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從軍路 鑄國防魂
今年高考,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有20名學生被軍(jun) 校錄取。在校長徐漢夫看來,今天的成果源於(yu) 學校長期以來對國防教育孜孜以求的探索。
事實上,在安慶市,野寨中學絕非個(ge) 例。該市近年來在各界持續掀起國防教育熱潮:校園裏,紀念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忠烈祠、抗戰紀念館等建築與(yu) 教學樓毗鄰而立,路過的學生隻要抬頭,就能看到高聳莊嚴(yan) 的抗戰英烈紀念塔;各地均建有鄉(xiang) 鎮“光榮牆”、縣級“光榮榜”,凡在部隊有立功表現的官兵都會(hui) 榮登上榜,立二等功以上榮譽的現役軍(jun) 人還會(hui) 被載入地方誌……
“做國防教育,就是為(wei) 了培養(yang) 學生的報國情懷,幫他們(men) 把愛國的種子種下去、把報國的誌向立起來。”野寨中學教師葛徐棟說。
_______________
9月初,新學期伊始,安徽省安慶市的中小學校陸續迎來開學典禮和開學第一課。在潛山野寨中學,高一新生開學典禮被安排在了校內(nei) 的抗戰英烈紀念塔廣場舉(ju) 行。紀念塔下,新生操鳴宇代表全體(ti) 高一學生莊嚴(yan) 宣誓,將“銘記英烈弘願,接過學長學姐的接力棒,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為(wei) 強國強軍(jun) 夢去拚搏、去奮鬥,決(jue) 不辜負習(xi) 爺爺的殷殷囑托”。
就在不久前的高考中,該校有20名學生被軍(jun) 校錄取。近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jun) 校的20名同學回信,對他們(men) 予以親(qin) 切勉勵。
在野寨中學校長徐漢夫看來,今天的成果源於(yu) 學校長期以來對國防教育孜孜以求的探索。作為(wei) 誕生於(yu) 抗日烽火年代、為(wei) 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學校,該校將愛國主義(yi) 精神視作辦學之基、立校之魂。“我們(men) 要培養(yang) 誌存高遠、有家國情懷的人。更要告訴學生和家長,愛黨(dang) 愛國最有效的路徑之一就是參軍(jun) 。”徐漢夫說。
事實上,在安慶市,野寨中學絕非個(ge) 例。近年來,該市在各界持續掀起國防教育熱潮。數據顯示,安慶市每年征兵人數達到1500餘(yu) 人,優(you) 撫對象約12.08萬(wan) 人。2020年,安慶市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
為(wei) 學生築愛國情、立報國誌
與(yu) 國內(nei) 很多中學不同,潛山野寨中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因陵建校、以校護陵的中學。抗日戰爭(zheng) 時期,985具抗日將士遺骸被安葬在野人寨。為(wei) 永久紀念忠烈以及培植烈士遺族與(yu) 地方優(you) 秀青年,皖鄂兩(liang) 省13縣知名人士發起倡議,在此開辦學校,取“景仰忠烈”之意,始名“景忠中學”,後改為(wei) “野寨中學”。
盡管校名有所更改,但在該校師生心中,守陵護陵、傳(chuan) 承愛國主義(yi) 精神的使命從(cong) 未改變。校園裏,紀念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忠烈祠、抗戰紀念館等建築與(yu) 教學樓毗鄰而立,路過的學生隻要抬頭,就能看到高聳莊嚴(yan) 的抗戰英烈紀念塔。
悠久的曆史與(yu) 獨特的建校背景,成為(wei) 學校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寶貴資源。在野寨中學,每一個(ge) 和抗戰、烈士相關(guan) 的節日節點,學校都會(hui) 舉(ju) 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清明節組織學生祭掃烈士墓;7月7日為(wei) 烈士墓碑描紅;每年高一新生開學典禮固定在9月3日舉(ju) 行,因為(wei) 那天是抗日戰爭(zheng) 勝利紀念日。
高二學生彭一在入校之前,對“愛國”一詞的理解尚不明晰。高一初次參加宣誓活動時,他走進忠烈祠,看到祭拜英靈的牌位,聽完老師講述的985位抗日將士的故事,突然感到“愛國”變得具體(ti) 起來。那天他暗自發誓,“長大後要和先輩們(men) 一樣保家衛國”。
“985位抗日將士是我們(men) 的楷模,他們(men) 英勇奮戰、不畏犧牲的愛國主義(yi) 精神是野中的寶貴精神財富。野中人,就是要做他們(men) 的繼承者,獻身國防,保家衛國。”該校品格教育工作室負責人、校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徐富貴說。
2013年,為(wei) 了號召學生投身軍(jun) 營、獻身國防,學校在開展傳(chuan) 統愛國主義(yi) 教育的基礎之上,又實施起“長城計劃”。這是一個(ge) 由校方與(yu) 在軍(jun) 隊任職、大校以上軍(jun) 銜校友共同發起的計劃,期望通過高中3年的教育,讓野中學子從(cong) 了解國防、熱愛國防到獻身國防。
10年來,“長城計劃”轟轟烈烈地展開,活動越辦越多。校園網站和學校櫥窗開辟出國防教育專(zhuan) 欄,從(cong) 軍(jun) 校友定期回學校開展宣講、組織國防知識講座。學校成立軍(jun) 事社團,舉(ju) 辦軍(jun) 事夏令營、冬令營,帶領學生走進軍(jun) 營,感受部隊氛圍……
為(wei) 獎勵考取軍(jun) 校與(yu) 7所為(wei) 我國軍(jun) 工作出突出貢獻的國防工業(ye) 院校的學生,學校專(zhuan) 門設立了“長城基金”與(yu) “國防七校獎”。今年,學校與(yu) 國防科技大學達成協議,合作招收“國防科技育英班”,為(wei) 將來定向報考軍(jun) 校培養(yang) 人才力量。
在今年野寨中學考取軍(jun) 校的20人中,餘(yu) 建賢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而促使他決(jue) 心報考軍(jun) 校、投身國防的,正是3年來一次次“長城計劃”活動的耳濡目染。
高二那年,一名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校友回校宣講。在那場宣講上,餘(yu) 建賢看到講解武器裝備的視頻,第一次了解到軍(jun) 工的威力和重要性。他一下子迷上了軍(jun) 工,從(cong) 此將國防科技大學視作高考的“唯一誌願”。他希望投身軍(jun) 工研發領域,做一個(ge) “為(wei) 大國重器默默奉獻”的人。
從(cong) 教32年的學校教師葛徐棟能明顯感覺到,進入野寨中學、參加過國防教育活動後,學生們(men) 會(hui) 發生明顯的變化。每年軍(jun) 訓結束後,總會(hui) 有學生在心得體(ti) 會(hui) 裏寫(xie) “將來要參軍(jun) 報國、圓夢軍(jun) 營”。高考前,誌願報考軍(jun) 校的學生則會(hui) 每天自發到操場上跑步,鍛煉體(ti) 能。
“做國防教育,就是為(wei) 了培養(yang) 學生的報國情懷,幫他們(men) 把愛國的種子種下去、把報國的誌向立起來。”葛徐棟說。
讓國防教育在校園全麵鋪開
今年考取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的野寨中學畢業(ye) 生餘(yu) 子妍記得,高中3年,“國防教育無處不在”。一次周末她去校圖書(shu) 館借書(shu) ,發現推薦書(shu) 架上擺放的竟不是學習(xi) 資料或新聞報刊,而是一本本軍(jun) 事雜誌。
這並非偶然。在安慶市,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國防教育建設陣地。這源於(yu) 近年來麵向全市中小學以及幼兒(er) 園倡導的“五個(ge) 一”行動,即每所學校建立一個(ge) 國防教育圖書(shu) 專(zhuan) 架、設立一處國防教育宣傳(chuan) 櫥窗;每個(ge) 學年召開一次國防教育主題班會(hui) 、組織開展一次“我與(yu) 國防”讀書(shu) 演講比賽或歌詠比賽、組織觀看一部國防教育影片。
安慶市第十四中學又名延喬(qiao) 中學,為(wei) 紀念出自安慶的革命先烈陳延年、陳喬(qiao) 年兄弟兩(liang) 人而命名。在延喬(qiao) 中學,國防教育已滲透到日常教學生活中。學校專(zhuan) 門編寫(xie) 了包含國防知識、國防科技、部隊與(yu) 軍(jun) 人禮儀(yi) 等內(nei) 容的國防教育校本教材,班主任每月進行一次專(zhuan) 題教學,學校每年組織開展國防知識競賽。
延喬(qiao) 中學德育處主任吳興(xing) 水注意到,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後,學生們(men) 的精氣神變了。做早操時,學生們(men) 的立正、齊步走會(hui) 自動進入“軍(jun) 人模式”,上課時則筆直端坐。
除了校園文化建設,安慶市還結合重點節日節點,組織全市學校開展紀念活動。每學期開學之初,各學校都要上“開學第一課”,內(nei) 容多是圍繞國防教育,部隊官兵和退役老兵常會(hui) 被邀請來,做“第一課”的主講人。
今年9月1日,安慶市華中路第二小學請來91歲的抗戰老兵李洪嶽,與(yu) 千餘(yu) 名學生一起參加升旗儀(yi) 式、同上第一課。該校大隊輔導員張金捷回憶說,當天一早,李洪嶽乘車抵達學校,從(cong) 車上下來時,前來迎接的同學自發地鼓起掌。掌聲經久不息,一直持續到老人走過操場,在前排落座。
作為(wei) 新疆軍(jun) 區某團的共建學校,華中路第二小學還常與(yu) 戍守邊疆的部隊官兵遠程視頻連線。通過連線,學生們(men) 能直接看到邊防官兵艱苦的訓練和生活環境,聽兵哥哥們(men) 講衛國戍邊的故事。
這也是安慶市近年來全麵鋪開校園國防教育的重要舉(ju) 措之一。以中小學師生為(wei) 參與(yu) 主體(ti) ,全市10個(ge) 縣(市、區)均已和邊海防部隊結成共建,日常開展“千裏連線話國防”“異地同升一麵國旗”等活動。截至今年7月,全市已舉(ju) 辦32場次活動,1.1萬(wan) 餘(yu) 名邊防官兵與(yu) 安慶師生直接參與(yu) 其中。
華中路第二小學就曾收到過來自喀喇昆侖(lun) 的“昆侖(lun) 石”與(yu) 國旗。去年,新疆軍(jun) 區某團的官兵將一麵國旗從(cong) 邊防駐地寄來,並選定日期,與(yu) 學校在同一天舉(ju) 行升旗儀(yi) 式。那天升旗儀(yi) 式結束後,華中路第二小學的師生在操場上佇(zhu) 立良久,一名五年級的學生說,“與(yu) 解放軍(jun) 叔叔同升一麵國旗,讓我感到英雄就在身邊”。
“要讓國防教育在校園全麵鋪開,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ge) 階段幫助他們(men) 樹立國防意識,激發愛國情懷,春風化雨地影響、感召他們(men) 。”安慶軍(jun) 分區夏博說,如今在軍(jun) 地共同努力下,“雲(yun) 端共建全覆蓋”已成為(wei) 安慶市的品牌活動之一。
今年2月,教育部、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印發通知,認定公布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安慶市10所學校榜上有名,獲評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
國防教育推動征兵熱潮
去年10月,安慶軍(jun) 分區協調衛國戍邊英雄王焯冉生前所在部隊,與(yu) 望江縣一所高中的學生展開“千裏連線”。這次連線中,他們(men) 還請來了王焯冉的母親(qin) 。看到英雄的母親(qin) ,不少學生激動地當場叫出“王媽媽”,表示要像焯冉哥哥一樣從(cong) 軍(jun) 報國。
在夏博看來,國防教育成果的最直觀體(ti) 現,就在於(yu) 青年學子願意投身軍(jun) 營、獻身國防。“學子參軍(jun) 入伍、報考軍(jun) 校,最能夠證明國防教育在他們(men) 心裏已落地生根。”夏博說。
校園之外,每年征兵季,安慶市10個(ge) 縣(市、區)的人武部及相關(guan) 部門幹部會(hui) 全員出動。安慶軍(jun) 分區胡小龍說,有時各縣(市、區)自發拍攝征兵宣傳(chuan) 片,黨(dang) 政幹部們(men) 會(hui) 親(qin) 自上陣出鏡,還會(hui) 號召各級黨(dang) 員幹部一起宣傳(chuan) 。一些村子裏的兵支書(shu) 在這段時間會(hui) 特別忙,要走村入戶一一發放征兵宣傳(chuan) 單,並進行講解,“特別‘卷’”。
2022年春季征兵前,大觀區人武部聶竹青就狠狠地“卷”了一次。此前,安慶師範大學的征兵工作一直不盡如人意,學生報名寥寥無幾。2021年年底,聶竹青想方設法請來了“導彈兵王”王忠心,為(wei) 安慶師範大學的學生做了一場講座,講述其從(cong) 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wei) “兵王”的故事。
那場講座堪稱安慶師範大學當年最火爆的活動之一,“現場就像追星一樣”。聶竹青記得,不少同學捧著花來聽講座,結束後爭(zheng) 相上台獻花。而要和王忠心合影的學生早已排起長隊,拍照持續了足足一個(ge) 小時。
隨後的春季征兵,安慶師範大學迎來前所未有的“征兵熱”,報名應征人數從(cong) 過去的20多人一下子暴漲到140餘(yu) 人。
“‘兵王’進校園,能征一個(ge) 連。我們(men) 就是要用各種方法,讓青年學子切身感受到火熱軍(jun) 營的魅力,引導他們(men) 參軍(jun) 入伍,投身國防。”聶竹青說。
讓軍(jun) 人受到全社會(hui) 的尊崇
在今年大一新生奔赴大學校園的同時,潛山野寨中學的校園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路旁宣傳(chuan) 欄裏的“龍虎榜”更新了,20名考取軍(jun) 校的學生名單被排在了最前麵,宣傳(chuan) 版麵最大、最醒目。教學樓中央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他們(men) 的喜訊。
徐富貴稱,在野寨中學,“考軍(jun) 校的學生最‘受寵’”。每年高考後頒發獎學金,隻有軍(jun) 校學生能坐在第一排,由校長親(qin) 自頒獎。學生代表發言時,隻能軍(jun) 校學生做代表。“就是要讓學生們(men) 知道,軍(jun) 人是最受尊崇的。”徐富貴說。
每年高考後的獎學金頒獎儀(yi) 式,則都被安排在八一建軍(jun) 節當天舉(ju) 行。那一天,不但考取軍(jun) 校的學生會(hui) 被邀請回校,連同他的班主任、家長也都會(hui) 被請來。徐富貴說,就是要營造一種氛圍,“一人參軍(jun) ,全班光榮,全家光榮”。
做了多年雙擁工作,安慶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雙擁褒揚科科長汪洋對此深有感觸。“如何讓軍(jun) 人成為(wei) 全社會(hui) 尊崇的職業(ye) ?就是要優(you) 待軍(jun) 人軍(jun) 屬,彰顯軍(jun) 人的榮譽。”汪洋說。
為(wei) 此,安慶市專(zhuan) 門開展了軍(jun) 人榮光行動。截至今年7月,累計為(wei) 1991名立功受獎官兵上門送喜報。各地均建設有鄉(xiang) 鎮“光榮牆”、縣級“光榮榜”,凡在部隊有立功表現的官兵都會(hui) 榮登上榜,立二等功以上榮譽的現役軍(jun) 人還會(hui) 被載入地方誌。
7月初,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舉(ju) 辦了一場療養(yang) 活動,將全市立三等功以上榮譽的現役軍(jun) 人的父母接至療養(yang) 院,免費為(wei) 他們(men) 進行為(wei) 期一周的療養(yang) 。暑假期間,針對駐地部隊官兵任務重、軍(jun) 娃無人看管的情況,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還聯合多個(ge) 部門辦起軍(jun) 人子女暑期托管班。
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托管班,課程內(nei) 容極為(wei) 豐(feng) 富。汪洋和同事請來部隊醫院的專(zhuan) 家教授心肺複蘇術,通過教育體(ti) 育局請來專(zhuan) 業(ye) 教師為(wei) 孩子們(men) 輔導文化課、組織體(ti) 能訓練。他們(men) 還會(hui) 組織孩子們(men) 外出研學,參觀博物館、國防教育基地和軍(jun) 營。“總之軍(jun) 娃們(men) 喜歡什麽(me) 、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就開展什麽(me) 活動。”汪洋說。
“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要做好軍(jun) 人軍(jun) 屬的優(you) 待,解決(jue) 他們(men) 的‘所需、所想、所盼’,讓他們(men) 在一點一滴中感受到被尊崇、關(guan) 懷。”汪洋說。
針對新冠疫情影響創業(ye) 市場的情況,2020年以來,安慶市陸續推出“擁軍(jun) 貸”“軍(jun) 優(you) 貸”,為(wei) 退役軍(jun) 人及未隨軍(jun) 就業(ye) 軍(jun) 屬提供貸款服務,降低貸款利率,簡化貸款流程。
“軍(jun) 人軍(jun) 屬滿意了,我們(men) 的工作就有價(jia) 值。”汪洋說,“我們(men) 所做的一切就是為(wei) 了告訴軍(jun) 人,請你們(men) 放心,你們(men) 保家衛國,其他一切有我們(men) 。”
打造“全民國防”濃厚氛圍
“防空警報的鳴響方式和時長是有區別的,我們(men) 可以在此試聽。聽到不同的警報聲,應該做出的反應也不同。”近日,安慶市國防人防教育館內(nei) ,90後講解員吳辰瑩為(wei) 參觀者進行著細致、生動的講解。
今年6月1日,安慶市國防人防教育館正式開館。展館麵積2884平方米,融國防人防教育、防空防災知識、公共安全應急、安慶曆史文化、實物模擬體(ti) 驗於(yu) 一體(ti) ,設置“利劍長空·駐守國防”“居安思危·天盾人防”“防災應急·共建民防”等多個(ge) 展示區域。
作為(wei) 今年新開的展館之一,國防人防教育館一開館,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在國防區,大批海陸空武器裝備模型有序陳列,展示著我國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的發展曆程。吳辰瑩發現,小朋友們(men) 普遍對裝備模型和模擬空襲事件的小遊戲感興(xing) 趣,大人們(men) 則更傾(qing) 向於(yu) 了解國防人防知識和相關(guan) 政策法規。
“單純科普國防知識,大家都會(hui) 覺得枯燥。但在場館內(nei) ,各區域通過互動和體(ti) 驗設備,加深人們(men) 對國防、人防的印象,讓相關(guan) 知識走進大家的生活。”吳辰瑩說,“所有人都來了解國防,才能做到所有人都熱愛國防、支持國防建設。”
事實上,在安慶市內(nei) ,像國防人防教育館一樣,麵向全體(ti) 市民開放的國防教育陣地不在少數。目前,安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已建成安慶市國防人防教育館1座、人防主題公園1個(ge) 、社區人防主題廣場1個(ge) 、國防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兩(liang) 個(ge) ,通過打造陣地普及國防人防法律法規,宣傳(chuan) 國防人防建設成果,增強廣大群眾(zhong) 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
大觀區雙擁暨國防教育長廊是近幾年安慶市內(nei) 的新晉“網紅打卡點”。這條全長300米的長廊於(yu) 2020年1月竣工,就建在馬路旁,行人走過就可以看到,讓國防教育近在百姓身邊。
安慶軍(jun) 分區的謝婷婷全程參與(yu) 了長廊的布設,對此感受最深。2020年1月9日竣工後,針對長廊展出的雙擁曆史沿革、全軍(jun) 英模人物、軍(jun) 民共建工作動態等內(nei) 容,謝婷婷立即開始撰寫(xie) 講解詞。為(wei) 了確保事實準確,每一部分內(nei) 容她都要翻閱大量資料一一核實,一篇不足2000字的講解詞,她反複修改,足足寫(xie) 了1個(ge) 星期。
當年1月15日,上級單位前來參觀考察,謝婷婷擔任現場講解員。她站在展板前講述著雙擁曆史與(yu) 國防知識。看到不少市民也停下腳步,耐心聆聽,她感到格外驕傲。
“我們(men) 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國防教育要全民參與(yu) ,培養(yang) 國防意識更是全民的事。要走出校園、軍(jun) 營,麵向全社會(hui) ,讓民眾(zhong) 都樹立起愛國擁軍(jun) 、關(guan) 注國防的意識。”汪洋說。在他看來,國防教育要打造出“全民熱潮”,“營造一種無處不在的氛圍,讓國防教育的影響潤物細無聲”。
今年7月29日,安慶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出台文件,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八一亮屏亮燈顯尊崇”活動。按規定,8月1日全天,全市所有電子大屏及重要地段顯示設備都要播放雙擁宣傳(chuan) 標語,公交車、出租車等電子顯示屏則要滾動播放。
汪洋忘不了,那天安慶市的大街小巷,數不清的電子屏一起點亮,連成一片紅色的海洋。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寫(xie) 著“沒有穩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安寧”“軍(jun) 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強國必須強軍(jun) ,軍(jun) 強才能國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王海涵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