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如何交出節儉辦賽答卷:舊木地板獲“新生” 遵循賽後利用不浪費原則
一塊從(cong) 體(ti) 育館裏拆除的舊木地板如何獲得“新生”?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場館改造中,從(cong) 浙江工商大學下沙校區文體(ti) 中心拆下的木地板,被送到杭州市淳安縣汾口鎮汾口中學,用於(yu) 改造學校的球場。師生們(men) 驚喜地說,“沒感受過這麽(me) 專(zhuan) 業(ye) 的球場”。
浙江工商大學文體(ti) 中心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手球項目的比賽和訓練場館。按照亞(ya) 運會(hui) 賽事要求,之前的地板回彈率不達標,需要鋪設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運動地板。而這些才使用了4年的木地板,如果被扔掉就太可惜了。在有關(guan) 部門的協調下,這些地板被小心翼翼地保護性拆除,確保連接處的榫不斷裂,工期也因此延長了一倍多。
如今,這些木地板已經在這所鄉(xiang) 村學校使用了兩(liang) 年多。一塊地板的“新生”,詮釋了杭州亞(ya) 運會(hui) “綠色、智能、節儉(jian) 、文明”的辦賽理念。為(wei) 了達到簡約辦賽的要求,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場館建設堅持“能改不建”原則,56個(ge) 競賽場館中除了12個(ge) 場館是新建場館,其餘(yu) 都是改建或者臨(lin) 建。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ti) 育館原有兩(liang) 套電子顯示屏設備和5000多個(ge) 座椅,經過評估,這些設施還可以使用。於(yu) 是,在亞(ya) 運會(hui) 擊劍比賽館場地改造完後,這些已經“16歲”的座椅,被安裝回原有位置。這次改造,遵循了賽後利用不浪費的原則,設定了兩(liang) 套不同的燈管係統,並新增加了彈性地板——今後,這裏既可以舉(ju) 辦擊劍賽事,也可以進行籃球等其他運動。
中國輕紡城體(ti) 育中心體(ti) 育館原先是一個(ge) 籃球場館,改造中遵循“建築布局少改動、建築空間高利用、改造成本低”的原則,對符合亞(ya) 運會(hui) 排球館要求的設施予以保留。餐廳和觀眾(zhong) 坐席也都能用,隻進行了必要的清洗;符合要求的主場館牆麵吸音板、擴音係統、升旗係統、夜景泛光照明等設施也都應留盡留。
杭州市上城體(ti) 育中心體(ti) 育場將承擔杭州亞(ya) 運會(hui) 男足、女足的多場比賽。經過評估,看台上的1.4萬(wan) 張座椅和頂部的太陽膜全部保留,節約資金近800萬(wan) 元。除了功能上的提升,還針對照明設施老化、功能照明不足、照明表現形式單一等問題進行了改造,成為(wei) 市民稱道的“花燈”。
蓄水量超過1萬(wan) 噸的杭州奧體(ti) 中心遊泳館,是公認的耗水“大戶”。憑借24小時水循環係統,該館可以使池水在長期不換的情況下保持幹淨清澈。係統還會(hui) 根據檢測用精密計量泵自動添加酸堿液和次氯酸鈉溶液,為(wei) 水處理消毒提供有力保證的同時,助力場館節能增效。
“能借不租、能租不買(mai) ”,也成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場館賽事使用器材普遍遵循的原則。
亞(ya) 運會(hui) 壁球場館由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原4D展廳臨(lin) 時改建而來。館內(nei) 的LED屏幕、觀眾(zhong) 坐席、UPS設備、消防器材等采用了租賃的方式,既節約了建設成本,又保證了在亞(ya) 運會(hui) 比賽結束後,場館可用最快時間進行拆除,恢複原有展廳功能。
麵層采用374片進口赤鬆拚接而成的淳安場地自行車館斜坡式木賽道,並非“永久裝置”,而是租賃來的。館內(nei) 智能照明、升旗控製等係統,3000個(ge) 觀眾(zhong) 座椅,同樣也是租賃來的。
9月7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探訪寧波象山賽區賽會(hui) 誌願者之家,這是亞(ya) 運會(hui) 各協辦城市中唯一的誌願者集中駐地。寧波市亞(ya) 運辦等有關(guan) 部門協調了寧波財經學院象山校區暑期空置宿舍作為(wei) 誌願者之家,僅(jin) 此一項就節約上百萬(wan) 元經費,也為(wei) 誌願者安排了一個(ge) 溫馨、舒適的“新家”。
節儉(jian) 辦亞(ya) 運,是一種自信與(yu) 底氣。2022年7月,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宣布延期後,原則上已全麵竣工並通過賽事功能驗收的56個(ge) 競賽場館、31個(ge) 訓練場館陸續惠民開放。運維成本比較低的體(ti) 育館、廣場、田徑場免費向市民開放;一些專(zhuan) 用運動場地,引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隊伍作為(wei) 訓練基地,適度開展體(ti) 驗活動;已建成的高校場館,在滿足日常教學外,向社會(hui) 開放,承辦各類體(ti) 育賽事活動,提高使用效率,充分滿足市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賽事的舉(ju) 辦和賽後利用積累經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