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劇《少年天子》複排首演
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高凱)8月30日、31日晚,北京曲劇傳(chuan) 統保留劇目《少年天子》在長安大戲院進行了複排首演,以嶄新的麵貌亮相京城。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許娣飾演孝莊太後,青年演員王厚義(yi) 飾演福臨(lin) ,青年演員李亞(ya) 橋飾演烏(wu) 雲(yun) 珠。
1988年,北京市曲劇團創排了大型新編曆史劇《少年天子》,該劇以恢宏的氣勢再現了三百多年前,福臨(lin) (順治)與(yu) 烏(wu) 雲(yun) 珠(董鄂妃)之間的一場愛情悲劇。上演時受到業(ye) 內(nei) 外一致好評,當年即在北京市青年戲曲演員評獎調演中獲“集體(ti) 獎”,並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次年,該劇又在北京市新創劇目評獎演出中獲“演出一等獎”。被專(zhuan) 家稱之為(wei) 繼《楊乃武與(yu) 小白菜》和《珍妃淚》之後,北京曲劇最具代表性的清裝戲,為(wei) 北京曲劇的發展提供了新經驗。
北京曲劇《少年天子》根據第3屆茅盾文學獎、作家淩力的同名小說改編。這出戲的成功,得益於(yu) 原著豐(feng) 厚的文本基礎,作家把清初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諸多風雲(yun) 人物和係列曆史事件,以全方位的大視野,波瀾壯闊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深刻描寫(xie) 了清初各個(ge) 不同社會(hui) 階層的生活、利益訴求與(yu) 命運。而北京曲劇的改編,把原作廣闊的生活畫麵,濃縮到以福臨(lin) 和烏(wu) 雲(yun) 珠的愛情糾葛為(wei) 主線的宮廷生活中,並圍繞這條主線,勾勒了以少年天子福臨(lin) 為(wei) 代表的主張漢滿文化融合一方與(yu) 朝野中反融合勢力的爭(zheng) 鬥。從(cong) 文學劇本、音樂(le) 唱腔、舞台美術到導表演都進行了可貴的探索。
北京曲劇是北京最純正、最地道的唯一地方戲。其唱詞、說白均采用北京方言,唱腔音樂(le) 以京城曲藝中的單弦牌子曲及其他鼓曲、小曲為(wei) 基調。具有濃鬱的京味兒(er) 風情。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北京地方劇種,北京曲劇的形成有著特定的曆史背景,並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曆程展現出自身鮮明的藝術特點。
北京曲劇與(yu) 北京曆史及城市文化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an) 係,尤其擅於(yu) 編演清代和近現代北京人生活為(wei) 題材的劇目,表現北京地區的社會(hui) 生活和人物形象。“中國戲曲舞台上清裝戲不是很多,由於(yu) 北京曲劇的劇種特色和發展背景,演繹清宮故事是十分擅長的。北京曲劇發展至今,清裝戲創排過許多優(you) 秀作品。”北京市曲劇團團長崔迪介紹說,“在上世紀80年代,《少年天子》的排演成為(wei) 當時北京曲劇藝術創新的一麵旗幟,打破了很多創作桎梏,服裝造型上非常新穎,進行了適度改良,舞台形象具有雕塑美,包括音樂(le) 、置景等多方麵都有突破。時隔35年,我們(men) 這次複排,為(wei) 符合當代觀眾(zhong) 審美需求,又全方位地進行了提升,把戲曲化與(yu) 時尚化相結合,將戲曲的寫(xie) 意和戲劇的寫(xie) 實更好地融合,添加了更多宮廷劇的符號表征,增加了禮儀(yi) 展示和舞蹈表演。”
北京曲劇《少年天子》中有不少精彩唱段,這些曲目在複排版本裏都保留了下來。編劇張帆表示,“原劇時長比較長,這次改編做了一定情節刪減和節奏調整,打破了原有的戲劇結構和表達方式,人物之間的戲劇交集更為(wei) 緊密,戲劇邏輯更加清晰,劇情發展更加緊湊和連貫。原版側(ce) 重講述福臨(lin) 與(yu) 烏(wu) 雲(yun) 珠的愛情悲劇,而此次更加強化了少年天子福臨(lin) 對宏圖偉(wei) 業(ye) 的雄心壯誌,豐(feng) 富了政治鬥爭(zheng) 的內(nei) 容,也相應增加了一些角色。這樣可以讓觀眾(zhong) 體(ti) 會(hui) 到那個(ge) 動蕩艱難的時代背景下,福臨(lin) 和烏(wu) 雲(yun) 珠二人由愛情出發到家國情懷的脈絡。”對於(yu) 劇作上的提升,張帆覺得體(ti) 現在這樣幾個(ge) 方麵:“對白更符合戲曲特點,精簡且精彩,在最短的台詞中體(ti) 現最多的內(nei) 容和人物性格。尤其是福臨(lin) 和烏(wu) 雲(yun) 珠的唱念交流中,避免纏綿在小情小愛上,更多體(ti) 現了政治抱負和文化觀念,劇目尾聲還增添了福臨(lin) 的核心唱段。”
北京曲劇《少年天子》原導演餘(yu) 笑予,被業(ye) 內(nei) 稱作“戲劇狂人”,曾導演過諸多不同劇種不同題材的劇目。當年他首次執導北京曲劇,即獲得了“優(you) 秀導演”獎。在複排導演陳誌飛眼中,《少年天子》是一部有著高度水準、高度傳(chuan) 播、高度讚譽的經典作品,尤其劇中的空間處理、空間轉換、整體(ti) 風格都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創新性和探索性。
“新時代下,我們(men) 複排這出現實主義(yi) 悲劇,既不能失去原作的精神表達,又不能脫離當下的審美。”陳誌飛希望通過少年天子福臨(lin) ,傳(chuan) 遞一種不屈不撓、敢於(yu) 挑戰困難的精神。“這次複排劇本做了部分調整,對劇情發展,規定情境、情景氣氛進行了新的創作。同時,舞台美術、燈光設計、服裝、化妝等也都有新的設計。整部戲不再是一場一場單獨個(ge) 體(ti) 的存在,而是將場與(yu) 場銜接、連貫、一氣嗬成。戲不斷,光不切,布景隨劇情發展變化,保持戲劇節奏的貫穿性連貫性。我們(men) 要保證舞台要給予演員們(men) 充分表現、充分發揮的表演空間。利用空間的變化,來轉換情節發展,推動戲劇節奏快速發展。利用群體(ti) 場麵來放大人物內(nei) 心活動,側(ce) 重於(yu) 形體(ti) 動作歌舞化的表達,以滿蒙漢舞蹈元素為(wei) 主,增添了戲劇劇情發展的觀賞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