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四象01星等4顆衛星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四象01~03 星、銀河航天靈犀03星共4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四象01~03星主要用於(yu) 獲取遙感觀測數據,提供商業(ye) 遙感服務;銀河航天靈犀03星主要用於(yu) 衛星通信技術驗證。
此次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第479次飛行。
【新聞多一點】
我國成功發射首款柔性太陽翼平板式通信衛星
剛剛,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衛星配置了數十吉比特每秒容量的毫米波多波束數字載荷,用於(yu) 驗證下一代低軌寬帶衛星通信以及超大能源、主動熱控、工業(ye) 一體(ti) 化成型結構、多星堆疊壓緊釋放等技術,這也是我國首次在軌對多星堆疊發射技術進行驗證,將為(wei) 我國巨型低軌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術支撐。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這顆衛星是我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衛星。“柔性的翅膀”非常薄,單層柔性太陽板厚度僅(jin) 1毫米左右,它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樣折疊,裝在火箭裏時,為(wei) 折疊狀態,主體(ti) 厚度僅(jin) 為(wei) 不到5厘米;在軌工作時,“翅膀”拉開長度約9米,寬度超過2.5米。這種“柔性翅膀”具有包絡小、重量輕、模塊化等特點,更易於(yu) 收納,同樣質量下麵積更大,可以吸收更多太陽能,適合衛星大批量堆疊發射,對加速衛星互聯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
據了解,這顆衛星的主要功能為(wei) 低軌道寬帶通信,衛星配備的“數字載荷”可以通俗理解為(wei) 衛星安裝了智能“大腦”,可以使衛星靈活調配自身的通信資源,根據業(ye) 務需求,自動進行運算並進行波束的調配。
從(cong) 外形來看,衛星的構型猶如汽車的底盤,它也是我國首款衛星主體(ti) 結構采用一體(ti) 化成型的衛星,采用整體(ti) 鑄造技術,更容易後續批量生產(chan) 。衛星采用開放式結構,單機設備直接暴露在太空環境中,沒有“外殼”包裹,這對於(yu) 衛星電子產(chan) 品的空間環境防護、溫度控製等有較高要求。
因此,該衛星配置了主動熱控流體(ti) 回路,相當於(yu) 為(wei) 衛星配置了“空調”能主動調節,讓它在舒適的溫度下工作。衛星依據在軌所感知的外部熱環境,並結合自身溫度狀態,通過循環泵驅動管道內(nei) 的液體(ti) 流動,維持單機溫度穩定。
據了解,銀河航天以靈犀03星技術創新為(wei) 牽引,在與(yu) 傳(chuan) 統航天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合作的基礎上,廣泛調研具有先進工業(ye) 製造能力的地麵工業(ye) 產(chan) 業(ye) 配套民營企業(ye) ,通過聯合設計開發等協作模式,引入了多家之前從(cong) 未有航天配套經曆的供應商,充分發揮我國成熟工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加速構建麵向低成本、批量生產(chan) 的新型開放式航天產(chan) 業(ye) 生態。
銀河航天首席技術官朱正賢表示,後續公司將加速可堆疊平板衛星的批量研製,麵向手機直連衛星的相控陣天線、星上大能源、數字處理載荷等核心技術攻關(guan) ,攜手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加速衛星互聯網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