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百年前清華學子群像

發布時間:2023-10-13 11: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程陶庵

  近三十年來,我傾(qing) 力搜集中國近現代《高等院校同學錄》,現已達百餘(yu) 冊(ce) 。這些同學錄其中包括同學錄、校友錄、學生名冊(ce) 、畢業(ye) 紀念冊(ce) 、校友通訊等性質相近的文獻。在這些同學錄中,詳細列入了學生的姓名、籍貫、專(zhuan) 業(ye) ,或有自述、感言,多附照片,或記載各校當時的新聞,或刊錄校友效力社會(hui) 的成績,藝文、通信等信息。這些資料既是賡續高校曆史文脈的真實記錄,又是高校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更為(wei) 後人留下了珍貴的高校曆史文化記憶。

  《清華年刊》上的湯用彤肖像 作者供圖

  其中,《清華年刊》《清華手冊(ce) 》及《清華大學紀念冊(ce) 》共計10餘(yu) 冊(ce) ,尤值一表。現僅(jin) 就1916—1917年《清華年刊(THE TSINGHUAPPER)》詳作介紹。

  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發端伊始,便承載著為(wei) 國育才的神聖使命。為(wei) 國家與(yu) 社會(hui) 培養(yang) 德才兼備之棟梁股肱,這既是大學的基本功能,也是核心目標。

  上述二冊(ce) 《清華年刊》,有1916年、1917年應屆畢業(ye) 生合影照,同時還看到了1921年、1922年、1923年、1924年在校生合照小影。

  清華早期六屆畢業(ye) 生,佼佼者眾(zhong) 。其脫穎而出者,步入社會(hui) ,迅速成長為(wei) 各學科領域大師級人物,為(wei) 中華民族振興(xing) 大業(ye) ,作出過卓越貢獻。

  譬如吳宓、洪深二位才俊,即1916年畢業(ye) 生。前者是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中國比較文學奠基人之一,且為(wei) 1925年成立的“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之主要創辦人;後者是教育家、劇作家,中國電影、話劇事業(ye) 之開拓者。

  湯用彤、查良釗二位才俊,則是1917年畢業(ye) 生。前者是哲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學術成就卓著。後者是教育家,曾任高校校長。

  1918年畢業(ye) 生,最為(wei) 知名者有李濟、葉企孫。李濟是人類學家、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享“中國考古之父”之美譽。葉企孫是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學的先驅與(yu) 奠基人。我國23位“兩(liang) 彈一星”元勳中,出其門下就有10位之多,還有50餘(yu) 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為(wei) 其高足。正如“兩(liang) 彈一星”元勳之一的王淦昌院士所言:“他對我畢生之路有決(jue) 定性的影響。”

  1921年畢業(ye) 生,典型代表為(wei) 物理學家、著名電機工程專(zhuan) 家薩本棟。

  1922年畢業(ye) 生,有潘光旦、謝文柄、梅貽寶。潘光旦是著名社會(hui) 學家、優(you) 生學家、民族學家,曾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教務長,被譽為(wei) 清華四大哲人之一(另三位為(wei) 陳寅恪、梅貽琦、葉企孫)。謝文柄是教育家,曾任四川大學副校長。梅貽寶是教育家,曆任燕京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代校長等職。

  1923年畢業(ye) 生,有顧毓琇、梁思成、孫立人、張忠紱。顧毓琇是科學家、教育家、詩人、戲劇家、音樂(le) 家和佛學家,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文理大師。他是清華大學工學院的創立者、國際電機權威,在文學、戲曲藝術創作上著述頗豐(feng) 。梁思成是中國建築曆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著名建築師,畢生致力於(yu) 中國建築的研究和保護,作出卓越貢獻,被譽為(wei) 中國近代建築之父。孫立人是抗戰名將。張忠紱是近代著名政治學家、外交家。

  1924年畢業(ye) 生,有梅汝璈、梁思永、周先庚。梅汝璈是在東(dong) 京審判中將日本七名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梁思永是中國現代考古學家。周先庚是心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實驗及應用心理學奠基人。

  在上述諸多名士中,孫立人與(yu) 梅汝璈,一武一文,分別在抗戰中和東(dong) 京審判中,為(wei) 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yan) ,作出重要貢獻,英雄事跡被廣為(wei) 傳(chuan) 頌。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3日 16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