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拉克美》亮相國家大劇院
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 高凱)由國家大劇院、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維羅納露天劇場基金會(hui) 、洛杉磯歌劇院聯合製作的德利布歌劇《拉克美》,日前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法國指揮家讓-呂克·坦戈攜手貝亞(ya) 特·裏特、馬爾科·齊亞(ya) 波尼等一眾(zhong) 國際實力唱將,與(yu)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管弦樂(le) 團、中國歌劇舞劇院的青年舞者,共同為(wei) 樂(le) 迷呈現一台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
一位未經世事的印度祭司女兒(er) ,一位為(wei) 國征戰的英國軍(jun) 官,不同階層及社會(hui) 身份的多重矛盾衝(chong) 突,結局終究指向了不可避免的愛情悲劇。歌劇的敘事環環相扣充滿反思,每個(ge) 事件都是後來結局的鋪墊和預示。《拉克美》對藝術家有著極高的要求,大段高音域唱段對演員提出眾(zhong) 多挑戰。正因如此,該劇在世界範圍內(nei) 都鮮少被搬上舞台。
此番指揮家讓-呂克·坦戈在音樂(le) 張力、技巧造詣以及對於(yu) 詞句與(yu) 樂(le) 譜的理解方麵都讓人見識到他對法國音樂(le) 的熟稔。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在其執棒下,敏銳捕捉指揮意圖,充滿激情的元素被賦予溫暖且極具表現力的演繹。
第一幕開場不久後,便是觀眾(zhong) 最熟悉的“花之二重唱”。女高音貝亞(ya) 特·裏特與(yu) 女中音塞雷娜·馬爾菲配合默契,兩(liang) 個(ge) 音色完美相互襯托,充分展現了和諧之境,帶給人們(men) 無法言語的神秘美感。拉克美原本封閉的心門逐漸敞開,似乎預示了她即將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心動。男高音馬爾科·齊亞(ya) 波尼以一首詠歎調“癡迷的幻想”,想象著首飾的主人容貌,他聲音唯美連貫、堅定又不乏柔情,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演員幾近完美的演唱,當晚的舞美服化同樣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不落窠臼的寫(xie) 意意境加之華麗(li) 奪目的異域風情,為(wei) 這部世界經典注入全新的藝術活力。
大幕開啟,舞台上的一片水域讓人眼前一亮,整部歌劇是在一個(ge) 真實的水池上完成。“水是我們(men) 的生命之源,這個(ge) 發生在恒河邊上的愛情故事,借由水放大了人類的情感。”導演達維德·利維摩爾闡釋道。
水不僅(jin) 是印度文化的典型元素,也象征著淨化,是場景的核心要素。在水麵上,豐(feng) 富的視覺元素集合在一起,呈現出動人畫麵。舞台上如此大麵積水元素的使用,也為(wei) 舞台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介紹,此次舞台技術人員從(cong) 裝台到演出,事無巨細,排查各種大小安全隱患,為(wei) 演出的順利平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看似簡約低調的舞美,其背後是先進科技技術的運用。國家大劇院此番首次應用D3全息投影技術,以保證音樂(le) 和視覺的複雜同步,聽眾(zhong) 可切身感受到高清投影帶來的視覺快感。
當晚舞台上4個(ge) 平移升降的LED大屏構成主要舞台敘述空間,以獨特的運動形態盡顯音樂(le) 中的美妙旋律與(yu) 和聲。前期經過精微拍攝的花朵影像,它們(men) 隨劇情發展、演員情緒而變化,變幻莫測,起到激發情感、營造超現實場景的重要作用。
經典法語歌劇必然少不了養(yang) 眼的舞蹈場麵,第二幕兩(liang) 段印度風格的群舞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的青年演員呈現,他們(men) 在水中旋轉跳躍,極具觀賞性,成為(wei) 當晚濃墨重彩的一筆。
歌劇《拉克美》將在14日至16日繼續於(yu) 此間上演。(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