯增強。”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介紹,騰訊已搭建起常態化生態治理工作機製,進一步聚焦網絡生態中的深層次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工作,鼓勵有價(jia) 值關(guan) 懷的技術創新,並希望通過互動開放,連接多元主體(ti) ,助力網絡生態協同共治。

  快手科技聯合創始人楊遠熙介紹,2023年以來,快手累計迭代、研發相關(guan) 治理模型7組,攔截作弊請求超過1098萬(wan) 個(ge) ,電商環節清理虛假評論20.9萬(wan) 條。

  網絡空間生態日漸清朗,匯聚眾(zhong) 力畫好文明建設的“網上網下同心圓”。

  人民網建設的“領導留言板”,成為(wei) 走好網上群眾(zhong) 路線的重要平台。“麵向未來發展,我們(men) 期待充分利用互聯網助力文明創建的數字化、智能化。”人民網董事長葉蓁蓁說。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吳敏婕在大會(hui) 現場講述自己創作詩詞視頻的故事,闡釋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網絡空間仍有其獨特魅力。“今天漫步在網絡的大潮中,作為(wei) 自媒體(ti) 工作者,我們(men) 會(hui) 努力點亮手中的文明之光,讓中華文化如涓涓細流溫暖世界、滋養(yang) 人心。”(金歆 張世懸 王崟欣)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