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外賣小哥如何共圓心願——探索做好新就業群體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

發布時間:2023-07-27 10:4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炎炎夏日,外賣騎手的配送業(ye) 務量也跟著“升溫”,他們(men) 騎在電動車上疾馳,奔跑在大街小巷。這些外賣小哥的生活狀態和職業(ye) 前景尤其令人關(guan) 注。

  酷暑下,他們(men) 去哪兒(er) 納涼歇腳?跑單與(yu) 帶娃如何兼顧?怎麽(me) 能融入大城市?如何寄托內(nei) 心的願望與(yu) 憧憬?今年4月以來,這些外賣小哥的心願單正被全國各地團組織“簽收”。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為(wei) 民辦實事是其中的重要內(nei) 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ye) 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提出要“做好新就業(ye) 群體(ti) 的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

  為(wei) 了更有針對性地解決(jue) 外賣小哥等新就業(ye) 群體(ti) 的急難愁盼,全國各地共青團組織積極調研,不斷探索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多元服務新模式,做到精準服務,破解痛點、堵點。

  _______________

  在“小哥加油站”嘮嘮家常事兒(er) 、解解煩心事

  今年5月,“小哥加油站·社區青年匯”(以下簡稱“小哥加油站”)開張了!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hui) 、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hui) 聯合創辦,是北京市首家聚焦新就業(ye) 群體(ti) 居住生活場景的服務空間。

  “小哥加油站”開在朝陽區崔各莊鄉(xiang) 費家村,這片0.68平方公裏的地方居住著9000多名流動人口。其中,村內(nei) 租住群體(ti) 主要以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為(wei) 主,包括外賣員、快遞員、保潔員、網約車司機等,外賣員是占比最大的群體(ti) 。

  有了“小哥加油站”後,騎手們(men) 能夠歇腳納涼、飲水熱飯、給手機充電、無線上網、閱覽讀書(shu) ,可以在這裏嘮嘮家常事、解解煩心事。

  店長常凱是一名外賣小哥,“我們(men) 主打的就是小哥服務小哥,小哥更懂小哥。”他在“小哥加油站”特別開辟了一塊“心願牆”,準備了便利貼,大小心願都可以寫(xie) 在上麵,可以解壓、可以吐槽。有人留言,想吃冰鎮西瓜,有人希望提供五子棋、跳跳棋……人們(men) 看了,或點讚支持,或會(hui) 心一笑。在常凱看來,外賣小哥的生活也要富於(yu) 情趣,可甜可鹹。

  除了心願牆,主題教育期間,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hui) 、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hui) 、北京工業(ye) 大學社會(hui) 建設研究院依托“小哥加油站”開展常態化專(zhuan) 業(ye) 調查研究,通過訪談、調研、田野調查等方式,圍繞新就業(ye) 群體(ti) 的相關(guan) 調研情況,著手開展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精準化服務。

  “圍繞小哥們(men) 的急難愁盼,全國各級團組織都在努力調研以期推出更加精準的服務,這其中北京的探索紮實有效。”共青團中央社會(hui) 聯絡部幹部孟彤介紹,團中央社會(hui) 聯絡部也成立了專(zhuan) 項調研組,多次實地走訪調研“小哥加油站”、“小哥驛站”等,在力求做深做實做細調查研究的同時,挖掘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先進典型。

  做客中國青年報社《青年茶座》欄目時,孟彤介紹,通過大量調研,他們(men) 總結出外賣騎手在工作生活中麵臨(lin) 的“四個(ge) 難”,包括:正常休息難、權益保障難、社會(hui) 融入難、職業(ye) 發展難。

  一些騎手告訴孟彤,他們(men) 在城市裏缺少知心朋友,社會(hui) 上一部分人對快遞、外賣行業(ye) 存有偏見,有時工作中受到苛責,難免感到委屈。

  此外,由於(yu) 外賣工作重複、單一,不少小哥感到技能提升空間有限,難有長遠職業(ye) 規劃。為(wei) 了搜集更多小哥們(men) 的心願,常凱製訂了每日“KPI”,包括:每天發放50張宣傳(chuan) 單頁、回收10份需求調查,邀請10名騎手到店體(ti) 驗。他從(cong) 費家村著手,希望建立起聯係500名新就業(ye) 青年的微信群,把聯係新就業(ye) 群體(ti) 的工作抓得更實。4月開始,常凱與(yu) 同事高豐(feng) 每天早上外出“地推”。

  他們(men) 把團組織免費讚助的飲料發放給汗流浹背的騎手,“有人不相信有免費的好事,但來過‘小哥加油站’後,他們(men) 一傳(chuan) 十,十傳(chuan) 百,來這裏體(ti) 驗時會(hui) 寫(xie) 心願、填問卷。”高豐(feng) 說。

  目前,“小哥加油站”已收集1165份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小哥心願排在前列的包括更關(guan) 注個(ge) 人能力、子女教育等問題。

  常凱明白兄弟們(men) 最需要什麽(me) ,“沒有歸屬感”,對於(yu) 奔波在外的騎手來說,是句戳心窩子的話。

  清晨五六點鍾,居民區一片靜寂,騎手們(men) 已經在街道上、小巷裏穿行了,晚上10點以後,他們(men) 的身影才重新出現在住所附近。他們(men) 像移動的地圖,熟悉城市中隱藏的角落和狹窄的近路,他們(men) 實際上也一直在尋找屬於(yu) 自己的方向。

  “特別想把‘小哥加油站’建得像騎手的家一樣,是小哥們(men) 共同的客廳,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成長、互相陪伴。”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兼職副書(shu) 記、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社會(hui) 工作協會(hui) 秘書(shu) 長馬恒說。

  “小哥加油站”開張初期,比較簡陋。第一場“小哥心願懇談會(hui) ”上,有人提出希望裝個(ge) 空調,現場的一名愛心人士也曾是一名騎手,他當即決(jue) 定捐助兩(liang) 台空調。

  目前,北京開設了近千家相關(guan) 服務場所。團北京市委基層組織建設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點位,抓緊形成新就業(ye) 群體(ti) 需求服務清單,為(wei) 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更精準的支持。

  傳(chuan) 遞親(qin) 情、鏈接愛心 精準服務觸達更多小哥

  團中央社會(hui) 聯絡部推動將組織建在小哥們(men) 的身邊,在全國積極推動建立快遞、外賣行業(ye) 的團組織,建立共青團主導的青年社會(hui) 組織。“將服務的觸角覆蓋到更多小哥身邊,讓他們(men) 能夠感受到更多支持、溫暖和力量。”孟彤說。

  外賣騎手許博是“小哥加油站”裏的熟麵孔,在北京“漂”了8年,打過很多份工,當過廚師、做過買(mai) 賣。

  許博租住在費家村不足18平方米的小屋,“沒有客廳,沒有窗戶”,但他當下最大的苦惱是如何與(yu) 9歲的兒(er) 子增進父子感情。

  “平時都是爺爺帶他,兒(er) 子跟我交流很少,連視頻電話也不願和我打。”對於(yu) 兒(er) 子的陌生和疏離,許博感到很無力。平時,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和兒(er) 子相見,他不知道該怎樣改善父子感情,“這次放暑假,想讓爺爺帶他來北京轉轉,可爺爺最近風濕病犯了,沒法出門。”父親(qin) 出不去,兒(er) 子又閑不住,這可把許博難住了。

  “像許博一樣為(wei) 子女看護問題發愁的外賣小哥不在少數。”馬恒說,“調研中,有42.6%的外賣小哥表示有子女教育需求。”

  通過持續追蹤調研,馬恒發現小哥群體(ti) 中和孩子、家人分開的情況比較普遍,孩子在老家,小哥一個(ge) 人在城市裏漂泊。

  針對這一情況,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hui) 、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hui) 在主題教育期間,依托“小哥加油站”著手策劃“紅領巾暑期成長營”。在暑假期間,把小哥的孩子接過來,讓他們(men) 看一看父母的職業(ye) ,看一看父母工作的城市。

  7月10日,“小哥加油站”首期“紅領巾暑期成長營”開班了,10多名外賣小哥給自己的子女報名參加,開啟了為(wei) 期一個(ge) 星期的城市環遊體(ti) 驗。許博給兒(er) 子也報了名,“真是省不少心,白天可以安心跑單了”,他連聲誇讚。

  高豐(feng) 的妻子董婉秋是小哥加油站裏的社工。這個(ge) 暑假,她的任務主要是幫小哥們(men) 帶孩子,“感覺很有成就感”,10多個(ge) 小朋友的歡聲笑語,讓“小哥加油站”熱鬧起來,充滿活力。

  董婉秋把“小哥加油站”的活動室布置得煥然一新,為(wei) 防止孩子們(men) 磕碰,她把尖銳的木質桌角用海綿條包裹起來,“團組織還幫我們(men) 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當誌願者,輔導孩子們(men) 寫(xie) 作業(ye) ,還給孩子們(men) 開辦科普知識小課堂。”

  “這次報名‘紅領巾暑期成長營’的孩子年齡7歲在14歲之間,我們(men) 帶他們(men) 去天安門廣場參觀,去職業(ye) 體(ti) 驗館換裝感受各行各業(ye) 的工作……”在董婉秋的手機相冊(ce) 裏,珍藏著許多孩子們(men) 參加活動時的笑臉。

  讓許博感到欣慰的是,現在孩子和他越來越親(qin) 近了,“一回家他就和我迫不及待地分享一天的見聞,前些天他還和我聊以後的夢想,說想當音樂(le) 家,也能像‘小哥加油站’裏的老師們(men) 一樣唱出動聽的歌。”

  在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全國各地團組織紛紛為(wei) 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ye) 群體(ti) 發起暑期孩子托管服務,為(wei) 他們(men) 傳(chuan) 遞親(qin) 情、鏈接愛心。

  孟彤介紹,在上海開張的“未愛小屋·藍e站”,聯合複旦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等學校誌願服務基地的優(you) 質誌願服務資源,提供入戶探訪、個(ge) 案幹預、課後服務、家庭教育課程等服務。在共青團江蘇省委指導下,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揚州市等地團組織免費就近開設300多個(ge) 暑托班,設置勞動、手工、科學實驗、傳(chuan) 統文化、紅色教育、創意美術等課程。

  除了幫騎手們(men) 解決(jue) 眼前難題,針對外賣小哥的職業(ye) 前景等問題,全國各地各級團組織也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的活動、青少年心理谘詢和法律援助熱線,還有在各個(ge) 門店站點的走訪慰問活動,及時掌握這些小哥們(men) 新的成長發展要求,能夠更精準地,更有針對性地回應這些訴求。”孟彤說。

  北京市計劃啟動為(wei) 外賣騎手量身定製的“2023年新青年學堂騎手班”,為(wei) 他們(men) 提升學曆和發展技能搭建平台,並設立“騎手獎學金”,給予通過入學考試的騎手50%的學費補貼。

  常凱搜集的調研數據顯示,“近七成騎手的學曆是大專(zhuan) 以下,近四成騎手希望通過學曆教育得到技能提升,其中最受歡迎的兩(liang) 項技能為(wei) 電商經營和視頻剪輯,占比近四成。”

  最近,高豐(feng) 想學習(xi) “物流管理”,常凱則想順利通過“社會(hui) 工作師”的考試,取得合格證書(shu) 。

  “小哥加油站”還希望有暖心到“胃”的舉(ju) 措。

  從(cong) 5月起,共青團北京市委籌備為(wei) 外賣小哥提供“愛心餐食”。“小哥們(men) 不舍得花錢,往往將每頓飯的預算控製在13元以內(nei) 。我們(men) 特別想找一戶愛心商家可以給小哥們(men) 提供10元以內(nei) 葷素搭配的實惠餐食,我們(men) 一直在努力壓低價(jia) 格,要讓小哥吃飽吃好。”高豐(feng) 希望,能有更多愛心公益組織關(guan) 注到他們(men) ,提供暖心暖胃、物美價(jia) 廉的愛心餐。

  “通過這次主題教育,我們(men) 加緊完善推動對外賣小哥等新就業(ye) 群體(ti) 的各項幫扶工作,為(wei) 奔跑的小哥‘加油’助力。”馬恒表示。

  城市與(yu) 騎手雙向奔赴,釋放善意互助

  在孟彤看來,建在外賣小哥“生活圈”裏的“小哥加油站”,正逐漸拓寬更多功能,這裏不僅(jin) 是“交友會(hui) 客廳”的連心站,也是為(wei) 小哥們(men) 排憂解難的功能站,更是將小哥們(men) 凝聚起來的“能量”站。

  一個(ge) 顯著變化是,不少小哥“搖身一變”成為(wei) “小巷管家”“美好朝陽騎士”,成為(wei) 基層城市治理的參與(yu) 者、助力者。

  高豐(feng) 是個(ge) 公益達人。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起車禍,他把3個(ge) 昏迷的人從(cong) 側(ce) 翻漏油的車底“拉”了出來。還有一次,他在跑單途中,看到一個(ge) 騎單車的女生摔倒在路邊,他“順路”把她送到了醫院……“許多公益都是順手的小事兒(er) ,舉(ju) 手之勞。”高豐(feng) 說。

  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8400萬(wan) 人。他們(men) 是外賣員、快遞員、家政服務員,也會(hui) 是“小巷管家”“民情前哨”。

  2022年12月,放寒假的中國礦業(ye) 大學大四學生肖鑫宇在家裏刷著手機,一則北京緊缺騎手的新聞吸引了他。“我從(cong) 小在北京長大,對這個(ge) 城市有感情,服務了別人也可以補貼家用,是件好事兒(er) 。”肖鑫宇成了一名兼職外賣騎手。

  北京冬天寒風刺骨,肖鑫宇一幹就是12個(ge) 小時。他經曆過各種情況:電動車斷電、推車3公裏送單、在寒風中等待收件人兩(liang) 小時才送完一單。

  肖鑫宇的父親(qin) 是名網約車司機,“父親(qin) 以前經常跟我說沒時間回來吃飯,現在我終於(yu) 理解了,知道他非常辛苦,開始學會(hui) 體(ti) 諒他。”肖鑫宇說。

  新冠疫情期間,肖鑫宇通過接單幫助了很多人。一名顧客向肖鑫宇求助,說自己的姥姥咳嗽得很厲害。接到電話後,肖鑫宇立即趕往20多公裏以外的石景山區。到了老人家,怎麽(me) 敲門都得不到回應。他擔心獨居的老人出事,通過社區人員的幫助,最終把藥送到了老人手裏。

  “每次幫助到人,我都非常開心,感到自己的責任心和意誌力都增強了。”能對這個(ge) 城市盡一份“管家”的責任,肖鑫宇很自豪。

  常凱的另一個(ge) 身份是全國青聯委員,在他看來,很多小哥能隨時隨地拍照上傳(chuan) 一些不文明現象,及時發現環境衛生、生產(chan) 生活安全等問題,助力解決(jue) 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裏”難題。

  他經常召集小夥(huo) 伴們(men) 一起邊嗑瓜子邊討論,如何在送單的時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聊天時,他經常能聽到一些暖心的瞬間:有的小哥跑單時看到老人迷路,會(hui) 把老人送回家;有的小哥送睡過頭的高考生到考場;有的小哥發現路上掉了一個(ge) 錢包,馬上聯係尋找失主;有的無償(chang) 為(wei) 獨居孤寡老人送餐……

  送單時,常凱經常有“責任心爆棚”的時候,一次配送途中,他看到不少共享單車占用了公交車專(zhuan) 用道,等車的乘客不得已站到了行車道上,他覺得非常危險,趕緊跑過去把共享單車挪到該停放的地方。

  常凱認為(wei) ,“外賣小哥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hui) 義(yi) 無反顧,挺身而出,承擔屬於(yu) 我們(men) 的社會(hui) 責任。外賣小哥是平凡的奮鬥者,要騎好每一段路,送好每一份單,做好每一件事。”

  主題教育期間,團中央社會(hui) 聯絡部在開展調研中發現,如今越來越多小哥已變成街道居民的“好鄰居”,基層治理的“新夥(huo) 伴”。

  孟彤把騎手們(men) 比作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她看來,騎手們(men) 正在成為(wei) 社區活躍的新居民,在民情采集、民生改善和社區服務方麵發揮著作用,“今後共青團將帶領著這些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群體(ti) ,更加積極地投身基層社會(hui) 治理。”

  在常凱心裏,“小哥加油站”的作用,不僅(jin) 是服務,還包括引導騎手從(cong) 不闖紅燈、不逆騎,引導他們(men) 參與(yu) 社會(hui) 的公益事業(ye) ,做城市的“小巷管家”,做好“隨手公益”,用溫度回報城市的溫暖。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們(men) 在公共場所休息,乘坐公用電梯。我們(men) 希望騎手能夠受到社會(hui) 尊重,被城市溫柔以待,這是一個(ge) 雙向奔赴的過程。”馬恒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戴月婷 實習(xi) 生 趙雪霏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