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影方式打開戲劇之門 徐浩峰話劇《搭手飛人》在京首演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話劇《搭手飛人》日前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首演。該劇借助電影蒙太奇手法,以當下和1916年兩(liang) 個(ge) 時空切換敘事,為(wei) 觀眾(zhong) 娓娓道來一段天津武林往事。
該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徐浩峰、徐駿峰編劇,徐浩峰、呂波導演,公磊與(yu) 國家話劇院一眾(zhong) 中青年實力派演員翟冠華、鄒一正、夏力薪、胡曉龍等參演。
話劇《搭手飛人》根據徐浩峰發表在《收獲》雜誌上的小說《白俄大力士》改編,與(yu) 他的《師父》《門前寶地》等電影一樣,依舊錨定在民國時期天津武行的麵子與(yu) 裏子、規矩與(yu) 破局:當代一部武打片的首映日,一位電影廠老職工的子弟,向職工宿舍的保安,道出這部武打片的故事素材來源,繼而追溯到1916年天津武術界的一樁比武事件……故事情節由分別身處武行的馮(feng) 夢臨(lin) 與(yu) 紙紮行的生萬(wan) 物間的愛情線索推進,由此津門武術文化的傳(chuan) 說與(yu) 典故、人情與(yu) 品格,武術界的推手與(yu) 大杆子技法,以及傳(chuan) 統紙紮工藝,在舞台上都有著濃墨重彩的呈現。
徐浩峰母親(qin) 家族中的一些人,是舊時代天津社會(hui) 結構中的主幹人物;他姥爺的弟弟李仲軒,是天津武行中的形意拳大師。由於(yu) 家庭原因,他少年習(xi) 武,從(cong) 小聽到各種各樣的武林傳(chuan) 聞,成年後做了許多關(guan) 於(yu) 武術的口述史文章,打撈武林軼事的同時,有機會(hui) 掌握家族口傳(chuan) 之外的一些社會(hui) 資料,慢慢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創作題材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他導演、編劇的《師父》《倭寇的蹤跡》《刀背藏身》,編劇的《一代宗師》等反映武行的電影,大多以百年前中國人的生活邏輯為(wei) 主題,獲得過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等諸多獎項。他對天津武行尤其鍾愛。話劇《搭手飛人》與(yu) 他的《師父》等電影一樣,講述民國時期天津武行的麵子與(yu) 裏子、規矩與(yu) 破局。
從(cong) 《一代宗師》中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zhong) 生”,到《搭手飛人》中的“愛天地,愛萬(wan) 物,也能愛上人”,徐浩峰用一種中國特有的綿長而細膩的情感表達方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人獨有的人情世故,人物之間的情感表麵上克製而內(nei) 斂,實則豐(feng) 富而澎湃。
《搭手飛人》在國家話劇院劇場的演出將持續到8月20日,隨後作為(wei)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的特邀劇目之一,於(yu) 8月25日、26日在濟寧大劇院與(yu) 山東(dong) 觀眾(zhong) 見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