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署台風“蘇拉”和“海葵”防禦工作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今年第9號台風“蘇拉”可能於(yu) 9月1日夜間到2日上午在廣東(dong) 東(dong) 部一帶沿海登陸(台風級或強台風級),第11號台風“海葵”預計9月1日夜間開始影響我國東(dong) 部海域。受雙台風效應、副熱帶高壓、西風槽等多種因素影響,預計8月31日—9月3日,華東(dong) 、華南及黃淮沿海將出現強風雨天氣,可能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造成不利影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8月29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深刻認識抓好今年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始終繃緊防汛救災這根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慎終如始做好防台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
切實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雙台風相互影響,台風移動路徑複雜,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加密與(yu) 氣象、應急、水利、海洋等部門的溝通會(hui) 商,緊盯台風移動路徑、強度和天氣、海浪變化,提早預測預判強降雨天氣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影響,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宣傳(chuan) 台風防範措施,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預警信息第一時間通知到相關(guan) 海域的漁船和人員,及時動員相關(guan) 海域作業(ye) 漁船和養(yang) 殖人員回港或就近避風、避浪,落實編組生產(chan) 製度,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加強應急值守,強化災情調度,及時收集、核實和反映災情,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落實落細防災關(guan) 鍵措施。及時清理疏通田間溝渠和畜禽場排水係統,加強水泵等抽排設備以及柴油電力調度準備,防止發生大麵積內(nei) 澇。抓緊加固果樹和大棚、畜禽圈舍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設施,防止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造成倒伏或受損。指導農(nong) 墾企業(ye) 、學校、醫院等單位做好相關(guan) 防範工作。提早加固維護漁港設施和堤壩,做好養(yang) 殖設施防護等各項工作。
精準指導災後生產(chan) 恢複。及時組織專(zhuan) 家核查評估災害影響,組織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生產(chan) 一線,製定技術指導意見,因時因地因災落實災後恢複生產(chan) 技術措施。一旦出現積水,要加大機具和人力投入搶排,修複水毀農(nong) 田。對受淹的水稻,要及時查苗洗苗扶苗,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恢複生長。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要抓緊落實“一噴多促”等措施,促進正常生長發育,確保安全成熟。對因災絕收地塊,要結合農(nong) 時季節和地區特點,因地製宜改種補種。搞好種子、種苗、種畜及化肥、農(nong) 藥、疫苗等生產(chan) 資料調劑調運,做好農(nong) 機裝備和作業(ye) 隊伍保障,及時修複災毀設施,滿足災後生產(chan) 恢複需要。
及時開展動植物疫病防控。洪澇災害發生後,指導養(yang) 殖戶對受淹的畜禽圈舍、畜禽用具和養(yang) 殖水體(ti) 等進行全麵消毒,及時對死亡畜禽和水產(chan) 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疫情監測,及時調撥動物防疫應急物資,根據實際開展緊急強化免疫,確保大災後無大疫。台風利於(yu) 水稻“兩(liang) 遷”害蟲、玉米南方鏽病等重大病蟲害擴散流行。要強化監測調查,及時發布病蟲信息,全麵落實“發現一點、防治一片”防控措施,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堅決(jue) 遏製病蟲害擴散蔓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