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產榴蓮上市 業內人士:短期內價格不會下降
“哢嚓——”,隨著清脆的爆裂聲,近日在海南三亞(ya) 育才生態區榴蓮種植基地,千餘(yu) 畝(mu) 榴蓮在樹上成熟後自然脫落,國產(chan) 榴蓮迎來首次上市。
7月26日,在海南開展榴蓮規模化種植的相關(guan) 農(nong) 業(ye) 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本批成熟的榴蓮售價(jia) 為(wei) 每斤60元,除了供給海南本地市場外,還將銷售至一線城市線下品鑒店,供消費者“嚐鮮”。相比進口榴蓮“開盲盒”,國產(chan) 榴蓮的品質更加優(you) 越。考慮到種植成本等因素,價(jia) 格短期內(nei) 不會(hui) 降,但或將影響進口榴蓮價(jia) 格。
國產(chan) 榴蓮口感更好
作為(wei) 熱帶水果,榴蓮的生長條件十分嚴(yan) 格,我國適合種植的地域極少。相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實際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前後,榴蓮就已在海南引種種植,但當時引進種苗數量極少,存活率亦極低,業(ye) 界因此認為(wei) 我國不適合種植榴蓮。
國內(nei) 消費的榴蓮主要依賴進口,2022年數據顯示,進口榴蓮的總數量高達82.5萬(wan) 噸,其中有78萬(wan) 噸是從(cong) 泰國進口,另外4.5萬(wan) 噸進口地為(wei) 馬來西亞(ya) 、越南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
為(wei) 了打破“中國種不了榴蓮”的魔咒,21世紀前10年,海南民間持續探索榴蓮本土種植,近年,種在當地居民房前屋後的榴蓮樹出現個(ge) 別結果。
2019年,鴻翔農(nong)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在海南開辟榴蓮規模化種植板塊。四年來,該公司在海南布局了1.2萬(wan) 畝(mu) 榴蓮種植麵積,其中在三亞(ya) 育才生態區種植了7000畝(mu) ,預計其中1400畝(mu) 將於(yu) 7月底前上市。
相較進口榴蓮,國產(chan) 榴蓮有何優(you) 勢?鴻翔農(nong) 業(ye) 總經理杜百忠介紹,進口榴蓮注定要在其隻有七八成熟,甚至六成熟之時采摘,經人工催熟後進入國內(nei) 市場;另一方麵,凍品榴蓮經過冷鏈運輸,液氮速凍會(hui) 破壞其果香。無論如何,進口榴蓮的口感容易受到折損,且人工催熟難以保證品質,買(mai) 榴蓮往往像“開盲盒”。
相比之下,國產(chan) 榴蓮能夠實現“樹上熟”後自然掉落,品質方麵更有優(you) 勢。杜百忠介紹,“樹熟的榴蓮氣味並不濃烈,且幹包黃肉,味道更為(wei) 鮮美。”
短期內(nei) 價(jia) 格不會(hui) 下降
首批國產(chan) 榴蓮即將上市,榴蓮愛好者們(men) 最關(guan) 心的問題是,“能不能就此實現“榴蓮自由””。廣州市民麥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吃了八九次榴蓮,品質不一,但感覺價(jia) 格波動很大,且比往年貴了很多。
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國產(chan) 榴蓮還未形成大規模商業(ye) 化種植,短期內(nei) 價(jia) 格不會(hui) 明顯下調,國內(nei) 對榴蓮的需求仍將長期依靠大量進口。
杜百忠向記者表達了相似意見。他介紹,今年即將上市的首批國產(chan) 榴蓮總量有幾十噸,且培育過程非常不易。
“最開始發展種植時,榴蓮樹的成活率很低。”杜百忠說,“我們(men) 請教了大量專(zhuan) 家,並與(yu) 海南省相關(guan) 農(nong) 業(ye) 科研機構合作,直到2021年,技術趨於(yu) 成熟,榴蓮成活率才從(cong) 60%左右提升至97%-98%。”
因此考慮到種植成本及首批的有限產(chan) 量,本批成熟的榴蓮售價(jia) 為(wei) 每斤60元,除了供給海南本地市場外,還將銷售至一線城市線下品鑒店,供消費者“嚐鮮”。杜百忠介紹,這一定價(jia) 比泰國八成半熟運輸至國內(nei) 的高品質榴蓮稍低,但國產(chan) 榴蓮的品質要遠優(you) 於(yu) 進口榴蓮。
不過,杜百忠同時表示,到明年國產(chan) 榴蓮產(chan) 量或翻數倍,價(jia) 格應會(hui) 有所下降。同時,隨著國內(nei) 高品質榴蓮規模化種植的擴大,相信可以把進口榴蓮的價(jia) 格“打下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