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海訓場上的青春答卷
近日,陸軍(jun) 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組織大三學員奔赴東(dong) 南沿海一線部隊,完成了為(wei) 期五周的實習(xi) 鍛煉。其間,這些軍(jun) 校學員登上海島參加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參與(yu) 實戰化軍(jun) 事訓練,與(yu) 基層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勞動、同娛樂(le) ,把青春答卷書(shu) 寫(xie) 在火熱的練兵一線。
“組織軍(jun) 校學員赴基層部隊實習(xi) 鍛煉,是貫徹落實院校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重要舉(ju) 措,也是著力解決(jue) 畢業(ye) 學員部隊任職‘水土不服’問題的重要途徑。”該校領導表示,通過實習(xi) ,讓廣大學員能夠了解基層部隊的訓練、生活、管理,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未來第一任職崗位需求,校正學習(xi) 訓練方向,補齊能力短板。
烈日炎炎的深山海島上,這些“一道杠”與(yu) 基層部隊官兵一起摸爬滾打、戰風鬥浪。“我們(men) 收獲了成長與(yu) 蛻變,距離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基層指揮員更近了。”學員們(men) 說。
鑄魂
來到駐訓點,實習(xi) 學員王凱濤第一眼就看到了路邊大石塊上鐫刻的“全時待戰、隨時能戰”八個(ge) 鮮紅而蒼勁的大字,基層部隊濃厚的練兵備戰氛圍瞬間讓學員充滿了力量。
走上練兵場,挑戰更是無處不在。“戰傷(shang) 救護”課目訓練不僅(jin) 要快速有效,還要準確分析研判戰場環境;“單兵戰術”既要注重技術動作標準,還得靈活處置各種特情……從(cong) 難從(cong) 嚴(yan) 、向戰發力的訓練導向讓王凱濤感受到了濃烈的“硝煙味”。
實戰化背景下的高強度訓練,讓王凱濤壓力不小。“為(wei) 什麽(me) 連隊的官兵訓練都這麽(me) 拚?”一次訓練間隙,王凱濤問中士班長朱坤輝。
朱坤輝在衣服上揩了揩雙手,小心翼翼地從(cong) 戰術背包裏取出一張照片。在這張珍藏的照片上,他手捧著“楊春增傳(chuan) 人”獎杯,臉上充滿喜悅之情。
“楊春增是我們(men) 旅的英模,他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期間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70年來,楊春增老排長在戰場上英勇作戰的故事,在連隊裏口口相傳(chuan) ,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官兵。”朱坤輝指著照片十分自豪地說,“我們(men) 旅從(cong) 革命戰爭(zheng) 年代走到今天,經曆過血與(yu) 火的考驗,能吃大苦、敢打硬仗,旅裏有‘鞏固模範連’‘楊春增排’‘二級反坦克英雄班’等英模單位,一個(ge) 個(ge) 榮譽稱號激勵著新一代年輕官兵弘揚光榮傳(chuan) 統,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再立新功……”
聽著班長聲情並茂的講述,看著他黝黑的皮膚、堅毅的眼神,王凱濤深受觸動,“正是這一個(ge) 又一個(ge) 榮譽構成了旅隊官兵的精神譜係與(yu) 價(jia) 值追求,正是這紅色的血脈鑄就了勝戰之魂,鍛造出鋼鐵般的隊伍”。
從(cong) 被推著向前趕,到主動往前衝(chong) ,王凱濤很快轉換角色,融入了英雄部隊的練兵氛圍。他和同隊好友、分到其他連隊實習(xi) 的學員胡天瑋相約:實習(xi) 結束後,一定要比比,看誰收獲更大。
在“洪澤湖上雄鷹連”俱樂(le) 部裏,一場思想政治教育贏得台下陣陣掌聲,作為(wei) 學院“先鋒”宣講團成員的實習(xi) 學員鮑奕安,正在為(wei) 戰士們(men) 宣講黨(dang) 的創新理論;在“軍(jun) 事訓練先鋒連”,一場建製連武裝5公裏考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實習(xi) 學員蔣磊與(yu) 戰友們(men) 相互鼓勁加油,一起呐喊著衝(chong) 過終點;在“郭興(xing) 福連”,實習(xi) 學員張禕天主動請纓,擔任連隊的隊列教學小教員,用自己在閱兵村的經曆幫助戰友提振士氣,進一步提升隊列訓練水平。
賡續紅色血脈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贏得新的榮譽。實習(xi) 期過半,王凱濤憑借優(you) 異的表現,名字被貼到了連隊的榮譽牆上。
擔當
實習(xi) 開始前,學員胡天瑋為(wei) 自己準備了一本“實習(xi) 日記”,在日記本的扉頁,他寫(xie) 下了這樣一段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與(yu) 王凱濤交流近況後,胡天瑋暗下決(jue) 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要更加積極主動,肩負起一名“排長”該有的責任與(yu) 擔當。很快,連隊安排胡天瑋在營區留守,負責2023年春季新兵的“刺殺操”課目教學任務。
統一組織教學過程中,胡天瑋發現新兵學習(xi) 能力有強有弱,有些戰士領悟力強,動作很快就練得非常標準,可有些戰士學得要慢一些。胡天瑋決(jue) 定采取分級分類、結對幫扶的訓練方法,讓技術動作相對較好的戰士進行一對一幫扶。後來,他還根據戰士們(men) 的學習(xi) 情況,又組織了小評比、小競賽、小獎勵等一係列趣味訓練方法。
大部隊海訓返營後,胡天瑋帶領新兵向大家展示刺殺操的訓練成果。場上,戰士們(men) 一招一式虎虎生風,殺聲陣陣。場外,叫好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這無疑是對胡天瑋最大的認可。
從(cong) 書(shu) 香四溢的大學校園來到一線火熱的練兵場,實習(xi) 學員們(men) 都想盡快融入部隊練兵備戰。他們(men) 積極地參與(yu) 連隊的各項工作,希望在不同的任務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打贏能力。
初到實習(xi) 連隊,學員張亞(ya) 燃在晚點名後滿懷期待地找到連長,詢問第二天的訓練計劃。“明天的安排是瀕海遊泳訓練,學員擔負岸巡與(yu) 警戒任務,希望你們(men) 多觀察、多思考。”由於(yu) 實習(xi) 學員沒有海訓經驗,早在他們(men) 來到連隊之前,連隊就商量決(jue) 定不安排學員下海遊泳。聽到連長的回答後,張亞(ya) 燃有些失望。
次日,看著官兵們(men) 在大海中搏擊風浪,自己卻和同行的學員在岸邊巡邏,一向要強的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連長,我的蛙泳考核成績是優(you) 秀,我申請參加訓練!請你相信我!”當晚,張亞(ya) 燃再一次找到連長,語氣堅決(jue) 地申請參加遊泳訓練。看著張亞(ya) 燃熱切期待的目光,連長同意了他的請求。
這次實習(xi) ,像胡天瑋、張亞(ya) 燃這樣的學員還有很多,理論授課、思想教育、組訓施教、裝備講解,幾乎每個(ge) 點位都能看到實習(xi) 學員的身影,他們(men) 主動擔當、積極作為(wei) ,全力投身連隊建設,得到了基層官兵的廣泛認可。
強能
從(cong) 軍(jun) 校校園來到練兵一線,軍(jun) 校學員究竟能不能當好一名合格戰鬥員?與(yu) 張亞(ya) 燃同在一個(ge) 連隊實習(xi) 的學員李成想給出了他的答案。
入海“第一戰”,李成想就“走了麥城”。麵對所在海域複雜的水文條件,他剛遊出不遠就感覺有些力不從(cong) 心。海麵翻騰的浪花和水下湧動的暗流裹挾著他,一個(ge) 浪花打來,李成想嗆了一口海水,喉嚨一陣刺痛。
最終,在兩(liang) 名戰士的幫助下,李成想走上了海灘。盯著微微泛黃的海水,他心裏有些後怕。看出了李成想的窘迫,連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大風大浪之中,要相信自己,穩住神、朝前用勁兒(er)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聽著連長語重心長的鼓勵,李成想點了點頭,下決(jue) 心一定要在遊泳訓練中取得好成績。此後,他虛心向連隊老班長請教,一趟又一趟刻苦訓練……遊泳考核的日子逼近,李成想沒有放過任何一個(ge) 提高自己的機會(hui) 。
在連隊進行考核編隊時,憑借快速提高的遊泳成績,李成想自告奮勇遊在排頭破浪。看到這一幕,連長向這位“勇士”豎起了大拇指,隊伍中也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這次實習(xi) 中,李成想的軍(jun) 事素質節節拔高,而實習(xi) 學員邱盛健的指揮管理能力則得到了更全麵的鍛煉。
一天,連隊組織沙灘戰術訓練,排長萬(wan) 啟航找到邱盛健,請他來組織全排訓練。之前隻是跟過幾次訓,邱盛健有些心虛。到了海邊,設置障礙、安排保障、組織教學……果不其然,一係列問題讓他手忙腳亂(luan) ,好在排長在一旁協助,最終才沒出洋相。
經曆了這次組訓,邱盛健意識到自己距離一名合格指揮員還有不小的差距,任職壓力陡增。隨後,他經常向連隊管理經驗豐(feng) 富的幹部骨幹取經,探討學習(xi) 帶兵方法;熄燈後,在學習(xi) 室裏反複翻看連隊的各類教案、方案,利用各種機會(hui) 補齊自己的任職“短板”。
“感覺‘邱排’組織訓練很有思路”“髒活累活他總是幹在最前麵,每次訓練也總是衝(chong) 在排頭”“‘排長’愛琢磨,給我提供了不少解決(jue) 問題的新方法。”實習(xi) 結束前,聊起邱盛健,排裏戰士們(men) 讚不絕口。
前幾天,實習(xi) 結束後的總結交流會(hui) 上,學員們(men) 拿出各自的實習(xi) 日記和鑒定表,圍坐在一起,分享著自己的實習(xi) 故事,暢談自己的成長與(yu) 收獲。
他們(men) 說,實習(xi) 的時光很難忘,在海訓場上,他們(men) 經曆了摔打和磨煉,“還有一年,我們(men) 將正式從(cong) 院校奔赴基層部隊。我們(men) 將始終保持衝(chong) 鋒的姿態,努力在戰位上書(shu) 寫(xie) 00後軍(jun) 人的強軍(jun) 答卷。”
肖力銘 郭明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