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國“智能導鑽”實鑽應用取得重要進展

發布時間:2023-08-23 16:2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zhuan) 項“智能導鑽技術裝備體(ti) 係與(yu) 相關(guan) 理論研究”在位於(yu) 塔裏木盆地西部的某生產(chan) 井實鑽應用中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實現白堊係舒善河組下2段儲(chu) 層的首次油氣突破,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yi) 。

  據了解,這一新技術為(wei) 自主研發的隨鑽方位電磁波電阻率成像測井儀(yi) 和三維靶點精準導航技術,可以精準刻畫地下油氣層結構,引導鑽頭準確打入最佳開采點位,獲得了高產(chan) 工業(ye) 油氣流。

  今年8月上旬生產(chan) 測試顯示,該生產(chan) 井日產(chan) 石油13.5噸、天然氣4.2萬(wan) 立方米,油氣產(chan) 量約是鄰井的5倍,落實地質儲(chu) 量天然氣5.1億(yi) 立方米、凝析油16萬(wan) 噸,實現了白堊係舒善河組下2段儲(chu) 層的首次油氣突破,驗證了“智能導鑽”理論技術體(ti) 係的可靠性,對我國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鑽探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yi) 。

  塔裏木盆地白堊係油氣藏屬於(yu) 埋深超過4000米的“千層餅”結構,準確定位儲(chu) 層空間發育位置難度大,常規定向鑽井技術對該類油氣藏總體(ti) 動用程度低。智能導鑽專(zhuan) 項科研團隊同西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通過6年多的持續攻關(guan) ,基於(yu) “多尺度地質規律-多源地球物理探測-高精度油藏建模-精準定向鑽井”多學科融合,利用智能算法建立了河道砂體(ti) 、測井信息、三維地震和地質模型的關(guan) 聯關(guan) 係,構建了油氣藏米級尺度的“構造-岩性-成分”三維地質模型,預設多個(ge) 鑽前靶點,設計出水平井軌跡。多支自研儀(yi) 器曆經上百次井場試驗已完成技術定型,為(wei) 我國深層、超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