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
作者:熊小林(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hui) 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國家糧食安全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認真貫徹落實,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為(wei) 保障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維護糧食安全至關(guan) 重要
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yang) 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chan) 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糧食產(chan) 量13731億(yi) 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6.1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然而,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沒有變,耕地“非糧化”“非農(nong) 化”問題依然突出,糧食安全的基礎還不夠穩固。當前,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長期不會(hui) 改變。我國是人口眾(zhong) 多的大國,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ge) 重任”。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更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始終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把穩強國複興(xing) 主動權。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wei) 主、立足國內(nei) 、確保產(chan) 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堅定走好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關(guan) 鍵是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隻有農(nong) 業(ye) 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men) 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一個(ge) 國家隻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握經濟社會(hui) 發展這個(ge) 大局。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安全,關(guan) 鍵在於(yu) 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要害是種子和耕地”。2022年我國糧食播種麵積17.75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1052萬(wan) 畝(mu) ,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0億(yi) 畝(mu) 。也要看到,盡管2022年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4%,但是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仍然受製於(yu) 人。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持續提高糧食生產(chan) 的土地產(chan) 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chan) 率和科技貢獻率,進一步築牢糧食安全基礎。
大國小農(nong) 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nong) 情,糧食生產(chan) 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經營整體(ti) 仍較為(wei) 滯後。受農(nong) 資價(jia) 格攀升影響,我國種糧比較收益有所提高,但與(yu) 農(nong) 業(ye) 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們(men) 必須千方百計提高種糧效益,加快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實現糧食生產(chan) 發展和經濟實力增強有機統一、糧食增產(chan) 和農(nong) 民增收齊頭並進,讓農(nong) 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chan) 區抓糧有積極性。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發展仍麵臨(lin) 耕地質量不高、綠色生產(chan) 方式推廣不足、農(nong)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不強等問題。我們(men) 必須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讓糧食生產(chan) 從(cong) 主要追求產(chan) 量增長和拚資源、拚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的集約發展。
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ge) 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端穩中國飯碗。
一是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新時代新征程,要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紮實做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各項工作,嚴(yan) 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
二是堅持規劃引領。加強頂層設計和係統規劃是更高水平保障糧食安全的迫切需求。要大興(xing) 調查研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深入研究解決(jue) 糧食安全的重大問題。要科學統籌規劃,著力優(you) 化糧食生產(chan) 結構和生產(chan) 布局,統籌糧經飼生產(chan) ,加快製定完善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推動各地因地製宜製定相關(guan) 規劃。
三是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創新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積極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發展農(nong)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走質量興(xing) 農(nong) 之路,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化、優(you) 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和數字化,全麵提升農(nong) 業(ye) 創新力、競爭(zheng) 力和綜合效益。
四是加強製度保障。加快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立法,堅持黨(dang) 政同責,強化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強化糧食安全監測分析,構建統計監測指標體(ti) 係,為(wei) 科學製定政策和宏觀調控提供重要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