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十年,“一帶一路”合作新方向!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10月18日在北京舉(ju) 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以來,給越來越多的國家帶來了曆史性的變化。下一步,如何推動更高質量的共建 ?如何實現更深層次的合作?《新聞1+1》關(guan) 注:倡議十年,“一帶一路”合作新方向!
“一帶一路”共聚共商共識
10月17日,各國賓客陸續抵達北京。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將開幕。怎麽(me) 看待過去十年各國互利共贏,所實現的共同發展?未來,新的共識、新的舉(ju) 措,新的期待又會(hui) 是什麽(me) ?
“一帶一路”十周年 回望中看變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蘇曉暉:過去十年,我們(men) 共同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轉變為(wei) 現實。如今,“一帶一路”已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我記得十年前習(xi) 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國際社會(hui) 非常好奇,非常關(guan) 注。當時我們(men) 和外國的一些官員學者開會(hui) ,他們(men) 經常會(hui) 拿出地圖,拿出筆,希望你在這個(ge) 地圖上畫一畫,哪裏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哪裏是“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還會(hui) 問中國是要建一條鐵路,還是要建一條公路。從(cong) 這種好奇中可以看出,他們(men) 對於(yu) 中方倡議到底會(hui) 給世界帶來什麽(me) 是有期待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參與(yu) 其中。
現在對於(yu) 很多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已經不陌生。說到旗艦項目,大家會(hui) 關(guan) 注中歐班列、中老鐵路,會(hui) 關(guan) 注中巴經濟走廊,而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很多的當地民眾(zhong) 也參與(yu) 其中,掙到工資,也有了一技之長,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變化。
我們(men) 經常講一個(ge) 詞——“對接”。什麽(me) 是“對接”?就是對於(yu) 很多國家自身發展戰略與(yu) “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比如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與(yu) “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越南的“兩(liang) 廊一圈”與(yu) “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對接過程也是一個(ge) 了解合作的過程。在“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的節點上,對於(yu) 此次高峰論壇,很多國家同樣關(guan) 注的是共同發展合作的機遇。
“一帶一路”如何應對挑戰,更好發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蘇曉暉:說到挑戰,應該說大環境是不能忽視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會(hui) 看到悲觀預期是存在的,包括對於(yu) 當前世界經濟複蘇給出非常緩慢的判斷,包括地區間分化會(hui) 進一步加劇。同樣我們(men) 也會(hui) 看到安全與(yu)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地緣衝(chong) 突給發展帶來的挑戰有了更多的複雜性,這都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複雜環境,同樣也對未來“一帶一路”合作會(hui) 產(chan) 生難以避免的一些影響。
同時,我們(men) 也會(hui) 看到,涉及“一帶一路”倡議,現在有個(ge) 別國家仍然希望搞“小圈子”,對於(yu) 中方所搭建的平台,他們(men) 不願意參與(yu) ,反而是在不斷幹擾,在進行攪動,提出一些所謂的替代性方案,試圖來分散合作的動力。
從(cong) 中國的角度來說,我們(men) 對其他國家提出倡議是持開放態度的,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路、更多的方案,實現更大的發展,我們(men) 當然是支持的。但是以這種幹擾的方式來阻止合作,對於(yu) 中國和我們(men) 合作的“朋友圈”當中的國家來說,大家也會(hui) 判斷相應的風險,來試圖規避這些風險。
“一帶一路”十周年 更多領域的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在眾(zhong) 多成果中,一大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是最亮眼也是最直觀的。中老鐵路,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大通道”;雅萬(wan) 高鐵,是印尼首條高速鐵路。傳(chuan) 統基礎設施項目還在繼續推進,而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又開始呈現新的趨勢。
如何看待匈塞鐵路高速動車組項目正式簽約?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 翟崑:這次簽約體(ti) 現了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ge) 新的發展趨勢,可以叫作“融合模式”。
①匈塞鐵路的合同背後首先體(ti) 現的是中國技術。
②歐洲互聯互通技術規範和歐洲技術標準。
③所在地需求。匈牙利和塞爾維亞(ya) 各自有互聯互通的需求,這個(ge) 需求又連向歐洲的其他互聯互通。
④多向奔赴。多向奔赴,不僅(jin) 是中國要跟這些地區互聯互通,我們(men) 也幫助實現不跟中國直接相鄰的這些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成為(wei) 多箭頭、多方向的一個(ge) 多向奔赴。所以,這個(ge) 項目所代表的這種融合模式已經出現了。
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的重要意義(yi) ?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 翟崑:我覺得數字經濟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未來重大的發展方向之一。做一個(ge) 比喻,大家都特別重視糧食合作、糧食安全,這是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的東(dong) 西。以後數字經濟也會(hui) 是未來經濟最主要、最需要的東(dong) 西,就像我們(men) 吃飯一樣,它能為(wei) 未來經濟發展奠定新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我們(men) 要注意到“一帶一路”有150多個(ge) 合作國家,這些國家的發展水平不一致,需求也不一樣。比如老撾的數字經濟需求跟印尼、新加坡的數字經濟需求就不一樣。所以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之下,合作就會(hui) 更加多樣化,在多樣化當中,又會(hui) 產(chan) 生出很多不同的東(dong) 西。比如中國有“網紅經濟”,它到了中東(dong) 又會(hui) 有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比如老撾數字經濟需求表現為(wei) 能不能得到更多有關(guan) 跨境電商業(ye) 務的基本技能,把老撾的土特產(chan) 通過數字經濟賦能的方式,再通過中老鐵路運送到雲(yun) 南,到中國廣大的腹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