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文物局啟動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

發布時間:2023-10-18 11:20:00來源: 光明網

  10月16日至17日,國家文物局在浙江泰順召開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會(hui) 。

  廊橋一般指設有廊屋的曆史橋梁,是我國橋梁的一種重要類型。廊橋是山水田園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記住鄉(xiang) 愁、傳(chuan) 承曆史文脈的實物載體(ti) ,是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的重要支點。據初步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有138座不同類型的廊橋,分布在全國13個(ge) 省(自治區)。今年5月,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研究製定了《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guan) 強強調了廊橋保護三年行動的重要意義(yi) ,分析了廊橋保護的總體(ti) 形勢和挑戰,肯定了近期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宣傳(chuan) 、文化旅遊、文物部門開展的實際工作,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工作機製,開展調查評估和信息留取,做好廊橋本體(ti) 修繕和保護展示,推進廊橋安全防護,加強人才培養(yang) 和機構建設,夯實保護管理長效機製,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加強部門協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係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傑教授介紹了廊橋獨特的美學價(jia) 值和人文價(jia) 值,“廊橋有多重功能,除了基礎的交通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構建了中國傳(chuan) 統城鄉(xiang) 環境營造的美學範式”。受福建省和浙江省文物局邀請,他作為(wei) 首席顧問專(zhuan) 家參與(yu) 了2009年“中國木拱橋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以及2012年“閩浙木拱廊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an) 預備名錄”等廊橋“申遺”大事件。

  “廊橋保護是一個(ge) 整體(ti) 性、係統性的工作,不僅(jin) 包括橋梁本身,也包括周圍的山水、村落甚至村民,這樣整體(ti) 的保護才有價(jia) 值”,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黃滋就係統保護、防災減災、活化利用三個(ge) 角度為(wei) 廊橋保護提出了具體(ti) 的學理性建議。他指出,廊橋是鄉(xiang) 村社區的重要聚集地,其保護工作一直以來也離不開使用廊橋的民眾(zhong) 。通過保護工程向公眾(zhong) 普及宣傳(chuan) 文物保護理念和知識,製定並實施針對廊橋保護的橋規橋約、鄉(xiang) 規民約等,不僅(jin) 帶來了人心的修複、文化的修複,激發了當地民眾(zhong) 情感深處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是重現廊橋服務鄉(xiang) 村治理價(jia) 值的重要舉(ju) 措。

  溫州泰順作為(wei) “中國廊橋之鄉(xiang) ”,境內(nei) 現遺存古廊橋32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座,是全國現存古廊橋最集中、最有特色的區域之一,在廊橋保護方麵也有著豐(feng) 富經驗。在16日的啟動會(hui) 上,浙江省溫州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施艾珠分享了溫州廊橋保護的相關(guan) 經驗:溫州市人大頒布了全國首部廊橋保護專(zhuan) 項法規《溫州市泰順廊橋保護條例》,同時泰順創立了廊橋氡泉旅遊度假區,激活本地廊橋文化資源。“溫州還牽頭組建了閩浙七縣廊橋申遺聯盟,解決(jue) ‘誰來保護’的問題”,施艾珠說。

  來自浙江、福建和廣西的文物局代表分別從(cong) 立法保護、管理體(ti) 係、文化資源宣傳(chuan) 、技術支撐等方麵,針對各自省份的廊橋保護基本情況做了匯報。

  會(hui) 議現場還調研了浙江泰順文興(xing) 橋、北澗橋和福建壽寧下黨(dang) 鄉(xiang) 鸞峰橋保護管理情況,考察利用廊橋周邊老建築改造的廊橋記憶館、展示館,了解相關(guan)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情況,舉(ju) 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旗峰橋修繕工程開工儀(yi) 式。(秦亦姝 應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