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放在大地上的寫字桌

發布時間:2023-10-13 15: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講述】

  講述人:甘肅省文聯專(zhuan) 業(ye) 作家、銀川市作協主席 唐榮堯

  我出生在黃河邊的一個(ge) 小村子,從(cong) 小就對家鄉(xiang) 人諸如“不能摘盡樹上的梨子,要給冬天的鳥兒(er) 留一點口糧”等傳(chuan) 統生態觀念耳熟能詳,每年春天還要跟著大人去田間地頭植樹,這些,是我最初的生態體(ti) 驗。

  大學畢業(ye) 後,我前往騰格裏沙漠南緣的一個(ge) 縣城教書(shu) ,常常和生活在那裏的藏族、蒙古族牧民交流,初步了解了他們(men) 的生態觀念。2003年初秋,為(wei) 考察西夏後裔,我隻身前往甘南,逆著黃河走進瑪曲大草原。然而,沿河兩(liang) 岸的河床上、台地上裸露的荒涼讓我吃驚。對生態之痛的首次感知,讓我把自己的所見“塞”進書(shu) 裏。沒想到,有細心的讀者被打動了,還專(zhuan) 門寫(xie) 信給我,讓我感到有很多人同樣在關(guan) 注生態問題。

  從(cong) 職業(ye) 記者到專(zhuan) 業(ye) 作家,我對生態的關(guan) 注一直沒放棄,近年來我創作出版了生態文學作品《賀蘭(lan) 山》《小鎮》《中國新天府》《大河遠上》《黃河的禮物》等,擔任了反映生態變化的大型室內(nei) 沉浸式文旅情景劇《賀蘭(lan) 山盛典》總策劃……在不斷思索中,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態文學創作風格。

  近年來,我積極籌劃“中國生態寫(xie) 作營”活動,在2022年世界讀書(shu) 日期間,成功策劃了一場生態文學閱讀主題的現場直播活動——“閱見生機勃勃的世界”,贏得了30多萬(wan) 關(guan) 注量。今年8月,“用文學書(shu) 寫(xie) 美麗(li) 寧夏——2023美麗(li) 寧夏”新時代生態文學創作活動也成功舉(ju) 辦。

  現在,生態文學在中國大地上已如春潮般湧動。而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將寫(xie) 字桌安放在大地上,用文學之筆,謳歌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實踐。

  項目團隊: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建宏、張銳、張文攀、任爽、顏維琦、宋喜群、王冰雅、胡曉軍(jun) 、李玉蘭(lan) 、王洋、趙嶼、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友明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3日 07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