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海洋合作專題論壇:共享藍色經濟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2023-10-20 15:4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網記者 王若昕

  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增進海洋福祉,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願望。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海洋合作專(zhuan) 題論壇上,來自所羅門群島、塞舌爾、柬埔寨、埃及、韓國等眾(zhong) 多海洋國家的嘉賓齊聚一堂,圍繞“共促藍色合作,共奏絲(si) 路海韻”主題,開展了富有成效的討論,進一步凝聚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海洋合作的共識。

  塞舌爾指定部長兼漁業(ye) 和藍色經濟部部長讓·弗朗西斯科·費拉裏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塞舌爾和中國在海洋科學相關(guan) 領域的建設性合作和互利夥(huo) 伴關(guan) 係麵臨(lin) 新機遇,塞舌爾渴望推進這種夥(huo) 伴關(guan) 係,加強其海洋科學研究。

  索馬裏漁業(ye) 和藍色經濟部首席顧問哈桑·哈吉·易卜拉欣在致辭中指出,索馬裏在非洲有著最長的海岸線和豐(feng) 富的海洋資源,但發展受限,“‘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促進全球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幫助我們(men) 乃至非洲之角的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與(yu) 會(hui) 嘉賓均來自與(yu) “海”密不可分的濱海國家,保護好海洋生態、發展可持續的藍色經濟、加強海洋合作等是各國嘉賓的共同關(guan) 切。會(hui) 中,各國嘉賓圍繞“發展可持續藍色經濟”“提升海洋生態係統健康和複原力”“推動海洋科技創新”三個(ge) 專(zhuan) 題展開深入討論。

  “一邊建著大橋,一邊就有海豚遊來。”中交集團副總經理陳重分享了在克羅地亞(ya) 建設佩列沙茨大橋的經曆。因為(wei) 采取了一係列環保措施,“在大橋建設過程中,這個(ge) 地方就已經成為(wei) 當地的熱門旅遊地”。

  發展藍色經濟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須推動海洋科技創新。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ye) 局局長孫東(dong) 在會(hui) 上分享了香港目前在海洋科技創新方麵取得的成果,比如使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來保護海洋環境。“一家香港公司開發了一款清潔機器人,由太陽能驅動,可以使用AI技術尋找海洋垃圾及其清理路徑。”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必雄認為(wei) ,海洋能源開發進入綠色低碳轉型快速發展期,為(wei) 藍色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我們(men) 應該加快進行海洋工業(ye) 開發的能源替代,海上風電、光伏發電、潮汐能、波浪能應該成為(wei) 未來的趨勢。”

  與(yu) 會(hui) 嘉賓認為(wei) ,共築海上絲(si) 綢之路,共建藍色朋友圈,共享藍色經濟發展成果,是各國的共同期盼。各方應攜手並進,把“一帶一路”海洋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構建更為(wei) 緊密的海洋命運共同體(ti) 。基於(yu) 此,論壇發布了“一帶一路”藍色合作成果清單和“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呼籲各方采取一致行動,基於(yu) 開放共贏、綠色有序、創新驅動、對話協商等海洋合作理念,共同保護和科學利用海洋,共享藍色成果,共建藍色家園。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0日 1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