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部門:深入推進家政服務等民生消費領域信用建設

發布時間:2023-08-22 11:0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據商務部網站消息,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信用信息、信用產(chan) 品和信用服務在商務領域廣泛應用,信用交易規模和質量不斷上升,商務信用經濟發展壯大。商務信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商務信用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商務領域誠信文化進一步弘揚,人民群眾(zhong) 和經營主體(ti) 充分享受信用紅利,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和應用水平邁上新台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顯著增強。

  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金融監管總局 關(guan) 於(yu) 推動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商務信用體(ti) 係是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務工作的重要基礎。加強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有利於(yu) 促進供需銜接,提升流通效率,改善營商和消費環境,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 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相關(guan) 要求,推動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根本目的,進一步發揮信用在提升商務領域經濟活動效率和行政管理能力中的積極作用,全麵發展商務信用經濟,積極推進商務信用管理,夯實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基礎,推進商務信用體(ti) 係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緊密圍繞人民群眾(zhong) 和經營主體(ti) 的關(guan) 切和訴求,切實推動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成果轉化,著力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幸福感和經營主體(ti) 獲得感。

  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改革創新,運用新機製、新技術、新手段,發揮地方首創精神,激發經營主體(ti) 內(nei) 生動力和活力。

  堅持應用導向。紮實推進信用信息、信用產(chan) 品和信用服務在商務經濟活動等各方麵的深度應用,進一步提高商務領域資源配置效率。

  堅持係統觀念。加強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統籌推進內(nei) 貿外貿、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和對外援助執行、電子商務等領域信用建設,將信用建設貫穿於(yu) 商務工作各領域、全過程。

  (三)總體(ti) 目標。

  到2025年,信用信息、信用產(chan) 品和信用服務在商務領域廣泛應用,信用交易規模和質量不斷上升,商務信用經濟發展壯大。商務信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商務信用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商務領域誠信文化進一步弘揚,人民群眾(zhong) 和經營主體(ti) 充分享受信用紅利,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和應用水平邁上新台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顯著增強。

  二、發展高水平商務信用經濟

  (四)積極發展信用銷售。

  研究完善信用銷售保障機製,鼓勵企業(ye) 積極使用信用報告、信用保險、保理、擔保等信用工具。支持國內(nei) 貿易信用保險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風險補償(chang) 機製;梳理企業(ye) 信息,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精準服務。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優(you) 化承保和理賠條件。

  (五)促進信用消費發展。

  推動金融機構與(yu) 商貿流通企業(ye) 開展合作,合理增加對消費者購買(mai) 汽車、家電、家居等產(chan) 品的消費信貸支持,持續優(you) 化利率和費用水平。鼓勵商貿流通企業(ye)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打造麵向消費者的信用應用場景,向消費者提供先用後付、減免押金等靈活交易安排。

  (六)支持發展信用融資。

  鼓勵金融機構以銷售數據、應收賬款、信用保險保單等為(wei) 基礎,開發適合中小微商貿流通企業(ye) 的專(zhuan) 項信貸產(chan) 品,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運用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以多種方式為(wei) 外貿企業(ye) 融資提供增信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進出口信貸投放。

  (七)規範發展信用評價(jia) 。

  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jia) 為(wei) 基礎,探索製定商務領域信用評價(jia) 指引或標準,完善信用評價(jia) 基本原則、主要內(nei) 容和披露規範,引導相關(guan) 機構建立科學、公平、透明的信用評價(jia) 規則。引導商圈、步行街、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商戶信用管理,建立多維度、全過程的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消費者以信用評價(jia) 作為(wei) 消費決(jue) 策依據創造條件。

  (八)提升企業(ye) 信用建設水平。

  鼓勵企業(ye) 建立健全內(nei) 部信用管理體(ti) 係,通過建立健全客戶信用記錄、加強信用評估和應收賬款管理等方式,充分發揮信用在開展交易決(jue) 策、製定交易條件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運用公共信用信息,科學應用各種信用產(chan) 品和信用服務,采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提升風險管控能力,管理和維護企業(ye) 自身信用。

  三、推進高效能商務信用管理

  (九)提高行政管理信用應用水平。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內(nei) 貿外貿、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和對外援助執行、電子商務等領域建立健全經營主體(ti) 信用記錄、推行信用承諾、完善獎懲機製。在行政審批、市場準入等事項中,充分發揮公共信用歸集機構和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作用。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綜合研判信用狀況的基礎上,開展分級分類管理,持續優(you) 化管理資源配置。

  (十)推進重點領域信用建設。

  深入推進家政服務等民生消費領域信用建設。鼓勵外貿企業(ye) 深耕國際市場,以誠信經營贏得行業(ye) 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全麵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完善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和對外援助執行等對外經貿合作領域信用獎懲機製。

  (十一)積極推動行業(ye) 自律。

  鼓勵商務領域行業(ye) 商協會(hui) 規範開展誠信經營承諾、信用公示、信用培訓、誠信宣傳(chuan) 等工作,對誠信企業(ye) 采取重點推介、減免會(hui) 費等行業(ye) 性激勵。鼓勵行業(ye) 商協會(hui) 依法建立行業(ye) 企業(ye) 和從(cong) 業(ye) 人員的信用記錄和披露製度。

  (十二)優(you) 化商務公共信用服務。

  推廣應用全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支持經營主體(ti) 參與(yu) 信用共建,維護信用記錄,享受信用增值服務。加快推廣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台和“家政信用查”應用程序,引導家政企業(ye) 和服務員建立信用記錄,鼓勵消費者積極使用信用查詢服務。完善外商投資信息報告係統公示平台,提升公眾(zhong) 查詢便利度。

  四、夯實高標準信用建設基礎

  (十三)健全信用信息管理製度。

  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法律法規製修訂。規範商務領域公共信用信息認定,依法依規將商務領域公共信用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保護信用信息安全、商業(ye) 秘密和個(ge) 人隱私。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工作,嚴(yan) 格按照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和補充清單實施懲戒。鼓勵推行誠信經營承諾製,探索將承諾守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積極推進基礎類、管理類、應用類等商務領域信用標準建設。重點圍繞商務信用經濟等方麵製定全國標準,圍繞誠信經營承諾、信用記錄、消費信用評價(jia) 等內(nei) 容製定行業(ye) 標準,加快地方標準製修訂工作,全麵加強標準宣貫。

  (十四)打造商務信用信息樞紐平台。

  以商務部業(ye) 務係統統一平台商務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應用為(wei) 基礎,建立覆蓋內(nei) 貿外貿、外商投資、對外投資合作和對外援助執行等商務領域各類經營主體(ti) 多維度的信用記錄,實現與(yu)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交換共享,在“信用中國”網站開展商務領域信用信息公示,強化與(yu) 金融、稅務、市場監管、海關(guan) 、外匯等部門協調互動。支持行業(ye) 商協會(hui) 與(yu) 供應鏈核心企業(ye) 、信用服務機構進行信用信息交換共享。

  (十五)弘揚商務領域誠信文化。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根本,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文化,強化經營主體(ti) 的誠信意識,塑造商務領域誠信文化。以“誠信興(xing) 商宣傳(chuan) 月”為(wei) 主平台,講好誠信故事。充分發揮誠信典型的榜樣力量,大力發掘、宣傳(chuan) 誠信典型,激勵各類經營主體(ti) 更好講誠實、守信用。

  五、保障措施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推動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yi) ,全麵加強黨(dang) 對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製,強化工作部署,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促落實,深入推進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

  (十七)強化工作保障。

  各地商務、發展改革部門和金融監管總局派出機構要加強溝通協調,努力將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重點工作,推動出台金融配套政策。加強對商務領域從(cong) 業(ye) 人員的指導培訓,開展相關(guan) 行業(ye) 組織能力建設。

  (十八)開展試點探索。

  鼓勵各地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在商務信用經濟、商務信用管理等方麵開展試點,以試點引領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及時總結可複製推廣經驗,樹立一批高質量推進商務信用體(ti) 係建設的典型。

  (十九)營造良好氛圍。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不斷總結經驗做法,宣傳(chuan) 商務信用體(ti) 係高質量發展新成效。廣泛開展交流研討,凝聚社會(hui) 共識,營造良好氛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