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實體專輯花樣百出搭售周邊 明星出專輯賣實力還是賣情懷

發布時間:2023-08-31 09:4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實體(ti) 專(zhuan) 輯花樣百出搭售周邊 明星出專(zhuan) 輯 賣實力還是賣情懷?

  今年8月,羅大佑發布概念專(zhuan) 輯《愛·河·人·間》,同時公開本次專(zhuan) 輯的實體(ti) 配置——除常見的歌冊(ce) 、實體(ti) 卡帶,還有定製版卡帶播放機。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類似專(zhuan) 輯+周邊的搭售方式,可謂屢見不鮮,且周邊的售價(jia) 遠遠超過專(zhuan) 輯本身。明星發專(zhuan) 輯,究竟是賣實力還是賣情懷?

  實體(ti) 專(zhuan) 輯配置花樣百出 麵向粉絲(si) 還是麵向普通聽眾(zhong) ?

  此次羅大佑的全新概念專(zhuan) 輯《愛·河·人·間》,限量首批“珍藏精裝版書(shu) 盒”包含羅大佑近萬(wan) 字概念專(zhuan) 輯撰文歌冊(ce) 、實體(ti) 卡帶,以及定製版卡帶播放機。這一套概念專(zhuan) 輯定價(jia) 2688新台幣,加運費以及關(guan) 稅到手,折合人民幣800元。

  近年來,很多歌手、藝人發表的實體(ti) 專(zhuan) 輯外觀與(yu) 配置可謂花樣百出,價(jia) 格不菲。

  劉雨昕首張個(ge) 人實體(ti) 專(zhuan) 輯《XANADU》分為(wei) 普通專(zhuan) 輯和黑膠專(zhuan) 輯兩(liang) 版:普通專(zhuan) 輯售價(jia) 為(wei) 233元,黑膠唱片售價(jia) 是899元,實體(ti) 專(zhuan) 輯和黑膠唱片的定價(jia) 都遠超常規定價(jia) 。專(zhuan) 輯的配置包含了仿銀器外殼、“昕”Logo CD、刺繡包包、歌詞海報、刺繡DIY體(ti) 驗包以及寫(xie) 真冊(ce) 。

  類似的例子,還有汪蘇瀧官宣的實體(ti) 專(zhuan) 輯被設計成娃娃機的造型;鞠婧禕《IX》附贈寫(xie) 真歌詞本、海報、小卡片、成長年曆和徽章;易烊千璽實體(ti) 專(zhuan) 輯《劉豔芬》以“重量三公斤、136p寫(xie) 真集、實木板等建築材料製作”為(wei) 賣點。

  這樣的實體(ti) 專(zhuan) 輯在藝人的粉絲(si) 群體(ti) 中都獲得高銷量的結果與(yu) “良心好評”,比如劉雨昕的粉絲(si) 評價(jia) ,“233這個(ge) 數字承載的有多少,背後付出的心血更是不必多說”;“我就想知道劉雨昕你這實體(ti) 專(zhuan) 輯造價(jia) 這麽(me) 貴能回本嗎?”但普通網友和聽眾(zhong) 卻是另一種態度:有網友就表示,隻想聽個(ge) 歌,卻要把那麽(me) 多不需要的東(dong) 西都得買(mai) 回來,實在是不劃算。

  實體(ti) 唱片音樂(le) 屬性被忽略 消費音樂(le) 還是消費明星?

  唱片公司資深企劃胡鈺表示,唱片市場不景氣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實體(ti) 專(zhuan) 輯在售賣時,往往會(hui) 捆綁銷售附屬商品,這種情況也很常見。“很多實體(ti) 唱片,其音樂(le) 屬性早就被忽略了。”

  現實中的例子在印證著這點:有追星多年的網友抱怨,“一次買(mai) 幾百張專(zhuan) 輯,就為(wei) 了一張小卡和專(zhuan) 輯限定的寫(xie) 真集。專(zhuan) 輯裏的歌早在線上聽過了,拆完專(zhuan) 輯之後,多餘(yu) 的CD要麽(me) 1折賣出去回本,要麽(me) 直接送朋友。”

  原本小卡是免費贈送的贈品,但經炒作,在二級市場中,有些實體(ti) 專(zhuan) 輯附送的小卡一度賣出上萬(wan) 元的天價(jia) ,部分小卡甚至有市無價(jia) 。有媒體(ti) 調查發現,小卡之外的其他部分,二級市場售價(jia) 低於(yu) 1折。L偶像130元的專(zhuan) 輯,拆走小卡後售價(jia) 僅(jin) 5元;B偶像組合139元專(zhuan) 輯,無小卡版30元包郵。

  這不禁令人發問:當下音樂(le) 產(chan) 業(ye) 的主消費到底是在消費音樂(le) 還是消費明星?

  宇悅公司音樂(le) 總監櫻桃認為(wei) ,這正挖到了市場的痛點,這兩(liang) 種消費如果平分秋色,那麽(me) 將會(hui) 讓音樂(le) 市場經濟豐(feng) 富多彩。“如果失去平衡,那我認為(wei) 還是需要一些質樸的形態回歸,音樂(le) 生產(chan) 力也是有類型區別的,至少專(zhuan) 業(ye) 和非專(zhuan) 業(ye) 這兩(liang) 個(ge) 概念大眾(zhong) 還是有的。兩(liang) 種生產(chan) 者自然做法是不同的,因為(wei) 專(zhuan) 注度不一樣。”

  羅大佑的《愛·河·人·間》,采取磁帶加磁帶機的方式,除了捆綁銷售歌冊(ce) 、定製版卡帶播放機,整張專(zhuan) 輯包括七首歌,但除了《愛河人間》之外,大部分都是三四年前已經上線過的單曲。歌迷們(men) 認為(wei) ,從(cong) 市場價(jia) 來講不算便宜,對歌迷並不夠友好,而且曲目上也有些遺憾。有歌迷表示,800元也不是買(mai) 不起,可真要買(mai) 了又感到很別扭,“一本書(shu) 一盤磁帶再加上淘寶上售價(jia) 幾十元的隨身聽著實讓人覺得不厚道。”但也有不少歌迷表示還是會(hui) 因為(wei) 支持羅大佑而購買(mai) 。“這是羅大佑這三年藝術的結晶,是可以聆聽、把玩、收藏幾十年的藏品。”

  在數字音樂(le) 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實體(ti) 專(zhuan) 輯銷售的“內(nei) 卷”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則很容易讓消費者與(yu) 歌迷不買(mai) 賬。因為(wei) 這種營銷方式並非麵向實體(ti) 收藏愛好者,而是針對粉絲(si) 的“飯圈文化”。

  音樂(le) 專(zhuan) 輯捆綁銷售 合理存在還是幼齡收割?

  劉雨昕實體(ti) 專(zhuan) 輯《XANADU》售價(jia) 233元,京東(dong) 預售銷量六萬(wan) 張。很多歌手實體(ti) 專(zhuan) 輯的所謂高銷量成績之下是粉絲(si) 們(men) 出於(yu) 愛好大力支持。盡管粉絲(si) 們(men) 聲稱“良心”“超值”,認為(wei) 自己喜歡的歌手甚至“不掙錢”,可現實情況是,專(zhuan) 輯的配置與(yu) 價(jia) 格讓普通網友與(yu) 消費者望而卻步。這是否說明實體(ti) 專(zhuan) 輯的“繁榮”景象呈現一種虛火?

  資深樂(le) 評人小飛認為(wei) ,麵向粉絲(si) 推出的附屬品捆綁專(zhuan) 輯而形成的高銷售量,既然存在,那麽(me) 一定有其合理性,但這絕不代表音樂(le) 產(chan) 業(ye) 要走向一種過度幼齡消費形態主導的時期。

  小飛表示,“我不是不讚同前麵說的音樂(le) 周邊打包銷售的形態,隻是希望業(ye) 態平衡感好一些。”小飛認為(wei) ,對於(yu) 大多數70、80後來說,音樂(le) 本身就是一種必需的精神食糧,所以旋律和歌詞的真誠,決(jue) 定了歌手的作品是否能被大眾(zhong) 記住。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歌手們(men) 憑借音樂(le) 實力響徹大江南北,這就是音樂(le) 消費的業(ye) 態。音樂(le) 人發專(zhuan) 輯門檻高,專(zhuan) 業(ye) 性和創造力都是需要時間和功力的深耕。而現在,依靠技術加持,各界明星跨界出專(zhuan) 輯等變成一種錦上添花,就是普通人、業(ye) 餘(yu) 愛好者也可以發布數字音樂(le) 。“所以周邊捆綁音樂(le) 載體(ti) 打包銷售,在我個(ge) 人來看就是一種付費GIFT,收的人高興(xing) 願意就好。”

  隻要在法律和法規允許的範圍之內(nei) ,實體(ti) 專(zhuan) 輯自然有花式銷售的權利。隻是,越來越多的實體(ti) 專(zhuan) 輯滿足聆聽需求的音樂(le) 價(jia) 值被削弱,填補情感需求的情緒價(jia) 值被放大,CD、卡帶、唱片等音樂(le) 載體(ti) 反而成了整份實體(ti) 專(zhuan) 輯中最廉價(jia) 的部分。這種狀況,無論如何,也難以讓喜愛音樂(le) 者高興(xing) 起來。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實習(xi) 生 王佳懿

  統籌/劉江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