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崗位上的堅守
盛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裝備維修廠區,空降兵某連7名製配班的戰士像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靜臥的車床、擺放整齊的操作台、分門別類的各種金屬,構成了製配班獨特的風景。
班長朱星簡單分工後,大家便進入各自工位忙碌起來,有的焊接訓練器材,有的打磨零部件,還有的噴塗油漆……朱星說,這是製配班再普通不過的一天,雖然不能像其他戰友那樣馳騁訓練場,但同樣能夠在平凡崗位上演繹非凡的故事。
在熱愛中默默堅守
製配班由焊工、車工、鉗工等專(zhuan) 業(ye) 組成,主要負責對武器裝備進行維修改造,同時也負責對營區營產(chan) 營具設施進行修補翻新,無論裝備器材上的各類零部件修複,還是營產(chan) 營具的縫縫補補,都是這個(ge) 班的業(ye) 務範圍。
“一個(ge) 班僅(jin) 7人,專(zhuan) 業(ye) 卻多達4個(ge) ,每次問他們(men) 哪個(ge) 專(zhuan) 業(ye) 最難時,大家總會(hui) 說難的不是專(zhuan) 業(ye) ,而是堅持!”指導員趙營忠說,雖說製配班幹的都是很普通的事,可一年到頭天天重複,很多戰士分到製配班沒多久就打起了退堂鼓。
10年前,19歲的朱星分到製配班,第一次走進製配車間,映入眼簾的隻有幾台隆隆作響的大型機械和兩(liang) 個(ge) 堆滿各類工具的操作台。在朱星看來,自己來到部隊是想成為(wei) 一名百發百中的特戰狙擊手,即便是修理工也要維修戰車和火炮之類的大型裝備,這種雜活根本就不適合自己幹。
“小朱,不要看不起製配班,崗位是小,但同樣很重要。”盡管老班長費盡口舌地開導,朱星仍然難以接受。朱星原本到部隊想好好提高一下自己,沒想到被分到修理連,心涼了半截。一想到自己又是在配製班,整天就是焊接、配螺絲(si) 的,入伍時那股幹勁一下子就沒了。
一次演練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開進途中一輛運輸車突然“趴窩”,老班長迅速下車檢查故障,鎖定故障位置,由於(yu) 缺乏零部件更換,老班長就地展開配件製作,短短10分鍾就讓“趴窩”戰車起死回生。看著班長嫻熟的操作,朱星投來了羨慕的眼光,“沒想到我們(men) 製配班的作用這麽(me) 重要。”
這件事讓朱星認識到了自己思想上的誤區。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他不停地向老班長請教,很快就掌握了車鉗電焊銑工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成為(wei) 連隊的製配骨幹,而這一幹就是10年。
每次有新兵分到班裏都很困惑,因為(wei) 他們(men) 不是在製配零件就是在修修補補,看著友鄰單位的戰友舞槍弄炮甚是威風,難免產(chan) 生較大心理落差。而朱星總會(hui) 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新兵聽,並告訴他們(men) :“雖然工作枯燥乏味,但我們(men) 班重要著呢,隻要你理解了這個(ge) 崗位的重要性,就會(hui) 愛上它,並堅持下去。
在堅守中主動作為(wei)
製配班人少專(zhuan) 業(ye) 多,整個(ge) 單位武器裝備的維修都會(hui) 涉及,幹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隻有每個(ge) 人將職責深深烙印在心裏,將專(zhuan) 業(ye) 技能練到極致,才能勝任這個(ge) 崗位。
去年9月,班裏4名戰士退出現役,為(wei) 了彌補崗位缺口,旅裏隻能從(cong) 友鄰單位補入非專(zhuan) 業(ye) 人員,而後由班級自行帶教。這給朱星不小壓力,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讓製配班形成戰鬥力,勢必影響後續任務。
朱星從(cong) 最基礎的噴漆開始,帶領4名同誌練專(zhuan) 業(ye) ,一開始大家噴塗的戰車像小朋友的塗鴉,讓人哭笑不得,他一邊手把手示範動作要領,一邊耐心講解注意事項,剛上手的時候大家還怕弄髒了衣服,到了後來,誰衣服上的油漆少,都不好意思離開操作室。
一級上士沈奔有一定的修車基礎,可從(cong) 未接觸過噴漆,為(wei) 了練好鈑金噴漆專(zhuan) 業(ye) ,他像新兵一樣從(cong) 零開始學起。然而事與(yu) 願違,一段時間後他的噴塗技藝甚至不如新同誌,漸漸地對自己產(chan) 生了質疑。沈奔的努力指導員看在眼裏,他主動找到沈奔安慰道:“噴漆是個(ge) 精細活,別看他們(men) 現在學得比你快,但你做事穩重,隻要堅持下去,肯定是最出色的一個(ge) 。”很快沈奔的身影又活躍在了工作區,一段時間後,他不僅(jin) 掌握了噴漆基本技能,還在光澤度和顏色處理上有著獨到見解,成為(wei) 一名噴漆能手。
無獨有偶,幾年前中士柯昆剛開始嚐試加工零件時,沒有一個(ge) 達到標準。令他感動的是,無論自己做成什麽(me) 樣子,班裏的戰友都不吝惜自己的表揚,並主動靠上去做示範,柯昆的技術水平也在大家的幫助下不斷提高。然而一次帶隊參加某演習(xi) 裝備維修保障工作讓柯昆第一次感到,光把本職專(zhuan) 業(ye) 練精還遠遠不夠。
演習(xi) 開始後一輛戰車發動機突發故障,經檢查發現是某零件受到撞擊發生變形,需重新鈑金矯正,但因發動機拆裝不屬於(yu) 製配班維修課目,柯昆隻能幹著急,好在另一班組及時趕到,他才完成修複任務。
“不能因為(wei) 平時用得少,就不練!”演習(xi) 歸來後,他總結教訓後感到,連隊的各類專(zhuan) 業(ye) 都是相互關(guan) 聯的,如果隻是盯著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練,其他專(zhuan) 業(ye) 一點不懂,勢必影響戰場保障效率。
為(wei) 了提升保障能力,製配班每天都會(hui) 安排兩(liang) 名戰士輪流參加其他修理班的訓練,每次其他班出任務,製配班也會(hui) 主動加強人員一同參加。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他們(men) 不僅(jin) 了解掌握了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對本專(zhuan) 業(ye) 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幾個(ge) 月後,一場保障分隊戰術演練如期打響,麵對火炮受損、槍械修理組陣亡的特情,製配班迅速接替保障,快速完成裝備搶修,為(wei) 後續演練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基礎。
如今,下士謝紅橋是班裏的車工還精通裝甲修理,中士李雲(yun) 龍作為(wei) 鉗工參加過槍械修理大比武……在製配班,人人都成了多麵手。
在平凡中創造非凡
製配班雖然不能在一線衝(chong) 鋒陷陣,卻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著非凡。
深夜,四濺的火花將製配車間映照得忽明忽暗,一級上士沈奔正對著一個(ge) 器材元件進行焊接。沈奔介紹說,針對戰車油氣懸掛係統故障率高的問題,他們(men) 專(zhuan) 門研製了這款電磁閥輔助架,用以在野外緊急情況下油氣懸掛係統故障的搶修,它不僅(jin) 體(ti) 積小、重量輕,還能極大縮短搶修時間。
“製配班人人都有一些小發明、小創造,別看有些不起眼,對戰備訓練的作用卻大著呢!”談起製配班的創新之路,班長朱星感到很自豪。第一次嚐到創新的甜頭是在一次演練中,由於(yu) 傳(chuan) 統的中件裝載通常采用人力裝載和機械裝載相結合的方式,對場地和人員技術要求較高,且作業(ye) 時間長,操作繁瑣。負責裝載的空降空投技師秦陽感慨說:“要是能設計一款方便裝載的設備就好了!”
“秦班長,你來牽頭設計,我們(men) 製配班全力配合你,肯定能把這個(ge) 東(dong) 西造出來!”站在旁邊的朱星聽到後主動走上去說道,就這樣兩(liang) 人一拍即合,開啟了創新之路。
秦陽帶著空降空投骨幹設計圖紙,朱星就帶著製配班根據圖紙做樣板,50多個(ge) 日夜的奮戰,經曆了無數次的推倒重來之後,他們(men) 終於(yu) 成功研製出適合空降空投的中件裝載平台,極大地提升了中件裝載效率,製配班也因參與(yu) 中件裝載平台研發而榮立集體(ti) 三等功。從(cong) 那以後,他們(men) 的創新之路越走越寬。變速箱抱架、槍口拆裝器、炮瞄鏡遮光器、瞄準器信靶等數十款小發明、小創造被不斷研製出來並成功推廣到部隊,為(wei) 部隊戰備訓練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往旅裏裝備需要重新進行噴塗偽(wei) 裝時,因工作量巨大,加上工藝要求高,一般都是外包給地方修理廠。朱星深入了解後發現,這些工作交給地方的話,平均每台裝備要花費不少錢。“如果我們(men) 自己調漆,自己噴塗的話,不就可以節約一大筆費用?”他的這個(ge) 想法很快得到業(ye) 務機關(guan) 的支持。他帶著班裏的人員深入研究噴塗工藝和各種塗料搭配比例,進行了多次的實驗,最終成功調製出具備良好偽(wei) 裝效果的油漆,且每台戰車的噴塗成本大幅降低。
工作雖然枯燥,但全班人員都說,把一件簡單的事幹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幹好就是不平凡。
夏澎 何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