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發布2023/24樂季:“家園”
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高凱)8月31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正式揭曉以“家園”為(wei) 主題的2023/24樂(le) 季,琳琅滿目的123場演出包含21套41場交響樂(le) 、13套24場室內(nei) 樂(le) 、12部58場歌劇。
新樂(le) 季裏,國際名家大師全麵回歸、星光閃耀,北京藝術中心亮相啟用、煥然新天,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將帶領觀眾(zhong) 再次與(yu) 世界舞台同頻共振,也將漸步邁向一院三址的全新發展篇章。
在當晚舉(ju) 行的新樂(le) 季開幕音樂(le) 會(hui) 上,音樂(le) 總監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先是攜手男高音歌唱家夏侯金旭演繹了理查·施特勞斯雅致雋永的藝術歌曲,後又酣暢淋漓地演奏了布魯克納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2023/24新樂(le) 季大幕由此徐徐打開。
據介紹,新樂(le) 季裏,北京藝術中心落成、一院三址格局將正式開啟,這標誌著國家大劇院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則將步入雙主場新時代。“選擇以‘家園’為(wei) 主題,就是想要致敬三個(ge) 令我們(men) 感到溫暖的家:劇院、北京、音樂(le) ”,在介紹新樂(le) 季主題時,樂(le) 團總經理任小瓏表示,“家是聯結人們(men) 心靈和命運的共同體(ti) ,也負載著人們(men) 無條件的愛和責任感,也正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的音樂(le) 家們(men) 十幾年來對大劇院、北京城和音樂(le) 事業(ye) 的情愫衷腸,新樂(le) 季以‘家園’作為(wei) 主題,就是要去銘記和分享這份對家園的特殊感情。”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的樂(le) 迷將在本樂(le) 季見證國際名家大師的全麵回歸:剛獲任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le) 團首席指揮的丹尼爾·加蒂、多年來一直同樂(le) 團情誼深厚的鄭明勳、在國際舞台叱吒風雲(yun) 的華人指揮家張弦、呂紹嘉,大提琴家揚·沃格勒、大提琴家王健、鋼琴家維京格爾·奧拉夫鬆等,以及時隔八年重返北京、再度執棒威爾第《阿依達》的祖賓·梅塔,都是值得樂(le) 迷翹首以待的現場。
在國際舞台各領風騷的青年音樂(le) 家們(men) 也將密集登場。英國哈雷管弦樂(le) 團的候任首席指揮黃佳俊、首爾愛樂(le) 樂(le) 團在任多年的駐團指揮吳懷世、柏林愛樂(le) 的華人中提琴首席梅第揚、現象級的英國“坎內(nei) -梅森音樂(le) 家族”七位兄弟姐妹中的大提琴家謝庫、鋼琴家伊莎塔將迎來自己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的首秀,去年榮獲肖邦國際鋼琴大賽金獎的劉曉禹、技藝超群的柴科夫斯基鋼琴大賽亞(ya) 軍(jun) 黎卓宇則是看點十足的再續前緣。
作為(wei)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的兩(liang) 位助理指揮,孫一凡、賴嘉靜則將領銜本土翹楚、展現精巧匠心,和他們(men) 攜手登台的既有揚·沃格勒、宋元明、陳薩等大咖級音樂(le) 家,也有孫榆桐、郭煦、常樂(le) 等實力派新秀,還有樂(le) 團兩(liang) 位最年輕的副首席李天佑、陳嘉偉(wei) 。從(cong) 勳伯格、馬勒難得一見的室內(nei) 樂(le) 團作品,到巴赫四首羽管鍵琴協奏曲、弦樂(le) 隊版《哥德堡變奏曲》,以及羅西尼的大管協奏曲、若利韋的小號協奏曲,無一不體(ti) 現出這些本土音樂(le) 才俊令人佩服的創造力和探索心。
在長達三年的醞釀和等待後,小提琴家寧峰的駐院藝術家計劃本樂(le) 季終將圓滿落地。2023年9月,他將攜手指揮家張弦,帶來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戈德馬克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北京藝術中心啟用前首次測試亮相。2024年5月,他將攜手樂(le) 團連續兩(liang) 晚上演莫紮特五首協奏曲。本樂(le) 季他還將獨奏挑戰全套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yu) 組曲》,上演三小時巴赫“馬拉鬆”。此外,景煥、李飆、陳琳、許忠等指揮家,黃蒙拉、陳雷激、薑波強、朱慧玲、謝楠、吳巍、李欣桐、張文沁、梁羽豐(feng) 、王衝(chong) 、劉思曼、張揚、王超、趙寧、趙嶺等獨奏家、獨唱家,也將在本樂(le) 季先後登場亮相、帶來精彩紛呈。
在用音樂(le) 來思考生命意義(yi) 、追尋精神家園方麵,布魯克納堪稱宗師和豐(feng) 碑。近年來,呂嘉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潛心鑽研布魯克納,既掀起了中國的布魯克納熱潮,也有了樂(le) 迷津津樂(le) 道的“蛋交”招牌。新樂(le) 季裏,呂嘉和樂(le) 團將繼續破解“布魯克納密碼”,連續第三樂(le) 季密集演出布魯克納並灌製唱片,在其第一、第五和第六交響曲後,再在2024/25樂(le) 季以其第四交響曲圓滿做結,為(wei) 全球即將到來的布魯克納誕辰200周年紀念添上東(dong) 方華彩。
新樂(le) 季還恰逢勃拉姆斯誕辰190周年,樂(le) 團將推出“勃拉姆斯190”係列,以八場音樂(le) 會(hui) 來致敬這位古典主義(yi) 家園的守望者。從(cong) 呂嘉、丹尼爾·加蒂、鄭明勳、錢駿平聯手奉獻的勃拉姆斯四部交響曲及《海頓主題變奏曲》外,到張弦執棒、寧峰演繹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他眾(zhong) 多的室內(nei) 樂(le) 傑作,都講述著勃拉姆斯對已經逝去的美好家園的眷戀和堅守。
據樂(le) 團節目運營組長湯寧介紹,透過“時代先河”和“樂(le) 是故鄉(xiang) 明”兩(liang) 大板塊,觀眾(zhong) 們(men) 還將以別樣視角重溫音樂(le) 世界裏的“離家”與(yu) “歸家”的故事。二十世紀音樂(le) 史從(cong) 不缺少“離家”的故事:有人要尋找新世界,決(jue) 意在藝術上“離家出走”,決(jue) 意背離和諧、旋律和規則;有人遭遇戰爭(zheng) 而被迫離開真正的家,卻又在顛沛流離中寫(xie) 出不朽的傑作。在“時代先河”中,勳伯格《五首樂(le) 隊作品》、貝爾格《抒情組曲》、韋伯恩《交響曲》,將借第二維也納樂(le) 派這些有劃時代意義(yi) 的名作,帶你重回那個(ge) 風雲(yun) 激蕩的年代、重觀爭(zheng) 議無數的何去何從(cong) 。
在“樂(le) 是故鄉(xiang) 明”裏,樂(le) 團將帶觀眾(zhong) 回歸中國的音樂(le) 家園。三年以來,三部因疫情而屢次無法首演的委約新作終於(yu) 將登場亮相:與(yu) 荷蘭(lan) 廣播愛樂(le) 等聯合委約黃若創作的《蝶·變》將由李飆執棒世界首演,盛宗亮《神雞破曉》將由呂嘉執棒世界首演,而貝恩德·多伊奇為(wei) 中國樂(le) 器笙創作的協奏曲《現象》則將由錢駿平執棒、吳巍演奏。此外,鋼琴協奏曲《黃河》,趙季平、周龍、姚晨的古琴與(yu) 室內(nei) 樂(le) 作品,陳其鋼《走西口》,以及孟衛東(dong) 、唐建平的《北京大合唱》,盡管是風格迥異,卻總歸異曲同工,共同構建著千年賡續的中國精神家園。
近年來,室內(nei) 樂(le) 節目越來越成為(wei)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標誌性的風景線。據湯寧介紹,本樂(le) 季的“無界室內(nei) 樂(le) ”將以13套24場的豐(feng) 盈體(ti) 量,更多地聚焦本團演奏家、聚焦硬核老經典。長笛首席葉怡礽及李喆等三位弦樂(le) 首席將攜手登台,演奏莫紮特的四首長笛四重奏,也將成為(wei) 樂(le) 團首張室內(nei) 樂(le) 作品錄音。樂(le) 團副首席陳述領銜的橋四重奏,以及助理首席竇聰昶、二提琴首席劉弦、大提琴演奏家尹龍、圓號首席劉曉昕將分別與(yu) 鋼琴家薑波強合作,呈現貝多芬的《大公》、舒伯特的《鱒魚》以及勃拉姆斯三首室內(nei) 樂(le) 名作。指揮家及鋼琴家許忠則將攜手李喆領銜的國家大劇院四重奏,演繹莫紮特與(yu) 勃拉姆斯兩(liang) 位音樂(le) 偉(wei) 人的傳(chuan) 世之作。
在管樂(le) 領域,在國際大賽嶄露頭角的大管副首席李天佑、小號副首席陳嘉偉(wei) 將作為(wei) 獨奏家,攜手樂(le) 團及京津舞台上屢受好評的“青心室內(nei) 樂(le) 團”,帶來難得一見的管樂(le) 協奏曲作品。樂(le) 團的圓號演奏家們(men) 則將首次與(yu) “中國圓號重奏團”強強聯手,帶來輝煌的圓號之夜。全新誕生的木言五重奏將在本樂(le) 季新鮮亮相,並用一組色彩豐(feng) 富的中西作品薈萃完成樂(le) 季首秀。
在舞台之外,藝術體(ti) 驗也將在本樂(le) 季全麵回歸。除駐院藝術家寧峰舉(ju) 行的小提琴大師課和巴赫和莫紮特經典導聆外,樂(le) 迷還將有機會(hui) 走近劉曉禹、坎內(nei) ·梅森姐弟、維京格爾·奧拉夫鬆的音樂(le) 人生,聽聽呂紹嘉解讀的馬勒恢弘的第三交響曲、孫一凡講述的維也納第二樂(le) 派往事、賴嘉靜同陳薩關(guan) 於(yu) 巴赫鍵盤世界的探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