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共同發力 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有哪些新利好?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多部門共同發力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和工業(ye) 品“下行”有哪些新利好?
新華社記者於(yu) 文靜、鬱瓊源、潘潔
中央財辦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農(nong) 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nong) 村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支撐等作出全麵部署。
指導意見提出,圍繞工業(ye) 品下鄉(xiang) “最後一公裏”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最先一公裏”兩(liang) 個(ge) 突出問題,加快補齊農(nong) 村流通設施短板,強化節點、打通堵點、補上斷點。
暢通兩(liang) 個(ge) “一公裏”,既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舌尖上的幸福”,也關(guan) 係農(nong) 民增收、寄遞和購物是否方便。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出台了一係列政策舉(ju) 措,處處可見變化:
——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最先一公裏”,冷鏈設施建設加快,線上線下流通更暢。
“今年7月份雨水特別多,正是水蜜桃成熟的時候,能否及時采摘配送直接關(guan) 係收入,我當時挺擔心。結果快遞配送比去年更快,無錫農(nong) 貿市場還開辟了場地銷售地產(chan) 水果。往年坐著公交車到陽山買(mai) 桃的老年人,今年在家門口就能買(mai) 到實惠桃。”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建勤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孫建勤說。
“今年我還有個(ge) 新發現。政府支持建冷庫,我試著用了,桃子集中上市容易滯銷,但在冷庫放幾天,然後拿出來錯峰銷售就能很好地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孫建勤說。
此次印發的指導意見,對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強化農(nong) 村流通數字賦能等進行了全麵部署。
2020年至2022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80億(yi) 元,支持約3.6萬(wan) 個(ge) 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建設7.5萬(wan) 個(ge) 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今年上半年持續部署推進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美團買(mai) 菜啟動“本地尖貨”計劃,強化流量扶持、批量采購、源頭直采,目前有北京龐各莊西瓜、上海南匯水蜜桃、廣州增城荔枝等300餘(yu) 種“本地尖貨”在線銷售,助農(nong) 增收。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市場與(yu) 信息化司副司長宋丹陽表示,今後將繼續推動商貿、電商、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等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環節延伸,加強產(chan) 地集配中心等流通基礎設施及加工、倉(cang) 儲(chu) 、包裝、冷鏈等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建設。持續推進“互聯網+”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工程,在110個(ge) 縣開展工程建設試點。
——工業(ye) 品下鄉(xiang) “最後一公裏”,物流配送逐步完善,縣域商業(ye) 加快發展。
“現在鎮上市場和超市挺多,買(mai) 東(dong) 西方便多了。我經常網購,隻是快遞寄到鎮上的站點,得自己騎電動車十幾分鍾去取,有住得遠的朋友得騎幾公裏或十幾公裏。”廣東(dong) 省湛江市遂溪縣城月鎮居民唐媚說。當她在閨蜜微信群提起收快遞,大家紛紛回應,期待每村都能有一個(ge) 取貨點。
此次印發的指導意見,對加快補齊縣鄉(xiang) 村物流設施短板、合理優(you) 化商貿流通設施布局等進行了詳細部署。
近年來,我國農(nong) 村物流配送不斷提速。2022年各地建設各類縣級物流和寄遞配送中心1500個(ge) ,鄉(xiang) 鎮快遞和郵件處理站點7600個(ge) ,95%的行政村實現快遞直達。
“與(yu) 農(nong) 村群眾(zhong) 對高品質寄遞服務的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深化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建設,仍然是郵政業(ye) 當前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之一。”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說。
他表示,下一步要搭建全麵貫通的縣、鄉(xiang) 、村三級寄遞服務網絡。在村一級,主要是推動郵政快遞服務站點廣泛覆蓋,重點實施“一村一站”工程,加強縣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既鼓勵有條件的快遞企業(ye) 自建到村的服務網絡,也支持因地製宜發展寄遞末端共同配送。
“我們(men) 要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爭(zheng) 取用3年時間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物流配送中心、村村通快遞。”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剛說。
讓農(nong) 村居民方便就近購買(mai) 質量過關(guan) 、價(jia) 格實惠的工業(ye) 產(chan) 品,是農(nong) 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
近年來,我國加強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2022年全國建設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983個(ge) ,鄉(xiang) 鎮商貿中心、集貿市場3941個(ge) 。
“我國縣域商業(ye) 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商品種類還不夠豐(feng) 富、物流配送成本偏高等,需要集中力量,推動解決(jue) 。”李剛說。
近日,多部門聯合印發了《縣域商業(ye) 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持續推動供應鏈、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務下沉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
相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共同發力。供銷合作社全係統農(nong) 資、農(nong) 產(chan) 品、日用消費品等銷售實現較快增長,縣及縣以下占比超過八成,下一步將深入實施“綠色農(nong) 資”升級行動,大力發展日用品連鎖經營。拚多多與(yu) 郵政集團加深合作,加強農(nong) 村電商和農(nong) 村寄遞物流融合發展,大部分品類從(cong) 支持72小時發貨升級至支持48小時內(nei) 發貨,並在售後服務上對老人及偏遠地區消費者進行傾(qing) 斜。
李剛表示,2023年至2025年,有關(guan) 部門繼續安排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各地完善縣域商業(ye) 網絡和物流配送體(ti) 係,整合各部門優(you) 勢資源,促進村郵站、電商服務站點、農(nong) 村便利店等網點設施共建共享。改造升級一批鄉(xiang) 鎮商貿中心、集貿市場、鄉(xiang) 鎮大集和農(nong) 村新型便利店,努力讓農(nong) 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買(mai) 到與(yu) 城市同樣質量的商品、享受同樣標準的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