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粵港澳聯合監測顯示:珠三角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發布時間:2023-08-08 11:0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香港/澳門8月7日電(記者褚萌萌、劉剛)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7日發布的2022年空氣質量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顆粒物PM10、顆粒物PM2.5和一氧化碳五種空氣汙染物均呈長期下降趨勢,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報告顯示,與(yu) 2006年相比,2022年錄得的二氧化硫、顆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值分別下降86%、52%和45%。與(yu) 2015年相比,2022年錄得的一氧化碳和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值分別下降16%和38%。不過,2022年臭氧年均濃度值較2006年上升39%,反映區域光化學汙染尚待改善。

  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自2005年11月啟動,由位於(yu) 廣東(dong) 省、香港和澳門共23個(ge) 空氣監測站組成,監測六種主要空氣汙染物。廣東(dong) 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及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分別負責三地監測子站的協調、管理和運作,發布珠三角地區相關(guan) 監測數據和結果,並進行空氣汙染的長期趨勢分析。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介紹,為(wei) 持續改善區域空氣質量,香港特區政府與(yu) 廣東(dong) 省政府已完成《2020年後區域空氣汙染物減排目標和濃度水平研究》,為(wei) 未來合作處理臭氧問題定下方向。粵港澳三地政府還正在進行《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汙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chuan) 輸特征研究》,為(wei) 製定控製臭氧策略提供科學基礎。

  環保署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先後公布了《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引領香港爭(zheng) 取於(yu) 2050年前實現車輛零排放和實現碳中和。目前正在逐步落實各項措施,包括推動使用電動車輛和其他新能源車輛、綠色運輸、零碳能源等。

  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特區政府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二個(ge) 五年規劃(2021-2025年)》及施政方針的相關(guan) 工作,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麵推出一係列措施,包括持續檢討和優(you) 化進口新車輛及在用車輛的尾氣排放標準、通過資助計劃鼓勵車主淘汰較高汙染的老舊車輛、積極推廣使用電動車並完善相關(guan) 配套設施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