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宣城團組織:如何為3萬名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3-08-31 09: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在安徽宣城高新區一間教室裏,來自合肥師範學院的4名大學生用PPT為(wei) 20多名小學生帶來傳(chuan) 統文化教學。根據課程安排,30天時間裏,他們(men) 將講述趣味手工、手語教學、傳(chuan) 統文化、中華美德、作業(ye) 輔導等主題課程。

  “我們(men) 一天上4節課,變著花樣來。這裏雖然離市區遠,但樓下就是免費開放的體(ti) 育館,附近也有綜合體(ti) 、商場,出行便利,滿足生活需求。”該校物理與(yu) 材料工程學院大二學生崔談介紹,雖然有個(ge) 別小朋友上課好動,但課上大家耐心引導,課下增加備課趣味性,確保授課效果。

  前期,團宣城市宣州區委、宣城高新區團工委聯合宣城高新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企業(ye) 群發布暑期小課堂通知,職工們(men) 踴躍報名。同時,團組織為(wei) 前來支教的4名“小老師”提供標準化宿舍,每天發放80元夥(huo) 食補貼。

  這是宣城市團組織為(wei) 社會(hui) 實踐大學生保駕護航的縮影。宣城是安徽省東(dong) 南部的地級市,毗鄰蘇浙,常住人口近250萬(wan) 人。截至8月20日,宣城市已開發社會(hui) 實踐崗位30825個(ge) ,對接社會(hui) 實踐團隊420支,實際到崗學生30600人,創下這座皖南城市接納暑期實踐大學生的曆年人數新高。

  如何發揮暑期社會(hui) 實踐工作價(jia) 值,為(wei) 宣城集聚“人氣”凝“才氣”,是市委組織部及團市委一直思考的課題。今年,團宣城市委自我加壓,製訂了比2022年多兩(liang) 萬(wan) 人、共3萬(wan) 人的來宣城實踐目標計劃,自1月起開始調度。

  3萬(wan) 人,確實有難度。2月9日,該市印發了2023年全市社會(hui) 實踐專(zhuan) 項工作方案,明確各縣區工作步調、任務、目標、時限,成立由組織部門負責同誌及團市委主要負責同誌為(wei) 組長的工作專(zhuan) 班、22個(ge) 部門負責人參與(yu) 的高標準市級工作領導小組,籌備工作快馬加鞭。

  2月底,各縣區團組織針對學生、高校、用人單位開展詳細調研,形成2023年宣城市大學生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高質量調研報告。報告涵蓋2022年社會(hui) 實踐學生分布、實踐滿意度及各高校及學子實踐訴求等情況,交通食宿、實踐內(nei) 容創新、特色崗位開發、實踐成果轉化等都是學生關(guan) 心的話題。

  著眼於(yu) 這些問題,團宣城市委製定《暑期社會(hui) 實踐人崗對接情況匯總表》,實時跟蹤記錄大學生上崗及服務保障情況;聯合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製定保障方案,為(wei) 實踐大學生統一購置人身意外保險,保障食宿,並按照每人每月500-1000元的標準補貼。宣城各級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工作,將此項工作作為(wei) 引才、育才、留才的重要抓手,縣市區成立工作專(zhuan) 班,鄉(xiang) 鎮明確專(zhuan) 人負責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工作。

  此外,暑期社會(hui) 實踐一定程度上關(guan) 係到來宣城實踐的學子今後會(hui) 不會(hui) 留下就業(ye) 。圍繞這一目標,團宣城市委開發實踐大課堂和體(ti) 驗式思政大課堂,前者立足宣城資源稟賦、人文曆史、產(chan) 業(ye) 基礎及地方需求,依托園區企業(ye) ,鄉(xiang) 村社區為(wei) 教學點向大學生開設;後者主要用好紅色資源上好特色課、研學課。該市還打造編排55條“五色青春”精品實踐路線,在小程序中上線“免費遊宣城”模塊,學生們(men) 可免費遊覽30個(ge) A級景區。

  近年來,宣城市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紮實推進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基地建設,致力將宣城打造成為(wei) 一所沒有圍牆的開放型“社會(hui) 大學”。團宣城市委連續兩(liang) 年開展“高校行”活動,將工作現場搬到省內(nei) 外173所高校,目前已有36所高校在宣城設立社會(hui) 實踐基地。“最後一公裏,比的是精細化服務保障。”團宣城市委負責人說,著眼於(yu) 大學生最關(guan) 心的問題,各級團組織依托本地特色,做好崗位匹配、交通食宿保障、津貼補助支持等工作,讓青年心無旁騖地開展實踐。

  (汪雁翎、潘靜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