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智造未來”國際青年論壇舉行 世界青年攜手“智”造未來
9月4日,在2023智博會(hui) 科大訊飛展廳,訊飛工業(ye) 巡檢機器人與(yu) 觀眾(zhong) 互動。
當日,為(wei) 期三天的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本屆智博會(hui) 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四大專(zhuan) 業(ye) 板塊開展係列活動。新華社記者 儲(chu) 加音/攝
本報重慶9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實習(xi) 生 陶思閱)9月4日,“青年智造未來”國際青年論壇在重慶舉(ju) 行。論壇由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組委會(hui)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共同主辦,是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係列對話會(hui) 活動之一,也是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舉(ju) 辦以來首次設置的青年主題分論壇。論壇以“青年智造未來”為(wei) 主題,旨在推動青年發展國際合作,促進智能網聯與(yu) 青年發展的良性互動,為(wei) 合作共贏建言獻策。
重慶市委副書(shu) 記李明清、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全國青聯負責人夏帕克提出席論壇並致辭,聯合國人口基金會(hui) 駐華代表康嘉婷發表視頻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yu) 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張平發表主題演講。
來自27個(ge) 國家的“金磚+”青年交流活動營員以及全國青聯委員代表、大學生代表,來自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車領域、智能網聯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和企業(ye) 高管、技術專(zhuan) 家,以及團重慶市委、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有關(guan) 負責人等300餘(yu) 名中外人士參加論壇。
李明清在致辭中說,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數字重慶”建設撬動製造業(ye) 變革重塑,加快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ye) 集群體(ti) 係,支撐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青年是最具創新熱情和創新活力的群體(ti) ,必將成為(wei) 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生力軍(jun) 。重慶將以全域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為(wei) 抓手,營造“宜學、宜業(ye) 、宜創、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大力幫扶青年創新創業(ye) ,全力支持青年成長發展,積極促進青年友好交流。誠摯邀請中外青年才俊來渝創新創業(ye) 、建功立業(ye) ,成就出彩人生。
夏帕克提代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和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組委會(hui) ,向來華參加2023年“青年智造未來”國際青年論壇的各國青年朋友們(men) 表示熱烈歡迎。他在致辭中說,作為(wei) 中國最大的青年組織,全國青聯帶領青年胸懷“國之大者”、爭(zheng) 當創新先鋒,通過本次論壇,希望各國青年朋友們(men) 能夠主動踐行“科學無國界”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主動投身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之業(ye) 、主動發掘科技創新交流的多種形式,共同跨越語言和文化背景阻礙、數字鴻溝,攜手開拓跨國界、跨學科、跨地域的科技人才交流新局麵。
論壇期間,多名來自全球智能製造領域的青年圍繞“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議題展開“青年對話”,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新汽車·新生態”主題展開高端對話,共同探討行業(ye) 發展的前沿熱點話題。
馬來西亞(ya) 青年運動全國總會(hui) 長顏丕永、德國勃蘭(lan) 登堡體(ti) 育青年聯合會(hui) 項目負責人安德拉圍繞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主題,分別做了《智能化在馬來西亞(ya) 社會(hui) 青年運動中的作用》《數字技術在青少年體(ti) 育文化發展中的作用》演講。
在“青年對話”環節,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陳雲(yun) 霽,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線智能科技副總經理任凡,上奧地利應用技術大學青年代表西蒙,重慶大學博士後阿拉西等代表,就推動全球AI創新的可持續性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願景、青年的責任與(yu) 使命等話題分享了各自觀點。
“我們(men) 將與(yu) 世界各國的青年一道,攜手走出一條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中國聯通研究院圖神經網絡AI方向主任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王鑫表示。
據悉,本次論壇由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秘書(shu) 處、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hui) 、共青團重慶市委、重慶市青年聯合會(hui)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承辦,聯合國人口基金會(hui) 、中國青年報社、伏羲智庫為(wei) 支持單位,重慶市國際青少年交流中心協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