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蘭考全域水係連通 苦水區不再“苦”水
二壩寨引黃調蓄工程中的南調蓄池位於(yu) 河南省開封市蘭(lan) 考縣西北,在南調蓄池周邊散步成了不少附近居民的生活習(xi) 慣。二壩寨引黃調蓄工程建設地原為(wei) 一片低窪地,一旦降雨極易形成澇災,2019年二壩寨引黃調蓄工程建成並正式使用。
蘭(lan) 考縣水利局工程師趙凡宇見證了該工程的從(cong) 無到有,它按照“引蓄結合”的引黃模式,實現了“豐(feng) 枯調蓄、常需備用”的目的,這對於(yu) 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至關(guan) 重要。趙凡宇說,在蘭(lan) 考,“高標準農(nong) 田灌溉用水主要靠引黃”。
通過三義(yi) 寨灌區蘭(lan) 考幹渠引水,引黃必引沙,泥沙會(hui) 淤積引黃灌區河道。對此,該工程變分散清淤為(wei) 集中清淤,通過沉沙條渠引至北調蓄池,再經二次沉澱後,儲(chu) 存在南調蓄池。分為(wei) 南、北調蓄池,“主要是根據原有地形和麵積,因地製宜。”蘭(lan) 考縣水利局副局長劉漢啟說。南、北調蓄池在農(nong) 業(ye) 灌溉需水時,大部分通過自流,將水引至蘭(lan) 考幹渠(小部分通過提灌站提水),趙凡宇強調,尤其是在幹旱季節,保證了下遊8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灌溉。
趙凡宇從(cong) 事水利工作38年,他說:“現在的骨幹河道基本是由焦裕祿書(shu) 記在蘭(lan) 考期間規劃的原有河道基礎上,近幾十年來通過提高標準、擴展支渠而形成的。”
如今,蘭(lan) 考縣域(城區、城鎮)已全域水係連通,不僅(jin) 有關(guan) 高標準農(nong) 田灌溉,還解決(jue) 了“高亢地區”用水難題。趙凡宇對記者表示,“高亢地區”因其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導致引水困難,“全域水係連通建設提灌站主要解決(jue) 了‘高亢地區’用水困難的問題”,實現縣域各種地塊都能將黃河水引過來。
聚焦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成立於(yu) 2020年的蘭(lan) 考縣農(nong) 民用水總協會(hui) ,其業(ye) 務範圍是組織農(nong) 民參與(yu) 轄區內(nei) 灌排工程建設並提供灌溉、節水的技術和谘詢。劉漢啟介紹,覆蓋98.1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的“農(nong) 灌射頻卡”便是其中的一項舉(ju) 措:一方麵灌溉免費惠民;另一方麵推廣節水節能的新理念,逐步改變農(nong) 戶自己拉水泵、架設電線、鋪設水帶的傳(chuan) 統做法。劉漢啟說,以刷這張智能卡的形式,“統一管理並提供技術指導,從(cong) 而保障現代農(nong) 業(ye) 設施發揮效益”。
再到蘭(lan) 考縣最東(dong) 端的許河鄉(xiang) ,此處是引黃灌溉水係的最末端。許河鄉(xiang) 3.8萬(wan) 畝(mu) 位於(yu) 大堤上方的耕地是良田,大堤下方涉及十幾個(ge) 村莊的2.2萬(wan) 畝(mu) 地卻是一番苦滋味:幹旱時上遊黃河水過不來,到了汛期,地裏的水又排不出去。井裏打出的地下水堿性大,根本不適合灌溉,苦水區“苦”水久矣。
經過蘭(lan) 考縣領導及專(zhuan) 家團隊多次實地勘察,反複論證,結合周邊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黨(dang) 員幹部的意見建議和群眾(zhong) 意願後,苦水區治理項目最終敲定。
據介紹,該項目由上、下水庫和連接渠及配套水閘站組成,水源由蘭(lan) 考幹渠引黃供給。建成後,可在黃河調水調沙期間儲(chu) 蓄黃河水,還可在每年汛期收集雨水,實現“旱能澆,澇能排”。
在該項目上水庫的施工地點楊橋村,楊橋村村民王傑說:“建成水庫是幾代人的願望。”為(wei) 了支持項目建設,他把承包坑塘的近萬(wan) 條魚苗全部便宜處理。
楊橋村80後支部書(shu) 記王平解表示:“苦水區治理項目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能參與(yu) 其中,他直言“心裏非常自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