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共青團全方位促高校學子實習就業
暑期是大學生實習(xi) 就業(ye) 黃金期。一段時間以來,團泉州市委依據“揚帆計劃”“湧泉行動”等,帶領高校學子了解泉州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和人才政策,助力青年留泉、返泉及來泉實習(xi) 就業(ye) 。
華東(dong) 師範大學2022級出版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杜薇通過福建省泉州市大學生實習(xi) “揚帆計劃”進入當地洛江區信息辦實習(xi) ,負責處理區級信息材料的收集審核、發布匯總等工作。通過實習(xi) ,杜薇對政務信息發布特點和側(ce) 重點有了基本了解。她覺得自己在崗位理論知識、具體(ti) 工作業(ye) 務和處理突發情況等方麵得到了鍛煉,更加認識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對於(yu) 新時代青年的重要意義(yi) 。
今年,泉州市大學生“揚帆計劃”暑期實習(xi) 共征集優(you) 質崗位兩(liang) 萬(wan) 多個(ge) 。崗位數量增加的同時,崗位類型也豐(feng) 富了許多,涵蓋行政管理、基層治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學研究、市場營銷、活動企劃、理財規劃、新聞采編、景觀設計、社工服務等。
今年6月,團泉州市委聯合泉州市委組織部、網信辦、教育局、財政局等19個(ge) 部門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泉州市大學生實習(xi) “揚帆計劃”的通知》,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建立有效協助機製,延續實施了對符合條件實習(xi) 單位給予每名實習(xi) 生每月1000元補助的措施。該計劃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實習(xi) 發現優(you) 秀青年人才,待其畢業(ye) 後及時錄用。
王海濤是福州大學2022屆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通過“揚帆計劃”,他於(yu) 2022年進入泉州湖南大學工業(ye) 設計與(yu) 機器智能創新研究院實習(xi) ,負責機器視覺工程工作。在實習(xi) 過程中,王海濤虛心學習(xi) ,並在多個(ge) 重要項目中依靠過硬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了實習(xi) 單位的認可和留用邀請。
2021年,合肥工業(ye) 大學英語專(zhuan) 業(ye) 學生劉雅璐通過“揚帆計劃”在泉州市惠安縣螺城鎮人民政府實習(xi) ,從(cong) 事文明創建等工作。實習(xi) 期間,劉雅璐經常和同事一起深入社區、學校等基層一線開展工作,得到單位同事和轄區群眾(zhong) 的一致認可,並獲評“揚帆之星”。劉雅璐說,參加“揚帆計劃”的實習(xi) 經曆讓她積累了社會(hui) 工作經驗,提升了實踐能力,堅定了回鄉(xiang) 就業(ye) 的信念。目前她已入職惠安縣一所中學,成為(wei) 一名英語教師。
“湧泉揚帆”2023年泉州市優(you) 秀大學生實踐營活動組織了近百名全國各地優(you) 秀實習(xi) 生代表參觀泉州晉江經驗館、5G智慧產(chan) 業(ye) 園,以及南威、安踏等知名企業(ye) 。實習(xi) 生們(men) 還走訪了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梧林古村落等地,了解閩南曆史,體(ti) 驗具有閩南特色的茶、香、藤鐵、南音和木偶戲文化等。
“泉州是一座因改革開放而巨變的濱海城市,這裏的人愛拚搏,好客真誠,我很幸運能夠來到泉州實習(xi) 。”今年暑期在晉江市工信局實習(xi) 的北京大學研究生陳昱說。此次實習(xi) 經曆讓他得到了專(zhuan) 業(ye) 上的鍛煉,深入感受了泉州的曆史文化和改革發展。從(cong) “象牙塔”走向社會(hui) “大舞台”,他覺得泉州之行收獲滿滿。
據統計,像這樣的實踐研學活動,團泉州市委及全市各級團組織今年共舉(ju) 辦了60多場,旨在讓廣大高校學子提升社會(hui) 能力和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加深對泉州的了解認同。
此外,團泉州市委還利用直播帶崗,加大挖掘實習(xi) 崗位力度,增加就業(ye) 崗位供給,推進大學生實習(xi) 和畢業(ye) 生就業(ye) 緊密結合。
在7月13日和26日舉(ju) 辦的兩(liang) 場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直播帶崗專(zhuan) 場活動中,泉州文旅集團、泉州交發集團、福建恒安集團、福建陸地港集團、閩發鋁業(ye) 、數字雲(yun) 穀等多家在泉知名企業(ye) 推出優(you) 質就業(ye) 崗位和實習(xi) 崗位300多個(ge) 。帶崗主播線上介紹崗位需求、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解答直播間內(nei) 學生實時提出的各類問題,讓大家了解企業(ye) 現狀和崗位情況;專(zhuan) 業(ye) 人士針對就業(ye) 創業(ye) 政策、求職技巧、簡曆製作等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和分享。據統計,兩(liang) 場直播活動在線觀看近萬(wan) 人次,線上互動8萬(wan) 多次,多名高校學生與(yu) 企業(ye) 達成就業(ye) 意向。
團泉州市委副書(shu) 記傅漪介紹,泉州各級團組織前期走訪了多家意向企業(ye) ,廣泛了解企業(ye) 的崗位需求,同時麵向高校畢業(ye) 生開展調研采集,準確掌握大學生就業(ye) 的多元化需求,實現供需雙方訴求精準對接。直播帶崗活動也是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解決(jue) 用人單位和高校學子在線下招聘中遇到的時間和場地限製等問題,實現企業(ye) 和大學生無阻礙交流溝通。
團泉州市委書(shu) 記徐悅表示,泉州共青團未來將進一步通過適合當代年輕人特點和需求的新途徑、新方式,更好促進青年學子留泉、返泉及來泉實習(xi) 就業(ye) 。
通訊員 吳君凡 陳為(wei) 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宏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