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風雨同舟 人民至上 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受近期暴雨影響,京津冀、東(dong) 北等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和有關(guan) 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麵加強災害防範應對,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全力做好搶險救援應急處置,采取多種措施盡快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
受台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7月29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此後3天,中央氣象台連發7次暴雨紅色預警。北京暴雨持續總時長約92小時,這也是北京有儀(yi) 器測量記錄140年來的最大降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水利部等有關(guan) 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會(hui) 商研判,做好監測預警,精準指導重點地區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出險和城市內(nei) 澇等災害防範工作,全力搶險救災。
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長 萬(wan) 群誌:國家防總30日上午9時,針對京津冀包括山西、河南應急響應提升到二級,北京、河北、天津也先後啟動了防汛一級應急響應。
同日,永定河河水持續暴漲。豐(feng) 台至沙城鐵路(豐(feng) 沙線)發生嚴(yan) 重水害,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車被緊急扣停,3趟列車2800多人被困於(yu) 北京門頭溝山區。7月31日清晨5點,K396次列車乘務組冒雨前往落坡嶺站采買(mai) 食物和水1200多件,並返回車廂發放給旅客,列車員趙陽哽咽著安撫著旅客的情緒。
食品告急、飲用水有限、信號中斷、氣溫降低,加之暴雨斷路,外部物資隻能通過人力步行一路泥濘艱難送達……被困旅客在焦灼中等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牽掛著被困旅客的安危冷暖,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地方和有關(guan) 部門與(yu) 列車取得聯係,千方百計組織營救,送上食物、藥品,該轉移的轉移,確保滯留旅客安全。”
7月31日13時,K396滯留旅客和鐵路工作人員全部轉移,被安置在落坡嶺居委會(hui) 。門頭溝落坡嶺村,這個(ge) 300戶村民的小村莊,同樣斷水斷電斷網,卻讓900名旅客在這裏得到了最大可能的照顧。
強降雨過程中,門頭溝區多處區域出現險情;房山區7個(ge) 鄉(xiang) 鎮62個(ge) 村通訊信號中斷;永定河水量暴漲,盧溝橋西側(ce) 的小清河橋坍塌……災情不斷傳(chuan) 來,救援難度持續加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示:“北京市作為(wei) 現代化大都市,要經受得住這場考驗。”
7月31日,北京房山區周口店鎮一個(ge) 集配站,有多人被困,現場水深1米左右,房山區消防救援支隊派出多路消防員,攜帶衝(chong) 鋒舟等搶險救援工具第一時間趕往,展開救援。
8月1日清晨5時10分,4架運輸直升機搭載26名官兵緊急飛赴北京市門頭溝沿河城火車站等地,執行救援物資空投和病員轉運等任務。
隨著北京140年來最大暴雨降臨(lin) ,一場流域性大洪水也正在海河流域逐步蔓延。海河流域6條河流超保、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河北全省一半多的縣(區)遭遇洪澇災害,全省受災人口222.29萬(wan) 。其中,涿州水淹麵積一度達到城區60%,積水平均在1到1.5米,最深處達5到6米。
對河北災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極為(wei) 牽掛。他詳細了解涿州等地水位情況,責成河北省調集力量,及時轉移受困人員,做好城區排澇,盡快恢複城市正常運行秩序。
洪澇災害發生後,河北涿州梁家場村被洪水圍困,武警官兵已經轉移了2000多名受困群眾(zhong) ,但在梁家場村還有200多名住在高層的群眾(zhong) 選擇留在家中。武警救援人員為(wei) 留守群眾(zhong) 補充了救援物資,隨隊醫生為(wei) 村裏有基礎病的老人進行了身體(ti) 檢查。
在天津,重點行洪河道大清河目前仍持續高水位運行,東(dong) 澱蓄滯洪區水位還在上漲。天津市水務、交通等部門,和武警天津總隊、機動一總隊3400名武警官兵,正在台頭鎮進行大清河兩(liang) 岸堤壩以及圍墊的加固和加高工作。
8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新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聯、被困人員,做好受傷(shang) 人員救治和遇難者家屬安撫工作,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shang) 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黨(dang) 員幹部要衝(chong) 在前,基層黨(dang) 組織要發揮作用,讓人民群眾(zhong) 感到有依靠。”
8月3日,安家莊站、落坡嶺站最後一批滯留旅客抵達北京豐(feng) 台站。K1178次、K396次、Z180次列車人員全部平安。這一天,北京的水庫、河道也處於(yu) 退水階段,水情趨於(yu) 平穩。這一天,“高分三號”衛星拍攝的遙感監測圖顯示,對比前一天,涿州水體(ti) 範圍明顯減少。
“七下八上”是防汛最吃緊的階段,防汛救災工作絕不能有絲(si) 毫放鬆。8月2日開始,一場疾風暴雨席卷黑龍江南部地區。8月2日至4日,黑龍江省氣象台連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3日,黑龍江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4日,哈爾濱市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二級巡視員 徐林柱:受強降雨影響,東(dong) 北地區目前有68條河流超警,18條河流超保,13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目前,汛情防汛形勢比較嚴(yan) 峻。拉林河、螞蟻河等河流發生漫堤險情,預計鬆花江流域可能形成流域性洪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各級都要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工作狀態,做好巡查值守和應急響應,當前要重點關(guan) 注京津冀、東(dong) 北地區雨情汛情。
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長 萬(wan) 群誌:當前,國家防總仍然維持河北、天津防汛二級響應,黑龍江、吉林、北京三級防汛響應,派出了十個(ge) 工作組在一線指導,同時給五個(ge) 省、分九個(ge) 批次調撥了價(jia) 值5700餘(yu) 萬(wan) 元的防汛搶險物資,來支援地方搶險救援。
8月3日,螞蟻河超警戒水位,黑龍江延壽縣防汛指揮部第一時間發布通告,並組織110名幹部組成應急搶險隊伍,對縣城段堤壩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8月4日,巡堤人員在縣第四中學南處堤壩發現一處疑似管湧。延壽縣立即組織公安、應急、水務等部門現場搶險,搶抓時間轉移安置低窪地區群眾(zhong) 。當晚,延壽縣累計安全轉移1352人。
8月3日,吉林省舒蘭(lan) 市迎來強降雨,受降雨影響,舒蘭(lan) 市多個(ge) 村屯道路受阻、通訊中斷,當地第一時間組織救援力量趕赴受災村屯,救援被困群眾(zho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抓緊修複交通、通訊、電力等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
河北涿州的住建部門24小時奮力工作,逐步啟動下轄應急備用水源井,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在抓緊開啟應急備用水源井的同時,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調派國家供水應急救援中心的8輛應急淨水車,以及水質監測車也已抵達涿州。同時,由河北全省協調來的12輛運水車,也在為(wei) 大家送水,基本滿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對於(yu) 洪澇災害之後農(nong) 村供水保障的相關(guan) 工作,水利部也作出了部署。
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農(nong) 村供水處處長 張學進:我們(men) 采取臨(lin) 時拉水、送水,設置臨(lin) 時集中供水點等措施,千方百計保證農(nong) 村居民的生活飲用水需要,同時還采取了一些超常規措施,組織統一調配力量,做好損毀的農(nong) 村供水設施的緊急搶修,力爭(zheng) 盡快恢複供水,盡一切力量督促地方進一步落實應急供水、水質保障。
河北涿州職教中心安置點,是當地最大的一個(ge) 安置點,這裏安置著2000多名轉移過來的群眾(zhong) 。由於(yu) 轉移安置的群眾(zhong) 大多是年老體(ti) 弱者和一些兒(er) 童,安置點還專(zhuan) 門設立了醫療站並配有120急救車來保障安置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
災情發生以來,應急管理部調派國家消防救援隊伍、國家專(zhuan) 業(ye) 救援隊伍趕赴受災嚴(yan) 重區。截至8月4日16時,北京受災所有失聯村全部複聯。8月4日,遭遇嚴(yan) 重洪澇災害的河北省涿州市28個(ge) 存在失聯隱患的村落全部排查完畢,全市共計402個(ge) 村落全部取得聯係。8月5日,河北省保定市因洪澇災害阻斷交通、通信聯係的村莊都已取得聯係。吉林省舒蘭(lan) 市因本次洪水導致的失聯點位已全部複聯。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係列重要指示,為(wei)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前正處於(yu) 防汛救災工作的緊要階段,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繃緊弦、勇擔當。各地區和有關(guan) 部門務必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不懼風雨、迎難而上,堅決(jue) 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