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關節手術機器人再升級亮相服貿會
北京協和醫院帶著最新臨(lin) 床科研和轉化成果第三次亮相服貿會(hui) 的健康衛生服務展區。ECMO、輔助診斷設備、輔助手術機器人、穿戴設備等醫療科研成果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駐足。這些創新醫療器材都是協和醫院醫生從(cong) 臨(lin) 床需求出發,通過醫工結合取得的轉化成果。
該院骨科教授林進帶來了“髖-膝-截骨一體(ti) 兼容”的全新一代手術機器人。截至目前,這款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1800餘(yu) 例機器人協同全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取得了非常好的應用效果,也成為(wei) 我國該類型手術迄今為(wei) 止最大宗的一組多中心研究病例樣本,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yi) 和珍貴的臨(lin) 床價(jia) 值。
“我們(men) 將患者的個(ge) 性化數據輸入手術規劃導航係統並‘注冊(ce) ’配準後,啟動機械臂時隻需要手指輕輕一推,即可實現六個(ge) 截骨麵的手術操作,在超出參數設定範圍的時候還可以立即自動停機,大大保證了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林進說。
手術機器人推進醫療智能化跨越式發展。林進打了個(ge) 通俗的比方,手術機器人就好比汽車上的導航儀(yi) ,而醫生就是那個(ge) 駕駛者,相對於(yu) 醫生個(ge) 體(ti) 經驗的積累過程,機器人的學習(xi) 能力是驚人的。
林進表示,手術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yu) 人類智慧巧妙融合的產(chan) 物,盡管這種融合還不夠完美,但它或許能讓手術操作從(cong) 一門技藝升華為(wei) 一門藝術,醫生在整個(ge) 手術過程中更像是一名“指揮家”,充滿信心地應對整台手術,享受著幫助患者重塑健康的幸福感。林進希望有更多的醫學同道關(guan) 注和投身到中國智能外科的事業(ye) 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發出中國智慧之聲,用自主製造的高科技產(chan) 品賦能術者、造福患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榮華 見習(xi) 記者 聶思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