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共建“一帶一路”·鐵路建設)
10月2日,印度尼西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首條高速鐵路雅萬(wan) 高鐵正式啟用。雅萬(wan) 高鐵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是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國同地區國家共商共建共享、攜手邁向現代化的成功範例。
鐵路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鐵路“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中老鐵路、匈塞鐵路、蒙內(nei) 鐵路、雅萬(wan) 高鐵……一條條鐵路的投入運營,讓鐵路建設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的重要方麵,不僅(jin) 推動了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深化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中老鐵路——
互聯互通加速器
經濟合作新引擎
在中老鐵路萬(wan) 象南站,記者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堆場中,印有“中國鐵路”字樣的集裝箱整齊碼放;軌道上,滿載集裝箱的列車緩緩駛出;大廳裏,老撾企業(ye) 代表們(men) 在窗口辦理貨運業(ye) 務……
萬(wan) 象南站是中老鐵路老撾段最大的貨運站,也是當地鐵路運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承擔了中老鐵路老撾段約80%的進口貨物和30%的出口貨物運輸,很多東(dong) 盟國家的貨物也從(cong) 這裏搭上中老鐵路貨運列車轉運至中國。萬(wan) 象南站站長李同許說:“中老鐵路瀾湄專(zhuan) 列從(cong) 萬(wan) 象經磨丁口岸直達昆明,算上通關(guan) 時間,全程隻需26至28小時,尤其適合生鮮產(chan) 品運輸。”
距離萬(wan) 象南站12公裏的中老鐵路萬(wan) 象站,是中老鐵路老撾段客運始發站,站內(nei) 旅客絡繹不絕。“這次乘坐火車從(cong) 老撾到中國十分舒適快捷,再也不用在途中過夜了。”時隔3年,再次踏上去中國留學之旅的通薩萬(wan) 興(xing) 奮地說,從(cong) 前在萬(wan) 象乘客運汽車到昆明,全程需要2至3天,途中還至少要換乘3次。現在搭乘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到磨憨鐵路口岸隻需不到5個(ge) 小時,再經5個(ge) 小時就能抵達昆明。
數據顯示,自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中老鐵路老撾段累計發送旅客316萬(wan) 人次、貨物519萬(wan) 噸,貨物種類從(cong) 100餘(yu) 種拓展到2000餘(yu) 種。老撾總理宋賽表示,中老鐵路深刻改變了老撾交通運輸格局,實現了從(cong) “陸鎖國”到“陸聯國”的夙願,極大地便利了民眾(zhong) 出行,促進了商品生產(chan) 出口,吸引了大量遊客訪問,取得了經濟社會(hui) 效益雙豐(feng) 收,帶動老撾經濟邁上了新台階。
“中老鐵路隻是起點,不是終點。”宋賽說,鐵路未來將向南延伸至泰國、馬來西亞(ya) 和新加坡等國,成為(wei) 中南半島南北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不僅(jin) 是地區互聯互通的加速器,還將為(wei) 經濟合作提供新引擎,“中老鐵路是推動地區發展和一體(ti) 化最重要的項目,對地區內(nei) 國家減少貧困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匈塞鐵路——
改善出行條件
促進經濟發展
清晨,在位於(yu) 塞爾維亞(ya) 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中心車站,乘客們(men) 匆匆走進嶄新的列車車廂。乘客佐蘭(lan) 說,她經常需要往返於(yu) 貝爾格萊德和塞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以前隻能選擇開車或者坐長途客車。一旦遇上堵車,80多公裏遠的路程往往需要一個(ge) 多小時。“現在坐直達列車僅(jin) 需半小時左右,花費也少了很多,大大方便了我們(men) 的出行。”
匈塞鐵路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線路全長近350公裏,是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也是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匈塞鐵路塞爾維亞(ya) 境內(nei) 區段由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和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營體(ti) 承建,全長183公裏,設計時速200公裏。
2022年3月,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貝諾段)正式開通運營,實現了中國與(yu) 歐盟鐵路技術規範的對接。運營一年多來,貝諾段將兩(liang) 地的通行時間極大縮短,每天開行列車50多列,已累計發送旅客約450萬(wan) 人次,最高日發送旅客1.44萬(wan) 人次。目前,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進入全麵鋪軌施工階段,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後,匈塞兩(liang) 國首都間鐵路旅行時間將由8小時縮短到3小時左右,大幅提高中東(dong) 歐國家間互聯互通水平。
“得益於(yu) 中方提出的合作設想,匈塞鐵路建設已成為(wei) 塞爾維亞(ya) 現代化建設的一部分。”塞爾維亞(ya) 總統武契奇表示,匈塞鐵路對於(yu) 塞爾維亞(ya) 北部地區發展、沿線旅遊開發和招商引資至關(guan) 重要。塞爾維亞(ya) 國民議會(hui) 外事委員會(hui) 副主席拉古什說,以匈塞鐵路為(wei) 代表的塞中兩(liang) 國合作碩果累累,將書(shu) 寫(xie) 兩(liang) 國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蒙內(nei) 鐵路——
凝結的是友誼
帶來的是希望
早上8時,隨著一聲清脆的汽笛聲,迎著冉冉升起的太陽,列車準時從(cong) 蒙內(nei) 鐵路肯尼亞(ya) 內(nei) 羅畢站緩緩駛出。機務調度中心裏,機輛部指導司機彼得盯著電腦屏幕,仔細監測列車的運行情況。“蒙內(nei) 鐵路已安全運營6年多了,作為(wei) 其中的一員我非常驕傲。”他笑著說,“我見證了蒙內(nei) 鐵路的發展,這條鐵路讓我們(men) 的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
2017年5月,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蒙內(nei) 鐵路建成通車。蒙內(nei) 鐵路全長約480公裏,從(cong) 東(dong) 非第一大港口、肯尼亞(ya) 蒙巴薩港向廣袤的非洲內(nei) 陸延伸,至首都內(nei) 羅畢。蒙內(nei) 鐵路是肯尼亞(ya) 獨立以來建設的首條鐵路,也是肯尼亞(ya) 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不僅(jin) 極大便利了當地人的出行,也為(wei) 肯尼亞(ya) 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這是我第一次乘坐蒙內(nei) 鐵路的火車,車廂舒適幹淨,票價(jia) 也不貴。”瑪格麗(li) 特在外旅居多年,這次選擇經蒙內(nei) 鐵路出行,“有了火車方便太多了,感謝中國企業(ye) 為(wei) 我們(men) 修建了這麽(me) 好的一條鐵路。”喬(qiao) 杜裏是肯尼亞(ya) 一家貨運服務公司的總經理,據他介紹,自從(cong) 有了蒙內(nei) 鐵路,公司從(cong) 蒙巴薩港運輸的貨物量明顯增加。“通過蒙內(nei) 鐵路將貨物從(cong) 蒙巴薩運到內(nei) 羅畢隻需8個(ge) 小時,過去則需要一至兩(liang) 天。”喬(qiao) 杜裏說。
據肯尼亞(ya) 鐵路公司總經理菲利普·馬伊恩加介紹,蒙內(nei) 鐵路建成通車6年多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安全運營紀錄,平均上座率超過90%。肯尼亞(ya)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蒙內(nei) 鐵路2022年共運送旅客239萬(wan) 人次,高於(yu) 2021年的199萬(wan) 人次,客運服務收入達26億(yi) 肯尼亞(ya) 先令(1元人民幣約合20肯尼亞(ya) 先令),全年運輸貨物總計超過600萬(wan) 噸,貨運服務收入超過126億(yi) 肯尼亞(ya) 先令。
此外,蒙內(nei) 鐵路還為(wei) 肯尼亞(ya) 創造超過7.4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培養(yang) 出2800餘(yu) 名高素質鐵路專(zhuan) 業(ye) 技術和管理人才,不斷為(wei) 實現“連接國家,走向繁榮”的建設目標貢獻力量。正如肯尼亞(ya) 歌手蘇迪在自己創作的歌曲《蒙內(nei) 之歌——鐵路修到了我家鄉(xiang) 》中所唱:“朋友請聽我講,鐵路的故事長又長。它凝結的是友誼,它帶來的是希望。我的家鄉(xiang) ,一天天更加美好;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