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網絡安全屏障——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9月11日至17日,以“網絡安全為(wei) 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wei) 主題的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chuan) 周將在全國範圍內(nei) 統一開展,通過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係列活動,宣傳(chuan) 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營造全社會(hui) 共築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近年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ti) 係不斷健全,網絡安全工作體(ti) 製機製日益完善,全社會(hui) 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網絡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2023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施行六周年。這部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對個(ge) 人信息保護、治理網絡詐騙、實施網絡實名製等方麵作出明確規定,成為(wei) 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的重要裏程碑。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網絡安全領域頂層設計,在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基礎上,製定完善網絡安全相關(guan) 戰略規劃、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網絡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確立。
頒布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出台《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幹規定(試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讓網絡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製定發布300餘(yu) 項網絡安全國家標準,我國網絡安全標準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建立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製度、網絡安全審查製度、雲(yun) 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製度,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雲(yun) 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有效防範化解供應鏈網絡安全風險;出台《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提升國家數據出境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應急工作機製,實施《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構建起“全國一盤棋”的工作體(ti) 係,形成維護網絡安全的強大合力。
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網信事業(ye) 要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出台係列政策舉(ju) 措,推動加快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進程。
2016年,六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的意見》,推動開展網絡安全學科專(zhuan) 業(ye) 和院係建設,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ang) 機製。設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實施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目前,已有60餘(yu) 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學院,200餘(yu) 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本科專(zhuan) 業(ye) 。
中央網信辦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指導武漢市建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yu) 創新基地,積極探索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機製新模式;工信部和北京市共同打造國家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園區,重點推動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全國首個(ge) 跨省域國家級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園區落地成渝,打造引領西部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高地。
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ang) 進程不斷加快,技術能力穩步提高,產(chan) 業(ye) 體(ti) 係快速發展,人才培養(yang) 、技術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的良性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持續加強
互聯網通達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連接黨(dang) 心民心。
聚焦強製授權、過度索權等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問題,2019年以來,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專(zhuan) 項治理,有力震懾違法犯罪行為(wei) 。
針對非法利用攝像頭偷窺個(ge) 人隱私畫麵、交易隱私視頻等侵害公民個(ge) 人隱私的行為(wei) ,2021年5月起,有關(guan) 部門開展攝像頭偷窺等黑產(chan) 集中治理工作,督促各類平台處置相關(guan) 違規有害信息、下架違規產(chan) 品,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
網絡安全為(wei) 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
2014年以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chuan) 周連續9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舉(ju) 辦,廣泛開展網絡安全進機關(guan) 、進企業(ye) 、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形式,有力推動了全社會(hui) 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
如今,各方麵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麵已經形成,網絡安全的共治共建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zhong) 正自覺成為(wei) 網絡安全的守護者,共同築牢網絡安全之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