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一路疾馳”——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二

發布時間:2023-08-21 11:24: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 題: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一路疾馳”——中國高質量發展亮點透視之二

  新華社記者高亢、張辛欣、吳慧珺

  2020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累計達到500萬(wan) 輛,2022年2月突破1000萬(wan) 輛,而邁上2000萬(wan) 輛新台階,僅(jin) 用了1年零5個(ge) 月。

  中國汽車工業(ye)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連續8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規模第一。新能源汽車為(wei) 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賽道”。中國新能源汽車何以領跑全球?快速發展的“訣竅”是什麽(me) ?

  產(chan) 業(ye) 按下“加速鍵”

  比亞(ya) 迪集團8月9日宣布,其生產(chan) 的第5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wei) 全球首家達成這一裏程碑的車企。

  從(cong) 0到100萬(wan) 輛,用了13年;從(cong) 100萬(wan) 輛到300萬(wan) 輛,用了1年半;從(cong) 300萬(wan) 輛到500萬(wan) 輛,僅(jin) 用9個(ge) 月。

  臥薪嚐膽,厚積薄發。比亞(ya) 迪的發展充滿韌性和後勁,成為(wei)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達378.8萬(wan) 輛和374.7萬(wan) 輛,同比增長42.4%和44.1%。

  產(chan) 銷旺盛的同時,出口攀升意味著中國品牌國際認可度的提升。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214萬(wan) 輛,同比增長7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wan) 輛,同比增長160%;中國汽車出口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車在展會(hui) 上的表現同樣火爆。近期,第20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hui) 上,廣汽埃安展區,不少參觀者谘詢購車。銷售員趙海權興(xing) 奮地說:“一天就訂出50多台車。”

  今年以來,各大汽車展會(hui) 上,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展台上,各大跨國車企“組團”來參觀交流的頻次顯著增多。

  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戰略與(yu) 政策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政策研究部部長朱一方表示,近年來,政策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按下“加速鍵”,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規模、品質優(you) 勢逐步顯現。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突破2000萬(wan) 輛,標誌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chan) 業(ye) 化、市場化的基礎上,正在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透視高質量發展“密碼”

  2008年,中國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起步至今十餘(yu)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道路。

  崛起靠的是什麽(me) ?

  ——政策大力支持。“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政策引領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付炳鋒說。

  擁有奇瑞、蔚來、江淮等整車企業(ye) 的安徽省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起步較早的省份之一。多年來,當地相關(guan) 政策接續出台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87.8%。

  據統計,近年來,各部門先後推出70餘(yu) 項支持措施,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出台配套政策。從(cong) 實施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工程到組建動力電池等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一係列舉(ju) 措讓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更明確、步伐更堅定。

  ——市場優(you) 勢向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轉化。隨著中國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和應用,加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不斷釋放。

  近年來,從(cong) 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到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來自消費端的支持充分調動了產(chan) 業(ye) 轉型的積極性,市場快速拓展帶動產(chan) 業(ye) 鏈創新。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吳凱說,從(cong) 材料體(ti) 係到電池結構,高速增長的市場,推動了動力電池行業(ye) 走向前沿。

  ——堅持自主創新。創新驅動換道超車,經過多年培育,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較為(wei) 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技術優(you) 勢。

  “再難不能省研發。”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認為(wei) ,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zheng) 力,奇瑞每年將銷售收入約7%用於(yu) 研發投入。

  近年來,中國車企積極布局純電、混動和氫燃料等多元技術路線,推動行業(ye) 加速變革。

  ——產(chan) 業(ye) 鏈持續完善。從(cong) 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車製造和銷售,中國打造出較為(wei) 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在長三角,產(chan) 業(ye) 集群協同發展,一家新能源整車廠可在4小時車程內(nei) 解決(jue) 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

  上海提供芯片、軟件;向西約200公裏的江蘇常州,提供動力電池;向南200多公裏的浙江寧波,提供車身一體(ti) 化壓鑄機。

  “過去競爭(zheng) 靠的是專(zhuan) 項技術。今天,更要靠‘鏈’。”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徐軍(jun) 說,依托集成創新鞏固和擴大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對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至關(guan) 重要。

  鞏固優(you) 勢 乘勢而上

  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改寫(xie)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並持續吸引全球頭部車企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日本豐(feng) 田與(yu) 廣汽聯合開發新能源車型;德國大眾(zhong) 在安徽建立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發總部。近日,大眾(zhong) 集團又以7億(yi) 美元收購小鵬汽車4.99%股份,將合作開發電動車產(chan) 品。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燃油車時代,跨國車企與(yu) 中國車企合作,往往是單向技術輸出,中國以市場換技術。而此次大眾(zhong) 和小鵬合作,獲得技術以擴大市場成為(wei) 大眾(zhong) 的主要目的。

  “從(cong) 單向輸出到雙向合作,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將給世界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注入更多力量。”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世界市場份額比例已高達63%,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越發明顯。

  “鞏固發展優(you) 勢,更需補齊短板。”朱一方表示,當前,相較跨國車企,本土品牌在品牌價(jia) 值、技術研發、全球產(chan) 業(ye) 布局等方麵還存在一定差距。

  付炳鋒表示,芯片、基礎軟件、關(guan) 鍵材料等產(chan) 業(ye) 鏈發展短板需要持續發力補足。產(chan) 業(ye) 轉型帶來的產(chan) 能過剩及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需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破題。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數字化智能化製造能力。”朱一方說,鞏固優(you) 勢,怎麽(me) 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提升品牌認知度,成為(wei) 下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輸出品牌生態,全價(jia) 值鏈競爭(zheng) 。”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認為(wei) ,車企不僅(jin) 要擁有技術和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更要在市場特別是海外市場上做好長期布局。

  當前,在全球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快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本土品牌迎來曆史機遇,也給全球汽車行業(ye)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