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鄂溫克“搶樞”成長記

發布時間:2023-07-20 10:2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草原的夏天,總是最熱鬧的。

  哨聲一響,金娜迅速衝(chong) 進藏樞區尋找樞,她找到樞後大喊一聲“樞”,快速將樞傳(chuan) 給中鋒區的己方隊員圖布,圖布瞅準時機,一躍從(cong) 對手背上跳過,把樞傳(chuan) 遞到後衛區。然而在後衛區,比賽陷入了僵局,雙方運動員經過反複多次發樞,互相追逐比拚,疊羅漢式地爭(zheng) 奪,才把樞成功傳(chuan) 遞,最終金娜一舉(ju) 將樞成功敲打在終點的車輪上,獲得比賽勝利。

  這是7月12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上,男女混合9人製“搶樞”決(jue) 賽時的場景。金娜是呼倫(lun) 貝爾代表隊女隊隊長,圖布是男隊隊長,比賽對手來自錫林郭勒盟,經過長達一個(ge) 多小時的激烈對抗,最終呼倫(lun) 貝爾代表隊以2∶0的成績贏得比賽。

  起源:民族遊戲

  “搶樞”是鄂溫克民族的一項民間傳(chuan) 統體(ti) 育競技遊戲項目,主要在內(nei) 蒙古地區流傳(chuan) 。“樞”鄂溫克語意為(wei) “銷子”,是指遊牧民族所用勒勒車車軸上防止車輪脫落的加固式木製卡銷。“搶樞”通常在“那達慕”“敖包會(hui) ”“瑟賓節”等節日盛會(hui) 上,同摔跤、賽馬、射箭等項目一起進行。

  搶樞也是一項集娛樂(le) 性、觀賞性為(wei) 一體(ti) 的運動,它特別適合於(yu) 山區、草原的遊牧生活,一家人或幾個(ge) 家庭集中起來進行娛樂(le) 與(yu) 比賽,從(cong) 老年人至青少年都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搏擊,被鄂溫克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倫(lun) 春族等少數民族群眾(zhong) 所喜愛,是一個(ge) 普及麵較廣泛的民族民間運動項目。

  發展至今的搶樞比賽,每方5人至7人,雙方運動員在藏樞區、前鋒區、中鋒區、後衛區、車輪區5個(ge) 區域內(nei) 以合理的技術動作,戰術配合依次接力完成尋樞、傳(chuan) 樞、接樞、持樞擊輪,完成5個(ge) 區域的比賽為(wei) 一局,以得分多者為(wei) 勝。搶樞玩法與(yu) 橄欖球接近,但對抗中融入了蒙古式摔跤,樞隻能用手傳(chuan) 遞,不能拋、踢。

  1991年出生的金娜當搶樞運動員已經近10年了,參加過各類比賽30多場,幾乎次次奪冠。金娜說,小學體(ti) 育課,搶樞是必學的項目,因為(wei) 班裏大多數的學生都是鄂溫克族或者達斡爾族。天性喜歡挑戰、拚搏的他們(men) ,十分喜歡搶樞。

  據本屆內(nei) 蒙古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搶樞比賽裁判員薩格拉介紹,“搶樞”起源於(yu) 一個(ge) 古老的民間傳(chuan) 說:有一個(ge) 鄂溫克族老人名叫紮拉,他們(men) 家在一次遊遷過程中,因領頭勒勒車的樞脫落遺失,導致後麵多輛車無法行進。此時天色已晚,紮拉老人說:“誰要是能找到樞並且修好車,我將好好獎賞他。”於(yu) 是,他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分頭去找。不久後,小兒(er) 子吉嘎哈找到了樞,大聲呼喚大家。力大無窮的大兒(er) 子吉亞(ya) 希聽到消息後,為(wei) 了立頭功,便同弟弟爭(zheng) 奪了起來,最終搶到了樞並把頭車修好。

  老人對兩(liang) 個(ge) 兒(er) 子說:“吉嘎哈雖然沒有吉亞(ya) 希力氣大,但他眼疾手快,能在月色朦朧的星光下找到樞。吉亞(ya) 希雖然沒有弟弟反應靈敏,但他力大無窮,有頑強的鬥爭(zheng) 意識,所以兩(liang) 人都應該受到獎賞。”老人同時教育他們(men) ,“你們(men) 各有所長,如果能夠團結合作、互相取長補短,今後一定能戰勝任何困難。”紮拉老人的教誨發人深省,鄂溫克族後人便把搶樞活動保留下來,成為(wei) 一項競技體(ti) 育運動。

  發展:體(ti) 育競技

  20世紀90年代,隨著鄂溫克族人逐步遷向城鎮,搶樞運動日漸式微,逐漸淡出鄂溫克族人的生活,對它的搶救保護迫在眉睫。內(nei) 蒙古呼倫(lun) 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區成立了鄂溫克族研究會(hui) ,成員哈森其其格從(cong) 1997年開始搜集、挖掘、整理關(guan) 於(yu) 搶樞運動的相關(guan) 資料。在保護整理搶樞項目過程中,她和同仁的足跡踏遍鄂溫克旗各個(ge) 蘇木、嘎查,搜集了大量搶樞項目的相關(guan) 資料。

  上麵有關(guan) 搶樞運動起源的民間傳(chuan) 說,也是哈森其其格搜集到的。她和同事們(men) 整理出了鄂溫克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遊戲——搶樞運動的起源與(yu) 遊戲規則。在此基礎上,當地還多次舉(ju) 辦搶樞運動培訓班,傳(chuan) 播搶樞運動的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創造性地革新搶樞運動。也正因為(wei) 如此,2009年6月,哈森其其格成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鄂溫克族搶樞”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今年28歲的韓東(dong) 偉(wei) 是呼倫(lun) 貝爾搶樞隊的教練,她念中學的時候,就是學校搶樞女隊的隊長。如今,作為(wei) 教練員,韓東(dong) 偉(wei) 幫隊裏招募隊員、對接比賽,也在想辦法推廣搶樞這項傳(chuan) 統運動,“我是受父親(qin) 影響,我也希望搶樞能被更多人知道。”

  韓東(dong) 偉(wei) 的父親(qin) 韓景軍(jun) 是鄂溫克中學的體(ti) 育老師,也是鄂溫克搶樞的資深教練,他製定的《搶樞競賽規則》被確定為(wei) 內(nei) 蒙古第九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搶樞比賽項目的執行規則,並沿用至今。為(wei) 確保比賽規則的科學性,鄂溫克中學組建了第一支搶樞隊,經過1997年、1998年兩(liang) 年的比賽教學實驗,綜合考慮搶樞運動比賽的精確性、安全性等多種因素,韓景軍(jun) 對其比賽場地、比賽方法、比賽時長、比賽規則與(yu) 運動器材等進行了改進,由此形成了有固定比賽場地、器材、比賽方法及規則程序的民族體(ti) 育競技比賽項目。

  韓景軍(jun) 把木製的樞改成皮子裏塞進羊毛的“樞”形軟球,這樣可以避免運動員在搶樞過程中被木製樞磕碰受傷(shang) 的危險。在搶樞傳(chuan) 統玩法中,需要在地上挖3個(ge) 坑把樞埋下,即為(wei) 藏樞。但現代塑膠場地或表演場上不方便挖坑,因此,韓景軍(jun) 把藏樞的坑創造性地設計為(wei) 鄂溫克獵民居住的“撮羅子”形狀,叫藏樞帽。這樣一來,搶樞運動在任何運動場地上都能進行,參與(yu) 的人也隨之顯著增多。

  隨著搶樞運動的推廣,2007年,鄂溫克搶樞被列入內(nei) 蒙古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8年6月,內(nei) 蒙古鄂溫克旗申報的鄂溫克搶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傳(chuan) 承:全民運動

  也正是在鄂溫克搶樞的升溫期,從(cong) 小生活在鄂溫克旗的圖布,1998年正式成為(wei) 一名搶樞運動員。這一年,內(nei) 蒙古正式批準“搶樞”為(wei) “鄂溫克民族的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搶樞運動也被列為(wei) “那達慕”“敖包會(hui) ”“瑟賓節”的主要比賽項目。自那之後,圖布說,鄂溫克旗各蘇木、鄉(xiang) 鎮都相繼成立了搶樞隊,累計至今他參加的各類比賽已過百場。

  圖布被這個(ge) 既需要身體(ti) 對抗,又需要策略、戰術的運動深深吸引。圖布介紹,搶樞要求隊員有較快的奔跑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較強的臂力、握力和摔跤技巧,在比賽過程中,既有“橄欖球式”的爭(zheng) 奪,也有“角力式”的摔搶。

  在參賽的多年時間裏,圖布切身體(ti) 會(hui) 到搶樞運動的規則越來越詳細、規範,也越來越注重保護運動員的安全。圖布舉(ju) 例說,樞從(cong) 木質換成了皮質,以前各蘇木、嘎查之間的比賽,踢人、拽人、抱腿的情況時有發生,“現在這些動作都不被允許,樞也變軟了,我們(men) 運動員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為(wei) 了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鄂溫克搶樞。1999年9月,韓景軍(jun) 組織搶樞隊,參加全國第六屆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民運會(hui) “),榮獲表演項目二等獎,並持續參加了全國第七屆至第九屆民運會(hui) 的表演項目,榮獲多項表演獎;2015年第十屆全國民運會(hui) ,榮獲表演項目競技類一等獎。

  2019年,圖布和金娜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民運會(hui) 。為(wei) 了讓搶樞表演項目更具有觀賞性,圖布和隊員們(men) 弱化了比賽中隊員受傷(shang) 、中場休息、裁決(jue) 爭(zheng) 議的過程,而是更加突出比賽的激烈程度,在獲勝環節,勝利方將隊長拋在半空中熱烈呼喊,失敗方則捶胸頓足、懊惱不已。

  在圖布的記憶中,往屆的內(nei) 蒙古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上,呼倫(lun) 貝爾隊總能贏得大滿貫,而今年搶樞女子五人賽中,呼倫(lun) 貝爾敗給了烏(wu) 蘭(lan) 察布代表隊。圖布坦言,烏(wu) 蘭(lan) 察布的女隊員都特別強,據了解她們(men) 都是現役運動員,組建成一支搶樞隊伍僅(jin) 僅(jin) 訓練裏幾個(ge) 月的時間,就成長為(wei) 強勁的對手,“對手實力強,我們(men) 也感到高興(xing) ”。

  隊員哈斯吉日嘎拉覺得輸掉一場比賽並不是壞事,“反而說明搶樞這項原本小眾(zhong) 的運動,在內(nei) 蒙古其他盟市越來越得到重視和發展。”哈斯吉日嘎說,錫林郭勒盟代表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決(jue) 賽一個(ge) 多小時才結束,時間拉得越長,越說明雙方隊員實力相近。”

  目前,“搶樞”已經進入鄂溫克旗中小學體(ti) 育課堂。作為(wei) 一名與(yu) “搶樞”共同“成長”的老隊員,多年來,圖布有意在挖掘合適的青少年,不斷擴充家鄉(xiang) 搶樞運動員的數量,他也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接觸“搶樞”,喜歡上“搶樞”。圖布和隊員們(men) 都期待有一天,“搶樞”能作為(wei) 競賽項目被列入全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體(ti) 育運動會(hui)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