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名畫複製品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發布時間:2023-10-13 15:3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餘(yu) 曉

  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精度複製世界名畫進入了藝術展覽,滿足了人們(men) 不出國就能在家門口欣賞到世界各國名家珍品的願望。但這一現象也引發爭(zheng) 議,有些複製品,主辦方在展簽上並未標明其非原畫,這樣一來,有人認為(wei) 無法“一睹真容”,失去了走進展廳看畫的意義(yi) ,也有觀展者認為(wei) 複製品的濫用,有損博物館與(yu) 美術館的權威性以及消費者的利益。

  客觀來說,複製世界名畫確實有助於(yu) 推廣、普及藝術,而且很多情況下,可能也是“無奈之舉(ju) ”。比如,上海東(dong) 一美術館正展出的“波提切利與(yu) 文藝複興(xing) ”展覽中,由於(yu) 波提切利最重要的《春》與(yu) 《維納斯的誕生》兩(liang) 幅原作不能離開意大利佛羅倫(lun) 薩,所以展覽隻能在特許授權之下,采用最新科技與(yu) 手繪結合的方式,以1∶1尺幅高仿還原製作了這兩(liang) 幅名作。

  事實上,世界上的名畫資源是相對稀缺的,要求每一個(ge) 展覽都把名畫原作帶到現場,就要考慮到諸多現實因素,比如成本、安保等等。顯然,這多少有些“強人所難”。

  更何況,技術越來越先進、成熟,名畫複製品與(yu) 原作之間的差別也變得越來越細微,一般的藝術愛好者可能很難分辨。雖然沒能看到原畫的真容,但從(cong) 實際欣賞的角度來說,其實“損失”並不大。因此,名畫複製品登上大雅之堂,有其現實的合理性。

  不過,名畫複製品畢竟不能和原作相提並論。在部分展覽中,複製品的展簽上並未標明其複製身份,隻留有原作名稱與(yu) 創作年代,這就有誤導觀眾(zhong) 之嫌。另外,還有一些複製品對原作的色彩、質感還原度不佳,也容易引來觀眾(zhong) 吐槽。

  可見,關(guan) 鍵問題不在於(yu) 名畫複製品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是藝術展覽有沒有尊重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比如,提前告知觀眾(zhong) 相關(guan) 信息,滿足其知情權。又比如,名畫複製品的質量有沒有達標,這事關(guan) 花錢參觀的觀眾(zhong) 有沒有買(mai) 到“物有所值”的服務。

  所以,名畫複製品不是不能“挑大梁”,而是要得到規範、有序的引導。比如,如果展出的是複製品,那麽(me) 展覽價(jia) 格就不應該和原作一樣,這才符合市場的規律。反之,如果展覽隻有低劣的複製品,還利用各種噱頭進行營銷,那就是在傷(shang) 害觀眾(zhong) 的情感,損壞行業(ye) 的信譽,不利於(yu) 整個(ge) 藝術展覽行業(ye) 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規範。簡單地說,隻要把規則和情況說在前頭,說在明處,並且把選擇的自由交給消費者,名畫複製品登上大雅之堂就不存在問題。

  當然,複製品再怎麽(me) 模仿得惟妙惟肖,再怎麽(me) 有性價(jia) 比的優(you) 勢,也不能與(yu) 名畫相比,原作的價(jia) 值永遠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在對名畫複製品保持寬容、開放態度的同時,還是要鼓勵更多藝術展覽引進原作,讓更多觀眾(zhong) 得到藝術熏陶的機會(hui) ,滿足人們(men) 對欣賞世界文化藝術佳作的期待。(餘(yu) 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