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聲”的招聘會
6月8日,一場特殊的招聘會(hui) 在湖南長沙職業(ye) 技術學院舉(ju) 行。
不同於(yu) 普通招聘會(hui) 的熙熙攘攘、熱鬧喧嘩,這場招聘會(hui) 異常安靜。數名來自長沙各大企業(ye) 的招聘負責人站在階梯教室的講台上,配合手語老師翻飛的手勢和口型,將企業(ye) 的工作崗位與(yu) 用人需求傳(chuan) 達給學生們(men) 。
這是一場專(zhuan) 門針對該校特殊教育學院(以下簡稱“特教學院”)的招聘會(hui) ,在長沙市人社局結對聯係高校服務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的助力下,7家企業(ye) 為(wei) 殘疾學生帶來了88個(ge) 符合其身心發展特點、適合其職業(ye) 偏好的崗位。
該校特教學院學生王波(化名)今年畢業(ye) ,他來到招聘會(hui) 卻不是為(wei) 了求職——他已經拿到了某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offer(錄用通知),這一次他是以該公司特別宣講員的身份,與(yu) 同學們(men) 見麵。
該醫療機構是長沙市一家大型醫藥企業(ye) 。許多同學覺得王波“很幸運”,對他在這家公司的工作體(ti) 驗很感興(xing) 趣。展台前,王波被同學們(men) 團團圍住,他向同學們(men) 快速比劃著手語,介紹公司的用人需求以及薪資待遇,並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
今年3月,王波參加了長沙市人社局組織的“長沙職業(ye) 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職業(ye) 體(ti) 驗行專(zhuan) 場活動”,經與(yu) 該企業(ye) 人力資源部人員現場交流和麵試,他得到了實習(xi) 機會(hui) ,成為(wei) 公司的電商客服。經過3個(ge) 多月的實習(xi) 鍛煉,他獲得offer,畢業(ye) 後能入職這家企業(ye) ,成為(wei) 正式員工。
他用手語為(wei) 同學們(men) 加油打氣,“希望我的經曆能幫助同學們(men) 樹立就業(ye) 信心,積極求職就業(ye) ”。
“在我們(men) 的幫扶下,還有許多像王波一樣的殘疾高校畢業(ye) 生獲得了理想offer。”長沙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們(men) 正通過針對性強、小規模、定製化的服務,幫助各種類型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2022年年底,長沙市人社局提前征集並建立了2.5萬(wan) 名2023屆困難畢業(ye) 生就業(ye) 意向台賬,為(wei) 跟進就業(ye) 幫扶作準備。同時多次與(yu) 學生所在學校、學院聯係,“不僅(jin) 要了解殘疾畢業(ye) 生的專(zhuan) 業(ye) 分布、就業(ye) 意願,還要摸清他們(men) 的殘疾類型、殘疾等級等。之後我們(men) 及時對接殘聯、愛心企業(ye) ,為(wei) 他們(men) 尋找了電商客服、文體(ti) 中心管理員等適配崗位。”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今年3月,包括王波在內(nei) 的30多名聽障大學生,在當地人社部門的組織下到企業(ye) 進行實地觀摩、“零距離”接觸生產(chan) 一線。
聚焦聽障學生就業(ye) 意向以及對求職方法、職業(ye) 認知等方麵的需求,這場活動專(zhuan) 門開展了針對售前客服、審單專(zhuan) 員等崗位的模擬麵試,讓學生在模擬中能夠了解麵試流程、提升麵試技巧。“我們(men) 希望推動高校畢業(ye) 生職業(ye) 指導向前延伸,幫助他們(men) 提前適應社會(hui) ,增強就業(ye) 能力,樹立就業(ye) 信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4月,長沙市人社局提前啟動2023年全市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季活動,延長活動時間到今年8月。長沙市人社局持續聚力精準幫扶困難高校畢業(ye) 生,尤其是殘疾畢業(ye) 生,保持與(yu) 高校、企業(ye) 密切精準對接,在適宜崗位收集發布、暢通供需對接渠道、豐(feng) 富充實就業(ye) 服務活動等方麵加大力度,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提供“不斷線”的就業(ye) 服務。
一直關(guan) 注長沙市人社局公眾(zhong) 號的聽障學生唐利(化名),是天津理工大學2023屆產(chan) 品設計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希望學弟學妹們(men) 能樹立自信、勇敢嚐試,確立職業(ye) 目標並努力為(wei) 之奮鬥。”她打字告訴記者,在外地讀書(shu) 的她也通過參加這些就業(ye) 活動,入職了一家大型企業(ye) 。
“對於(yu) 特殊教育群體(ti) 來說,好公司、好工作並不是可望不可即的。”在手機屏幕上,唐利快速而堅定地打出了這行字。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