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黃河流域九省區合奏“非遺新曲”

發布時間:2023-09-15 11: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9月13日電(閆姣)給佘太君戴上墨鏡,為(wei) 蘇三配上滑板,打造“非遺女孩”……13日,黃河流域九省區非遺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齊聚黃河之濱蘭(lan) 州市,共探非遺如何“舊詞譜新曲”。

  當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指導,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弘揚協同機製秘書(shu) 處支持,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黃河之濱也很美——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論壇”在蘭(lan) 州舉(ju) 辦。

  “基於(yu) 區域文化特征的新場景營建是黃河流域非遺保護的新特點。傳(chuan) 承+創新是黃河流域非遺保護的新趨勢。數字+非遺的新技術注入,是黃河流域非遺保護與(yu) 旅遊開發融合的新思路。”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侯姝慧在論壇上用了多個(ge) “新”。

  在山東(dong) 省級非遺費縣手繡技藝項目臨(lin) 沂市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卞成飛看來,隨著時代更迭,非遺需要推陳出新,“如今年輕人偏愛國風服飾,我們(men) 便搭配製作了國風配飾與(yu) 首飾,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一些簡約手繡作品還成為(wei) 日本、韓國、巴西等國家留學生的新寵。”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副司長胡雁表示,黃河文化在內(nei) 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也需要與(yu) 時俱進、推陳出新。

  與(yu) 此同時,“黃河流域九省(區)非遺大集”同步舉(ju) 辦,通過圖文和活態展示、互動體(ti) 驗、線下銷售、線上網紅和非遺傳(chuan) 承人直播帶貨結合的方式,集中展銷黃河流域九省(區)36家非遺工坊400多件非遺產(chan) 品,展現在黃河流域九省(區)被廣泛認可並具有傳(chuan) 承創新活力的非遺項目,充分呈現黃河流域非遺係統性保護成果以及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效。(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