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穿戴IPO按下“終止鍵”
近日,網紅按摩儀(yi) 品牌SKG的母公司——未來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未來穿戴”)創業(ye) 板IPO撤單,引發市場廣泛關(guan) 注。近年來,SKG品牌頸椎按摩儀(yi) 在天貓、京東(dong) 等電商平台銷量排名領先,但其IPO之路卻不順利。一年多來,未來穿戴兩(liang) 次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過了有效期而中止審核,後又曆經兩(liang) 輪問詢,最終卻主動撤回IPO申請,按下了IPO“終止鍵”。在行業(ye) 競爭(zheng) 日趨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穿戴主要競爭(zheng) 對手倍輕鬆早於(yu) 2021年7月登陸資本市場。《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撤回上市申請原因等問題致電未來穿戴采訪,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回複公司撤單原因及後續申報計劃。
報告期內(nei) 歸母淨利潤持續下滑
未來穿戴是一家為(wei) 個(ge) 人與(yu) 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產(chan) 品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SKG品牌可穿戴健康產(chan) 品和便攜式健康產(chan) 品的研發、設計、生產(chan) 及銷售。
招股書(shu) 顯示,未來穿戴歸母淨利潤及主營業(ye) 務毛利率均連續三年下滑。報告期(指2020年至2022年,下同)內(nei) ,未來穿戴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9.91億(yi) 元、10.60億(yi) 元及9.05億(yi) 元;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1.43億(yi) 元、1.32億(yi) 元、1.15億(yi) 元,扣非後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2.12億(yi) 元、1.49億(yi) 元和1.03億(yi) 元。
報告期內(nei) ,未來穿戴主營業(ye) 務毛利率分別為(wei) 58.31%、52.38%及51.70%,毛利率水平較高但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公司可穿戴健康產(chan) 品毛利率分別為(wei) 60.83%、55.08%、53.19%。針對2021年可穿戴健康產(chan) 品毛利率下降較多問題,未來穿戴解釋稱主要受各產(chan) 品毛利率變動影響,其中頸椎按摩儀(yi) 收入占可穿戴健康產(chan) 品收入的比例為(wei) 83.67%,受新產(chan) 品上市影響其毛利率在2021年度同比下降4.71%。
記者注意到,未來穿戴存在重營銷輕研發傾(qing) 向。報告期內(nei) ,盡管公司研發費用不斷增加,銷售費用波動下滑,但從(cong) 合計金額來看,近三年公司銷售費用累計為(wei) 5.90億(yi) 元,研發費用累計為(wei) 2.20億(yi) 元。
具體(ti) 來看,報告期內(nei) ,未來穿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wei) 2.10億(yi) 元、2.15億(yi) 元和1.65億(yi) 元,占營業(ye) 收入的比例分別為(wei) 21.21%、20.24%和18.24%。未來穿戴招股書(shu) 稱,公司銷售費用的金額及占比變動主要與(yu) 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chuan) 費、人工薪酬等主要項目有關(guan) 。其中,市場推廣及廣告宣傳(chuan) 費金額分別為(wei) 1.66億(yi) 元、1.61億(yi) 元和1.04億(yi) 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別為(wei) 78.88%、75.02%和62.83%。反觀未來穿戴研發投入則占營收比較低,報告期內(nei) 研發費用分別為(wei) 4714.06萬(wan) 元、7472.59萬(wan) 元、9785.81萬(wan) 元,占營業(ye) 收入的比例分別為(wei) 4.76%、7.05%和10.82%。
此外,頗受市場詬病的還有SKG品牌屢遭消費者投訴問題。盡管未來穿戴在招股書(shu) 中表示各期投訴涉及的消費金額占比較低,但事實上投訴涉及數額卻呈增長態勢。據深交所首輪問詢函及未來穿戴回複報告披露,公司消費者投訴明細表、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hui) 、佛山市消費者委員會(hui) 、315消費通公共服務平台等網站關(guan) 於(yu) 公司產(chan) 品被投訴情況的查詢結果:公司報告期各期投訴涉及的消費金額分別為(wei) 4.25萬(wan) 元、6.43萬(wan) 元、16.53萬(wan) 元,主要原因為(wei) 使用不當、產(chan) 品體(ti) 驗未達預期等。
募投項目及金額“一問就變”
一方麵報告期內(nei) 合計分紅金額高達3.65億(yi) 元,另一方麵募資超10億(yi) 元激進擴張門店,未來穿戴的大額分紅及募投項目情況也引起了深交所重點關(guan) 注。
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未來穿戴說明公司進行大額現金分紅同時募集資金擴產(chan) 的合理性,以及募集資金中同時存在鋪底流動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募集資金規模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同時結合募投項目新建或擴建具體(ti) 內(nei) 容、對應業(ye) 務報告期內(nei) 產(chan) 能利用率情況、預計未來市場需求變動等因素,說明實施6項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
耐人尋味的是,在問詢回複中,未來穿戴對募投項目進行了調整。根據公司招股書(shu) 及問詢回複材料,未來穿戴將募投項目由6項減少為(wei) 5項,募集資金額度也減少了3.11億(yi) 元。而未來穿戴首次披露的招股書(shu) (簽署日期為(wei) 2022年6月21日)顯示,公司計劃募資16.007億(yi) 元,其中未來健康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鋪底流動資金1.11億(yi) 元。最新招股書(shu) (簽署日期為(wei) 2023年6月14日)則顯示,未來穿戴計劃募資12.897億(yi) 元,並終止了“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同時減少了未來健康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的募資投入。
針對募投項目及募集資金變化等問題,未來穿戴表示,公司結合業(ye) 務發展規劃、宏觀經濟形勢、市場動態情況等因素並經過審慎論證,決(jue) 定終止“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而鋪底流動資金作為(wei) “未來健康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的必要構成項目,將調整為(wei) 使用自有資金投入。
根據募投項目的規劃,未來穿戴擬於(yu) 3年內(nei) 共計新增270家門店,主要擬通過經銷商開設270家門店,其中包括機場店10家、旗艦店100家、專(zhuan) 賣店160家。其中機場店擬選址於(yu) 旅客運輸流量較大的城市,旗艦店擬主要選址於(yu) 一二線城市的高端購物中心,專(zhuan) 賣店擬主要選址於(yu) 一二線城市的主流購物中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線下經銷渠道共有140家線下門店;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線下門店已達215家。
深交所在二輪問詢中追問未來穿戴擬開設270家門店的具體(ti) 分布情況,要求公司測算新設270家門店實現盈虧(kui) 平衡的周期等。
未來穿戴回複稱,2022年經銷門店拓展情況能夠佐證公司較強的門店管理能力,線下經銷體(ti) 係能夠支持終端門店的進一步開設,且終端門店的投資回收周期較短。但《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相較於(yu) 未來穿戴堅持布局機場店等,同行業(ye) 可比公司倍輕鬆正在優(you) 化線下直營門店結構,調整效益不佳的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的門店。
倍輕鬆近期在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已持續優(you) 化線下直營門店結構,提高購物中心門店比例,並調整效益不好的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的門店。倍輕鬆曾在2022年報中稱,公司加大對直營門店的優(you) 化調整力度,重點聚焦一線、新一線、二線高端的購物中心門店的拓展,同時縮減租金占比較高、業(ye) 績表現欠佳的部分交通樞紐門店,降低交通樞紐門店整體(ti) 占比。
關(guan) 聯采購引監管問詢
招股書(shu) 、問詢函及回複報告等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1年,未來穿戴關(guan) 聯采購金額分別為(wei) 498.88萬(wan) 元、1055.71萬(wan) 元、491.17萬(wan) 元,主要關(guan) 聯采購對象為(wei) 廣東(dong) 迪迪奢藥業(ye) 有限公司(簡稱“迪迪奢”,現已更名為(wei) 廣東(dong) 迪迪奢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摩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迪迪奢為(wei) 未來穿戴控股股東(dong) 未來生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未來集團”)100%控股企業(ye) ,主營業(ye) 務為(wei) 護膚或護理產(chan) 品銷售。未來穿戴自2019年起向迪迪奢采購凝膠類耗材,主要以產(chan) 品配件的形式向經銷商組合出售,2019年至2021年,采購金額分別為(wei) 246.36萬(wan) 元、1055.71萬(wan) 元、491.17萬(wan) 元。
記者注意到,2021年未來穿戴向迪迪奢采購凝膠類耗材的價(jia) 格,明顯高於(yu) 向第三方采購凝膠類物料的價(jia) 格,該物料產(chan) 品價(jia) 格差異率均超過23%。深交所在首輪問詢中,也要求未來穿戴說明向迪迪奢采購凝膠類耗材的必要性、主要應用產(chan) 品以及采購價(jia) 格的合理性等。
未來穿戴表示,凝膠貼和凝膠啫喱作為(wei) 公司脈衝(chong) 類頸椎按摩儀(yi) 搭配使用的耗材類產(chan) 品,迪迪奢在開發相關(guan) 凝膠產(chan) 品和供應鏈管理中,投入了相應的人力物力,因此其根據物料成本、研發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和合理利潤等,與(yu) 公司協商確定了相應產(chan) 品價(jia) 格,其享有的毛利率在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為(wei) 了減少關(guan) 聯采購,自2021年9月起迪迪奢停止凝膠類耗材業(ye) 務,未來穿戴直接向第三方采購凝膠類耗材所需物料。
而對於(yu) 采購的凝膠“主要以產(chan) 品配件的形式向經銷商組合出售”是否實質構成代理銷售、報告期內(nei) 相關(guan) 經銷商客戶(迪迪奢向其銷售凝膠類耗材)是否存在為(wei) 公司承擔耗材成本等其他利益輸送的行為(wei) 等問題,未來穿戴在問詢回複報告中均予以否認。
未來穿戴稱,未實質構成代理銷售的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對外銷售的是SKG品牌產(chan) 品,非迪迪奢品牌產(chan) 品;二是采購迪迪奢的凝膠耗材不以轉售盈利為(wei) 目的;三是向迪迪奢采購凝膠類耗材係買(mai) 斷式交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