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春華章 | 青春,請回答

發布時間:2023-10-17 16:44:00來源: 人民網-四川頻道

  當朝氣蓬勃的青春匯入新時代的壯闊潮流,可以書(shu) 寫(xie) 怎樣的精彩華章?

  10月14日晚,百年川大、巍巍學府,“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chuan) 和互動引導活動現場,三十餘(yu) 位來自不同行業(ye) 、不同領域,用奮鬥承擔青春使命、用奮鬥譜寫(xie) 青春華章的代表,鏗鏘作答。

  本次活動以“校長開講”為(wei) 序篇,依次展開“錦水含章”“源浚流長”“青春登場”“萬(wan) 千氣象”4個(ge) 篇章,通過分享青年楷模、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跡,通過講述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充滿“煙火氣”“幸福感”的青春故事,激勵引導廣大青年學子與(yu) 新時代同頻共振,奮力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四川大學校長汪勁鬆用一代代優(you) 秀川大青年以青春“小我”書(shu) 寫(xie) 強國“大我”的奮鬥故事,拉開了這堂青春大課的序幕。他勉勵當代青年,“新時代,作為(wei) 教師,我們(men) 要牢記‘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囑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作為(wei) 學生,你們(men) 要踐行‘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少年當有淩雲(yun) 誌,萬(wan) 裏長空競風流”

  錦水含章,德渥群芳。作為(wei) 百年名校,四川大學聚群賢英才,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you) 秀人才。過去,有江姐、吳玉章等川大人的名字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現在,有蔣豔、黎海超等新一代川大人在強國複興(xing) 的偉(wei) 大征程中砥礪前行。

  伴著《紅梅讚》歌曲的旋律,江姐紀念館設計者、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段禹農(nong) ,舞台劇《江姐在川大》編劇、四川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學院碩士冉詩媛,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姐班”班長張鈺緩步上台,動情講述傳(chuan) 承江姐精神矢誌報國的故事。“越了解她、走近她,我們(men) 越能感受到她的無懼磨難、堅定信念。”段禹農(nong) 說。

  第49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護理部主任蔣豔,四川大學三星堆遺址考古隊隊長、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黎海超和隊員們(men) 相繼登場,與(yu) 現場青年共敘成長。

  蔣豔講述了中國醫護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敬業(ye) 、精業(ye) 精神。她說:“我們(men) 每一天所遇見的不僅(jin) 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淚、人的微笑、人的故事!請記住,醫藥是有時而窮的,惟有不竭的愛才能照亮一個(ge) 受苦的靈魂。”

  黎海超與(yu) 隊員們(men) 講述了一批批考古人默默付出、堅定守護祖國文化瑰寶的不懈探索。他說:“我會(hui) 把接下來的30年,甚至一輩子都獻給三星堆,去揭開中華文化的神秘麵紗。”

  信仰、信念、理想、堅守……透過他們(men) 的講述,我們(men) 明白了“少年當有淩雲(yun) 誌,萬(wan) 裏長空競風流”。

  “勇擔時代使命,不負青春韶華”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支撐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於(yu) 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擔當文化傳(chuan) 承發展新使命,青年義(yi) 不容辭。

  跟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文化足跡,西華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蔡東(dong) 洲、三蘇祠博物館文博研究館員徐麗(li) 、景邁山遺產(chan) 保護踐行者仙貢、短視頻博主煎餅果仔和夏天妹妹帶領大家,一起探尋古蜀道、三蘇祠精神密碼,感受景邁山非遺傳(chuan) 承萬(wan) 古茶香,傾(qing) 聽“網生代”傳(chuan) 承文化血脈的青春激情。

  蔡東(dong) 洲教授再一次詮釋了蜀道精神。他告訴大家,“雖然古蜀道已成過往,但其文化遺址、遺存彰顯著中國古人攻艱克難的不屈精神和順勢而為(wei) 的聰明才智。”

  徐麗(li) 來自蘇東(dong) 坡的故鄉(xiang) 四川眉山。她告訴青年學子,三蘇的家風故事有很多,比如“不殘鳥雀”“不發宿藏”“因材施教”“題硯教子”等等,這些都是對中華優(you) 良家風家教最好的詮釋。

  仙貢的故事,展示了一代新青年為(wei) 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所作出的努力。她說,作為(wei) 景邁山裏新一輩茶人,她會(hui) 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茶樹。

  “我們(men) ,為(wei) 熱愛而前行!”這是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導演和演員煎餅果仔(張家俊)、夏天妹妹(楊茜雲(yun) )的鏗鏘誓言。

  “青春無問西東(dong) ,歲月自成芳華”

  在青春中奮鬥,在青春中閃光,乘風破浪,築夢遠航。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王雪超、新華社記者周科和“春運母親(qin) ”巴木玉布木、塔裏木大學留疆畢業(ye) 生範曉康、盲人電影義(yi) 務講解員杜誠誠、安徽野寨中學師生葛徐棟和王紫睿、四川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羅傑、浙江跳水救人小哥彭清林、大涼山彝族女孩吉好有果,這群普通人的閃光故事,詮釋了“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感召著青年學子用青春揮灑汗水、用激情書(shu) 寫(xie) 夢想。

  2010年1月30日,全國進入春運的第一天,新華社記者周科在南昌火車站廣場拍下這樣一張照片:一位年輕的母親(qin) ,背上巨大的行囊壓彎了她的身軀,手裏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攬在右臂中的嬰孩整潔而溫暖。11年後,他終於(yu) 在大涼山找到了照片中的母親(qin) 巴木玉布木,他們(men) 分享新生活、講述新變化。他們(men) 說:雖然前路常有荊棘,但不妨礙我們(men) 堅定步伐、翻山越嶺,奔向熱氣騰騰的美好生活。

  杜誠誠為(wei) 盲人義(yi) 務講電影,一講就是14年,講了300多場電影,為(wei) 80多部電影寫(xie) 下了100多萬(wan) 字的講解稿。這位左腿高位截肢的女孩說:“因為(wei) 自己淋過雨,所以更想為(wei) 別人撐一把傘(san) 。”

  “把大涼山唱給全世界聽!”大涼山彝族女孩吉好有果的歌聲清脆動聽,她的夢想,閃閃發光。

  青春鑄榮光,歌聲燃希望。青春歌會(hui) ,將當晚的活動推向高潮,川籍歌手張傑與(yu) 四川大學、四川音樂(le) 學院大學生合唱《少年中國說》,鼓勵正值青春的大學生們(men) ,朝著心中理想不斷前行。在“源浚流長”篇章中,張傑還與(yu) 成都市川劇院演員康勇共同演繹歌曲《蜀道難》,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碰撞交融,唱出青春風采。

  “燃青春之年華,鑄泱泱之大國”

  在強國複興(xing) 的征程上,青年將講述怎樣的中國故事?“一帶一路”國家國際友人畢需努、王遠、迪亞(ya) 拉,以及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劉揚聲、成都大運會(hui) 開幕式執行總導演章東(dong) 新、杭州亞(ya) 運會(hui) 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講述的故事,展示出今日中國之萬(wan) 千氣象。通過他們(men) 的講述,我們(men) 看到了更加生動立體(ti) 、更加可親(qin) 可敬的青春中國、活力中國。

  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獲得冠軍(jun) 的中國女子籃球運動員王思雨、中國田徑運動員謝震業(ye) 也來到活動現場,分享了他們(men) 的青春宣言,並為(wei) 大學生們(men) 加油鼓勁。

  亞(ya) 運奪冠後,備戰巴黎奧運會(hui) 。麵對期許和關(guan) 注,王思雨說:“女籃姑娘們(men) 還是會(hui) 繼續堅持努力訓練,爭(zheng) 取延續中國女籃的‘強勢’表現,發揚中國女籃‘無畏金蘭(lan) ’的精神。”謝震業(ye) 說:“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奧運會(hui) 中,站在決(jue) 賽的跑道上和世界高手去競逐拚搏,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來展示我們(men) 新時代年輕人的精氣神,讓世界知道我們(men) 已經追上來了。”

  活動現場,各有關(guan) 單位負責同誌為(wei) 參與(yu) “複興(xing) 誌報國行”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的高校代表授牌。大思政課優(you) 秀案例征集、“與(yu) 科學對話”科學家精神思政課、“青春大講堂”思政活動等同步啟動。

  答時代之問,赴青春之約,不懈奮鬥的青年們(men) ,必將凝聚成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力量。

  (人民網記者 高紅霞 朱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