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鏈條”服務護航畢業生就業路

發布時間:2023-09-13 11:0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再過幾天,南昌航空大學2023屆畢業(ye) 生徐碩童工作就滿兩(liang) 個(ge) 月了。聊起未來,這名00後滿心期待,除了不錯的薪資和公開透明的晉升機製,公司還為(wei) 他和新入職的同事量身定製了培養(yang) 方案,配備了職業(ye) 規劃導師。而就在幾個(ge) 月前,考研失利的他還在為(wei) 找工作發愁。

  徐碩童本科學的是電子商務專(zhuan) 業(ye) ,想找一份運營方麵的工作,由於(yu) 實操經驗和麵試技巧不足,他的求職路頗為(wei) 坎坷。“線上投了幾十份簡曆,學校大大小小雙選會(hui) 、招聘會(hui) 跑了個(ge) 遍,都沒能找到對口的崗位。”屢次碰壁後,徐碩童有些泄氣。

  在今年4月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ju) 辦的一場書(shu) 記麵對麵活動中,徐碩童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上官飛講述了自己的困難。學校就業(ye) 指導教師鄭飛第二天一早聯係上他,詳細了解了他的求職意向。

  今年以來,南昌航空大學通過各學院摸排、書(shu) 記麵對麵、校長約吧、校領導有約、現場調研等多種形式,收集、了解未就業(ye) 學生求職需求和就業(ye) 困境,建立求職意向台賬,配備就業(ye) 指導教師,為(wei) 學生提供簡曆修改、崗位推薦等“一對一”精準幫扶。

  “馬上5月了還沒找到工作,畢業(ye) 前找到工作的希望是不是要落空了?”“目前學校可以推薦的工作機會(hui) 還多嗎?”徐碩童有些擔憂地問鄭飛。一番心理疏導後,鄭飛著手幫徐碩童推薦崗位、修改簡曆,進行模擬麵試。

  此前,做了幾年就業(ye) 指導工作的鄭飛發現,一些學生專(zhuan) 業(ye) 能力並不差,卻因為(wei) 缺乏麵試經驗,與(yu) 心儀(yi) 的工作失之交臂。她也觀察到,讓學生學會(hui) 表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wei) 此,南昌航空大學決(jue) 定在麵試這個(ge) 畢業(ye) 生求職的薄弱環節下功夫。今年5月,學校招生就業(ye) 管理處開設“鄭老師推薦”欄目,為(wei) 畢業(ye) 生進行模擬麵試,錄製個(ge) 性視頻簡曆,提高麵試技巧。

  視頻簡曆拍攝過程常因學生磕巴、忘詞等一係列害怕鏡頭的表現而中斷,吸取經驗後,鄭飛采用一問一答、模擬企業(ye) 初麵的形式,幫助學生打開話匣,完成錄製。鄭飛介紹:“錄製好了成片,學校在幫學生推薦崗位時,即使學生在外地沒能趕到現場,我們(men) 也可以給企業(ye) 發送視頻簡曆,提升就業(ye) 機會(hui) 。”

  麵對攝像機,徐碩童有些緊張,自我介紹時還會(hui) 冒出口頭禪。鄭飛向他指出這一問題,並向他推薦了跟演講與(yu) 口才相關(guan) 的雜誌,讓他回去翻看,一段時間下來,果然有效果。受益於(yu) 鄭飛的指導,今年7月,徐碩童順利入職江西京東(dong) 大藥房有限公司,負責線下門店運營工作。

  多措並舉(ju) 拓寬畢業(ye) 生就業(ye) 路,促進畢業(ye) 生高質量就業(ye) 始終是南昌航空大學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著力點。今年以來,校領導帶隊多次深入二級學院進行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現場調研,多次召開就業(ye) 工作推進會(hui) 部署就業(ye) 工作,《關(guan) 於(yu) “大就業(ye) ”育人體(ti) 係建設的實施方案》等相繼落地實施。

  根據該方案,南昌航空大學將就業(ye) 育人工作延伸為(wei) 從(cong) 新生入校到畢業(ye) 後職業(ye) 生涯發展全過程,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長期跟蹤和職業(ye) 發展終身服務機製,除了就業(ye) 部門,二級學院、各職能部門也都深度參與(yu) 到就業(ye) 育人工作中。

  “過去,主要是我們(men) 招就處的工作人員在做學生就業(ye) 工作,現在學校教職工幾乎都參與(yu) 了就業(ye) 育人的過程。”該校招生就業(ye) 管理處副處長虞英介紹,今年,南昌航空大學把訪企拓崗工作延伸至二級學院,形成以學校為(wei) 主導、學院為(wei) 主體(ti) 的校院兩(liang) 級模式,學校層麵書(shu) 記、校長帶頭,校領導班子成員全體(ti) 參與(yu) ,二級學院層麵學院領導帶頭,係主任、專(zhuan) 任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廣泛參與(yu) 。截至目前,南昌航空大學已累計訪企190餘(yu) 家,新開拓就業(ye) 崗位1600餘(yu) 個(ge) 。

  未來,南昌航空大學還將成立“大就業(ye) ”育人體(ti) 係建設委員會(hui) ,建立院級就業(ye) 服務學生組織,組建班級就業(ye) 小組,設立更多校內(nei) 就業(ye) 指導工作室,培養(yang) 一批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谘詢和就業(ye) 指導人員,配齊配強職業(ye) 谘詢和就業(ye) 指導隊伍,聘請知名企業(ye) 資深HR和校內(nei) 專(zhuan) 業(ye) 就業(ye) 指導教師擔任校內(nei) 外就業(ye) 和職業(ye) 發展指導專(zhuan) 家,錄製發布具有實用性的就業(ye) 指導係列短視頻,打造“互聯網+就業(ye) 指導”係列公益課品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