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湖北著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發布時間:2023-09-05 10:41:00來源: 人民日報

  “湖北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領域獨樹一幟。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guan) ,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技術,不斷延伸創新鏈、完善產(chan) 業(ye) 鏈,為(wei) 推動我國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2022年6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殷殷囑托。

  如今,在有“中國光穀”之稱的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獨樹一幟”的這束光在創新中持續閃亮:中國信科集團研製出國內(nei) 首款超1太比特/秒矽基相幹光收發芯片;華工激光製造出我國首台核心部件100%國產(chan) 化的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目前,光穀科創大走廊上的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規模已接近8000億(yi) 元,正加速衝(chong) 刺萬(wan) 億(yi) 元級規模。

  光穀這束光,折射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譜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堅實腳步。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擔起湖北之責,激發湖北之能,砥礪湖北之為(wei) 。

  去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是我們(men) 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必須肩負的曆史使命,是‘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xie) 新篇’在新發展階段的內(nei) 在要求,是湖北全麵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路徑。”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

  發力先行區建設,荊楚大地呈現發展新氣象。

  聚力提升科創能級,經濟“含新量”持續攀升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湖北科教資源豐(feng) 富,加快先行區建設,科技需先行。

  在車載北鬥導航係統的引導下,車輛根據路況自動加速、減速、變道、轉彎……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200多輛無人駕駛出租車、55輛無人駕駛巴士每天在道路上奔馳,服務市民出行。這裏正在形成“研發—測試—示範應用—商業(ye) 運營—生產(chan) 製造”的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鏈閉環。

  湖北是全國汽車產(chan) 業(ye) 化程度最高、產(chan) 業(ye) 鏈條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武漢經開區則是全國汽車產(chan) 業(ye) 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被形象地稱為(wei) “中國車穀”。

  麵對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這個(ge) 產(chan) 業(ye) 新風口,“光穀”和“車穀”深化雙向聯動,重點推動5G通信、人工智能、高精地圖、車規級芯片、北鬥導航等領域優(you) 勢企業(ye) 與(yu) 汽車整車企業(ye) 構建聯合技術開發、產(chan) 品協作配套的良性創新生態。

  去年5月,位於(yu) 車穀的東(dong) 風集團與(yu) 位於(yu) 光穀的中國信科聯手,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建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聯合體(ti) 。

  “匯聚優(you) 勢資源、協同發力,實現了3款國內(nei) 空白車規級芯片首次流片,完成了國內(nei) 首款基於(yu) RISC—V指令集架構車規級MCU芯片……”東(dong) 風公司副總經理尤崢細數聯合體(ti) 創新成果。

  從(cong) 車規級芯片到光纖激光器,從(cong) 先進低碳冶金到生物醫學成像,湖北以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為(wei) 依托,迄今已組建6個(ge) 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聯合體(ti) ,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

  夜色降臨(lin) ,湖北洪山實驗室大樓依然燈火通明。“我們(men) 聚焦生物育種領域,健全人才引育等機製,強化有組織的科研,合起夥(huo) 來幹大事。”湖北洪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副校長嚴(yan) 建兵說,目前實驗室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比如,發現玉米和水稻增產(chan) 關(guan) 鍵基因,入選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高能級創新平台是激活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驅動的有效載體(ti) 。”湖北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湖北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全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需要,結合優(you) 勢學科領域和重點產(chan) 業(ye) ,在光電科學、生物育種等領域,布局組建了10家實驗室。

  緊盯全省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鬥五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chan) 業(ye) ,湖北在加強區域創新體(ti) 係建設、推進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麵聚力突破,科技創新驅動效應日益顯現。全省4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國家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達到16個(g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突破萬(wan) 億(yi) 元,高技術製造業(ye) 對工業(ye) 增長貢獻率突破30%,經濟“含新量”持續攀升。

  紮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守護一江清水、一庫淨水

  治荊楚必先治水。湖北是長江徑流裏程最長的省份,也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區所在地。確保“一江清水東(dong) 流、一庫淨水北送”,湖北重任在肩。

  晨光熹微,梁子湖湖麵波光粼粼。走近看,一片“森林綠”在水下顯露出來。一排排直立的竹竿旁,穿起綠色的大圍網。

  “這網可不是捕魚的,而是用來種草的。”護湖管理員楊啟威套上紅馬甲,撐著小船進入湖中巡查,“看,圍網下種植了大片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每天早上,我們(men) 要根據不同水草的生長周期進行防蟲、除雜。”

  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湖泊,曆史上長期開展攔網水產(chan) 養(yang) 殖,導致湖泊水體(ti) 自淨能力下降,盡管已完成全部退養(yang) ,但湖泊自淨能力恢複較慢。近年來,依托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梁子湖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鄂州市梁子湖區全麵推廣“以草淨水”經驗,實施湖區水生植被恢複工程。

  “水草能進一步淨化淺水型湖泊水質,修複水生態。經過長期觀察,‘以草淨水’區域內(nei) 水生植被恢複情況良好,湖水透明度相對提高。”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李楊介紹,今年整個(ge) 梁子湖“圍網種草”麵積將達7000畝(mu) 。

  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湖北正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汙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guan) 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6月1日,湖北省本年度首筆長江一級支流跨市生態補償(chang) 資金發放:武漢市向仙桃市支付300萬(wan) 元生態補償(chang) 資金。

  通順河是長江重要支流,自湖北潛江、仙桃順流而下,在武漢境內(nei) 匯入長江。去年5月,按照“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chang) ”原則,武漢與(yu) 仙桃簽署《通順河流域跨市斷麵水質考核生態補償(chang) 協議》。

  仙桃堅持以小流域為(wei) 單元、以水係為(wei) 脈絡、以問題為(wei) 導向,推進流域綜合治理,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去年6至12月,通順河仙桃至武漢段水質國考斷麵大多為(wei) Ⅲ類,優(you) 於(yu) 雙方約定的Ⅳ類目標。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實施《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堅持流域統籌、單元控製、係統均衡,加強流域、市域、縣域之間協同協作,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修複、水環境治理,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如今,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穩定在Ⅱ類,丹江口水庫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

  抓住關(guan) 鍵補短板鍛長板,努力走出循環暢通、全域開放的發展之路

  新發展格局決(jue) 不是封閉的國內(nei) 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對外開放水平不高是湖北最大短板,也是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

  沐著夜色,一架架來自天南海北的貨運航班陸續飛抵鄂州花湖機場,工作人員忙著卸貨、裝貨。清晨,滿載貨物的航班漸次飛離。

  花湖機場是國內(nei) 首個(ge) 專(zhuan) 業(ye) 貨運機場,去年7月17日開航投運。截至目前,已開通14條國內(nei) 客運航線、21條國內(nei) 貨運航線和7條國際貨運航線,國際貨運量突破1.4萬(wan) 噸,正成為(wei) 湖北的“空中出海口”。

  武漢港陽邏港區,集卡車穿梭不息,龍門吊長臂舞動。碼頭上,一艘滿載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班輪正準備起航駛往韓國釜山;不遠處的鐵水聯運場站,裝滿電子產(chan) 品的中歐班列鳴笛啟程,即將開往歐洲……

  在服務和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加快建設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既要加力打通開放通道、建強交通樞紐、優(you) 化集疏運體(ti) 係,也要持續優(you) 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日前,襄陽正大有限公司從(cong) 哈薩克斯坦采購了1300噸麥麩,用作飼料加工。“過去我們(men) 進口麥麩,采購、報關(guan) 、清關(guan) 等各項流程加起來要一個(ge) 多月,在途時間長、成本高。”公司原料采購部主管向贇說,如今,依托湖北楚象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龐大的海外資源和完善的物流體(ti) 係,物流時間縮短到半個(ge) 月,原料價(jia) 格還便宜不少。

  去年以來,湖北先後搭建了國控、楚象、華紡鏈、長江汽車鏈和供銷係統供應鏈等平台,推動原材料、設計、生產(chan) 、交易、物流等各環節供需對接,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

  湖北堅持以控製成本為(wei) 核心優(you) 化營商環境。今年6月,湖北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降低企業(ye) 成本的若幹措施》。“我們(men) 認真梳理去年下半年以來我省出台的關(guan) 於(yu) 降低企業(ye) 成本政策措施,逐條逐項分析評估,在此基礎上研究推出33條順應企業(ye) 新期盼、更富含金量、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劉海軍(jun) 介紹,據相關(guan) 部門初步測算,這些政策措施實施後,今年下半年可為(wei) 全省企業(ye) 降低成本約650億(yi) 元。

  抓住關(guan) 鍵補短板鍛長板,湖北努力走出循環暢通、全域開放的發展之路。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武漢)開行56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招商引資億(yi) 元以上簽約項目5366個(ge) ,創曆史最好水平。

  (本報記者史鵬飛、郭雪岩、裴苒迪、李忱陽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